《2023年杜甫诗词鉴赏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杜甫诗词鉴赏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杜甫诗词鉴赏5篇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内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引到今疑。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杜甫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远眺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赏析】: 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远眺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家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不由自主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2、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远眺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澄澈的江水,浩浩荡荡,好像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万紫千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温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拂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
3、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自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假如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拂过天空;假如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快,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酷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
4、缘情体物”之工。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特别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织,精细自然,“自有自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高超的绘画如此,感人的诗歌更是如此。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酷爱。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家乡犹恐未同归。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
5、宗上元二年(761)深秋,其时杜甫在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史朝义逆势正炽。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遇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大饥,再加上统治者严加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塞途。此诗是诗人在成都旁边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厚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诗发端即自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在干戈遍地的今日,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其次句,诗的脉络接着沿着深厚的感慨向前发展,突破“不见老莱衣”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
6、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涵着多么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多少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何等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自己骨肉同胞的怀念。在动乱中,诗人与弟妹长期离散,生死未卜,岂非有家等于“无家”!这也正是“万事非”中的一例。相形之下,韩十四好像幸运得多了。可是韩十四与父母分手年久,现在江东一带又不太平,“访庭闱”唯恐也还有一番周折。所以诗人用了一个摇曳生姿的探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非常真挚。同时透露出际此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这一联是前
7、后相生的流水对,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闱”,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韩十四最终走了。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渐渐消逝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乘地。这时诗人的耳际好像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水声回响不绝,韩十四坐的船也就越走越远,诗人的离情别绪,也被曲曲弯弯牵引得没完没了。一个“静”字,更加突出了滩声汩汩,如在目前。所谓以静衬动,写得实在传神。等到把离思从幻觉中拉回来,才发觉自己依旧站在二人分袂之地。只是江上的暮霭渐浓,一阵阵寒风吹来
8、,砭人肌骨。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摆,秋意更深了。一种孤独感蓦然向诗人袭来。此二句一纵一收,堪称大家手笔。别绪随船而去,道出绵绵情意;突然收回,景象更觉怅然。此情此景,简直催人泪下。 尾联更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又双绾行者、留者,也起到收束全诗的作用。对句意为,虽说如此,只怕不能实现同返家乡的愿望。韩十四与杜甫可能是同乡,诗人盼望有一天能和他在家乡重逢。但是,世事茫茫难卜,这年头谁能说得准呢?诗就在这样欲尽不尽的真诚情意中结束。“犹恐”二字,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将来的耽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
9、呼应,倍觉意味深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落专写凄凄戚戚之情的窠臼。诗人笔力苍劲,伸缩自如,包涵国难民忧,个人遭际,离情别绪深厚委婉,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10、: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喜闻乐见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调。诗人好简单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有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
11、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着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显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望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
12、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其次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假如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假如不是非常困穷,就不
13、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假如不是非常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忧盖得不够牢固的茅屋发生危急,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受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怜悯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非常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家,得不到别人
14、的怜悯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境况的多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留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境况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苦痛经验,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
15、频仍、残缺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境况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境况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境况,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开心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概,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
16、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苦痛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志向,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宏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苦痛,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华蜜。任何宏大诗人之所以宏大,是因为他们的苦痛和华蜜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苦痛,但当我们读完最终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苦痛,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苦痛来表现“天下寒士
17、”的苦痛,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假如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受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攻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志向,千百年来始终激烈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主动的作用。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
18、是赞美乐曲,并无言外之意;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样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反,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
19、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实行了一语双关的奇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非常精彩的乐曲赞美诗。你看:“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详细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精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纳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好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
20、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奇妙。两个“半”字空敏捷脱,给全诗增加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稀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详细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奇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言外之意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
21、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冲突的对立中,既含蓄宛转又准确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行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杜甫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灵敏诗千首,飘舞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
22、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剧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其次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明珠暗投、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怜悯。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经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看法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
23、”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怜悯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呈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剧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看法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怜悯。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
24、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受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缘由。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画出一个诗酒飘舞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旧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终化为热切的呼喊:“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舞”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饮水思源,终老故里,声声呼喊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来蜀中正是
25、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自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饰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纳这种写法必定要汲取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敏捷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变更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加了律诗的表现力。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