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2023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时间:2023-09-25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
2、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发现并感悟济南冬天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秋)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为了让大家更能深刻的体会大自然的四个季节,接下来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幻灯片放映春夏秋冬四季的照片)这些照片漂亮吗?(漂亮)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 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3、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的和冬天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二、解题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
4、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著有散文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三个月来的济南趵突泉等。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老舍先生关于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吧。 三、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
5、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标出生字、难词,重点词语、优美语句及自己的疑问。 2、注音释义: 【注音】 镶(xing) 响晴(xing qng) 温晴(wn qng) 安适(n sh) 肌肤(j f) 秀气(xi qi) 绿萍(l png) 水藻(shu zo) 贮蓄(zh x) 澄清(chng
6、qng) 空灵(kng lng) 水墨画(shu m hu) 蓝汪汪(ln wng wng) 【释义】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舒适. 肌肤:皮肤. 秀气:文雅;斯文. 绿萍:一种植物.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贮蓄:积;存. 澄清:水清澈明净. 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 水墨画:用墨汁画的画. 蓝汪汪:形容很蓝. 3、学生朗读 让同学们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挑选几位同学给大家做个示范,分别朗读文章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 五、疏通文意,赏析全文 1、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全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写景的文章可
7、按“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述。(温晴) (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山景、水色) 2、板书: 济南的冬天 (1)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 (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温晴) (2)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色 绿、清、亮 3、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
8、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4、作业布置: (1)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复习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下一堂课准备听写。 (3)每人回去搜集描写冬天的语句至少一则,古诗词至少三句以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复习生字词的作业,大家有没有好好复习啊?好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黑板上听写。) 复习旧课生字词,让学生加强对字词的学习。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质疑探究: (1)欣赏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其中美妙的语言,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比喻、拟人句
9、。(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明确】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明确】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文中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 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 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
10、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 (5)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 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 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讨论归纳: (1)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明确】 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
11、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
12、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 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三、再读课文,提高升华 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下面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然后大家一起来寻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美的句子,并画出来: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明确】 1、修辞运用之美: 第2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13、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一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济南的冬天的舒适和暖和。 第3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害了羞”写出了小山的可爱。 第4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远山的美。第5节“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还有“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的美。 第5节“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蓝水晶。 2、俯瞰仰
14、视之美: 第2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这是俯瞰之美。 第5节“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写出了济南的美。这是仰视。由河水看到天上,视野阔大,整个济南都美。 3、动静结合之美: 第3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动静之美。 4、景物映衬之美: (几种景物相互衬托,我们常说的“绿叶扶红花”就是映衬之美。绿
15、叶衬得花儿更红,红花衬得绿叶更绿。)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这是色彩上的映衬。“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是色彩美。“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绿色和暗黄色相映衬,很美。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 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 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教师解读: 写好文章,必须仔
16、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题。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家乡的美写出来,自拟题目,
17、字数不限。 f132.COM更多教案延伸阅读 初中语文说课稿:济南的冬天 一、话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济南的冬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这一单元选取的四篇课文都是写自然景物的,分别描绘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和绿色的草原,呈现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丰富多彩、姿态各异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眷念和热爱。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笔下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那绿藻无不给人美的享受。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的心灵回归自然,为我们在
18、教学中开展丰富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充沛的资源,所以学习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整体感知,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走进课文,包围你的是满含温情的亲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语言大师。一系列的比喻、拟人、抒情句是作品给我们的极好馈赠,这就为学生积累感悟语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所以教学本文,积累语言也是对学生极具体极实惠的丰收。济南的冬天更为独特的文本价值在于: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浑然天成地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实为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所以教学本文,学习写景的一些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的资源。二、说学情:济南的冬天一文,所讲的内容是学生们并
19、不熟知的区域济南,初一年级的学生们还没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对济南的了解甚少。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家乡冬天的比较,对济南的冬天一定会随作者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者,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三、定目标: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本单元编排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应抓住以下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老舍及与课文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济南的冬天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20、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它是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安排这篇作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2、课文解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
21、,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 济南 冬天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