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范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妙的人间!”是的,只要每个人能以爱心待人,都会带给别人丝丝暖意。下面是由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1 当你置身于漂亮乡村的迷人仙境中时,你会想起谁?当你看到百姓生活富有,脸上时时常洋溢着华蜜笑容时,你会想起谁?当你看到家乡传统文化被传承时你会想起谁?-中国共产党。 美景令人醉 三月春盛,暖风轻抚,漂亮的乡村成为我们春游的好去处。和妈妈闲逛在江口蒜溪公园,俯看溪水,蒜溪的水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柔柔的绿光,如同一条翡翠玉带蜿蜒地流淌在公园中
2、,蒜溪两岸芳草绿树成阴,白鹭低空拂过水面。捕鱼的小舟飘漂浮荡,叠影水中的桥墩布满了青藤。公园游客川流不息,老老少少个个脸上洋溢着华蜜的笑容,置身如同仙境般美景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摆着姿态、卖着萌、拍着照、发着挚友圈,党的政策真是好呀,让曾经杂草丛生、苍蝇肆意的荒地成为了漂亮乡村、华蜜家园!“"妈妈不禁感叹道。 百姓生活富 蒜溪两岸,村民摆着各式小推,商品琳琅满目,大声叫卖着来往的游客。最吸引我这个“吃货"目光的当然是当地特色小吃-现炸海蛎饼。只见一位阿姨将米浆和地瓜粉混合到一起,拌成黏糊糊的浆。再用长柄凹瓢勺捞上一勺浆,浆里再放个洗净的海蛎子,等锅里的油快烧热时就抓
3、紧下锅。一挤眼的工夫,瓢勺里的海蛎饼就变成金黄色了。这时海蛎饼金灿灿的,香昧扑鼻而来。我和妈妈咬着海蛎饼阿姨:“生意好么?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呀?”阿姨笑得合不拢嘴:“不错,比出门打工强,建设漂亮乡村,造福了我们百姓,家门口就能赚钱了。”阿姨又指着不远处的采摘园说,“如今我们的农产品也能畅销起来,百姓生活越来富有了!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文化源流长 沿着绿道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充溢南洋风情的古居民楼,这时耳畔传来一阵阵音乐声,我们循声望去,原来广场上正在表演仙戏。戏台上,演员们穿着一件件花花绿绿的古装,呷呷呀呀字正腔圆地唱着好听的甫仙曲调。戏台下坐满了热忱专注的老人。一位大约十来岁的小女孩也一手比着
4、兰花指,一手高举空着,有模有样地学唱着。"哈哈,唱得很有范呢。是当戏剧演员的料!”一旁的老奶奶忍不住夸赞道。是的,家乡的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被遗忘。 城镇在发展,新农村在建设。美景令人醉,百姓生活富,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党的功劳呀!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2 “扶贫是干什么的,扶贫就是播散希望”我的爸爸也负责扶贫工作,他是这样告知我的。 在西北贫困地区有一位书记叫洛措,她是一个总想帮助别人脱去贫困的人。洛措做事一丝不苟,极为负责,是个很熟识当地人的好书记。村子里最穷的是罗桑旦达一家人。有一次,洛措书记去家访,她轻车熟路地走过羊肠小土道,走到一个满是裂缝,感觉要倒
5、的小土房里。屋里只有一个黑色皮肤瘦的跟棍子一样的小男孩,他就是罗桑旦达的孩子,落错想让他们一家搬出去住,换一个好一点的环境,可他们以前都住在这里,要离开还真是有点不舍得。特殊是前面一块田,说是田,其实就是一块荒地。租?可租户一来,他就要变更办法,最终洛措带他们一家去安居点看看,加上落错语重心长地劝告,最终同意移居。 这是厉害了,我的国里面的一个精彩片段。 扶贫是多么了不得的一件事啊,每年都有五千五百多万人脱贫,这么多人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人口。陪我看完厉害了,我的国,爸爸告知我,有些贫困户,现在就是这样。因为贫困区一般都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那里种植不了蔬菜,也不长草,养不了鸡、鸭、牛。每次买饲
6、料也不便利,因为山路不通,再加上钱财问题。所以让他们搬去一些自然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居住,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可是有一些人,什么都不会,他们总有些担忧。但不用怕,在那些安居点有手工艺园、工厂,还有一些在这一行是专业的级的大师志愿者来教他们如何种田,如何捕鱼,如何饲养鸡、鸭等。在爸爸帮扶的对象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叔叔,他是右手残疾,属于残疾贫困。叔叔的妻子嫌气他就离开这个不幸的家庭,他只好一个人带着小孩儿,父母亲也都是年迈的老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心想搞养殖业,通过自己双手改善家人的生活,可没有本钱没有技术。爸爸知道后,立即跟党组织汇报了他的状况。政府首先给他办了无息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义务供应技术
7、学习,帮他开起了养猪厂。其次供应了大病救助和小孩儿教化费用全免政策。还有今年又给他申报了危房改造。信任叔叔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居民们生活发生了变更,他们纷纷夸赞说:“是共产党照看了我,共产党在哪儿,我们的家就在哪儿。” “扶贫是干什么的,扶贫就是希望没有扶贫工作。”爸爸对我说。是啊,党的政策暖人心,扶贫花开漂亮绽!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3 我的家乡改变很大,房变了、车变了、环境变了,吃、穿、住、行变了,但是我最想写的是家乡的路变了。 我家乡以前的路又窄又小,只能容一辆小车通过,而且开小汽车还要留意,不然的话一不当心,小汽车就会栽进左边的河田,或是溜下右边的山沟,假如不
8、留意就会有生命危急,不过,这还是没下雨的话。可是一遇到下雨天,马路旁边有的小瓦房是用泥巴糊的,特殊客易垮掉,一垮就垮到泥泞的小路上,小汽车就没法通过,人们就只有打着雨伞当心地走过去,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那个路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一不当心就会滑倒和绊倒,所以我和大人每次回老家都是心惊胆颤、当心翼翼的。这条路,两辆车相遇没错着走,假如一辆车是来的,一辆车是往的,那可怎么办呢?越想我心里越焦急,眼看就要到家了,可是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好了,我期盼老家的路会更好。 好久没有回去看看了,今年,我回到了我的老家,发觉老家的路真的变了,和我期盼的竟然一模一样。它变成一条宽广又光明的马路,马
9、路是水泥路面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臭味也没有一点垃圾,车轮在下雨天再也不怕打滑了,因为马路上打了防滑液,道路拓宽了,共有四个车道,再也不用担忧两辆车子错不开了,就算三辆小汽车也可以通过。所以小汽车司机可大胆地开车了,下雨再也不用怕没法过了,不怕房子再垮了。因为政府补贴把房子盖成了高大漂亮的楼房,房顶都是闪光的琉璃瓦,所以再也不担忧房屋垮了 我爱漂亮家乡的马路,更爱我的漂亮的家乡!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4 “红袖添香情久长,喜看小康臻大有”。现在的我们已步入小康社会,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些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政策。 首先运用“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随后又构想设计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
10、的发展策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顺当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策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人民抓住每一个时机,用自己的双手和才智,制造了一个人间仙境,让中国改头换面。与之前的经济条件比起来简直是天囊之别。记得每当我闲暇时,经常听爸爸妈妈说起他们儿时的生活情境。 “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这句俗语,说的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生活贫困,一件衣裳要好几个人穿。爸爸曾告知我:“我们平常根本买不起成衣,只有等到过年时,才能买上几尺布来做一套加棉袄的外套。”妈妈也曾告知
11、我:“以前稻米不丰足,还要配些红薯、大麦片杂粮。每天桌上多是些自家种植的蔬菜,只有缝过年过节时,才能买些鱼肉来改善下伙食。” 如今小康已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千家万户,使保暖已经不是穿衣的首选标准,色调明丽、款式新奇已慢慢成为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连饮食也一样,现在不仅仅是为了吃饱,更重要的是讲究品种丰富和养分均衡。它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 你听见了吗?听见动车的声音了吗?它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很喜爱它。每当我要与爸爸妈妈出去旅游时,都会乘坐它,它令我感到了家的温馨,以及华蜜。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着天、看着窗外的美景,等待着目的地,去品尝一下各种各样的风味美食。一家人只要在一
12、起,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温馨,怎能不华蜜? 真是今非昔比,我明白,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坚韧进取,才有我们祖国的独立自强、兴盛发达。我们在享受着小康生活的同时,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华蜜生活。现在的我要好好学习,希望能早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将来好可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旺盛富强。 学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篇5 【驻村扶贫故事】那年 那人 那份情 听说你就是这个村的人,为了工作便利,就支配你回去驻村扶贫吧。 那年,我回到了我的家。 从读中学起先,我就离开了那个村庄,转瞬已经8年。2023年3月,再次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以驻村干部的身份,与家乡一次次回眸相
13、望。 村口那棵300多年的黄桷树已经不见了踪影,听说是因为修路挖掉了。还记得夏天的时候,老人们喜爱坐在树下,摇着蒲扇,调侃着天南海北。小孩子们围着树你追我赶、玩捉迷藏,或跑进树洞里抱成一团,嬉嬉笑笑,然后在妇女们“回家吃饭咯”的呼喊声中一哄而散,只留下满地的脚印。 隔壁王婶家的土狗从“小白”到“大白”再到“老白”,熬不过岁月的痕迹,已经离开了。蔡大娘家曾经看起来很气派亮丽的瓦房,已然残缺不堪,房梁上一个个肉眼可见的虫眼,摇摇欲坠的梁柱,还有四处漏雨的瓦面原来再好的东西,也抵不过风吹雨淋。曾经身强力壮的她,如今已病魔缠身。听说她孩子在外面这些年没赚到钱,还留下了4个孙子给她抚养。 谢老伯这些年仍
14、旧是独自一人,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身体大不如前,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刘三娘跛着的身影也越来越低,早年丧夫,独自抚养儿子长大,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她,知道孩子考上高校后,静静卖掉了家里最值钱的几头猪。 这就是我梦里千百次回首的地方,除去了“少年不识愁味道”,只剩现实的骨感,揪着我脆弱而又敏感的心,一点点打碎那漂亮的回忆和幻想。 那人,让我既熟识又生疏。 “哎呀,是小霖啊,多少年都没回来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小时候就觉得你很聪慧,长大了果真有出息。” 人还是那些人,可是眼中看不到了小时候的慈祥,却多了些客气和生疏。 “胖子,小时候你说喜爱吴家三妹,长大后怎么怂了?”“霖哥,那时候不懂事,我现在结婚了,
15、孩子都两个了。”三言两语,我已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场面也渐渐凝固。曾经细数的年少时间,已然不见了童真。 “邱叔,现在县里扶持肉牛,你家养牛养了20几年,改天给大伙儿传授下阅历?”我打趣道。 “我哪有什么阅历,怕到时候问起来,我连话都说不利索。对了,小霖,我家修房子的事怎么样了?”吴叔的旱烟一口一口吐着。 “快了,镇上已经审核通过了,县上还有两天出结果,到时候我第一时间给你说。”我挥了挥缠绕的“云雾”,免得被烟呛住。 “赵大爷,您那孙子给你打电话没?前两天他跟我说等过年的时候,要把女挚友带回来给您瞧瞧。” 人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特殊是自己曾经熟识的环境。没有了回忆中的朦胧美,现实却让我适应新的角色,
16、和这些最熟识的乡亲,很快就建立起了新的“舒适区”。 那份情,深深烙进了我心底。 “吴老伯,你就答应修房子嘛,为了你家这房子,我们来来回回10多趟,明天项目就截止申报了,今日晚上这么大的雨我都把帮扶责任人请到你家来了,就是想一起劝劝你。” 那天晚上11点,我们几个快乐地淋着雨,从贫困户家中走出来。过两天我路过他家时,他已经买好材料打算动工了。 “康哥,我晓得你一个人在外面不简单,可是家里你母亲都五十多了,你三个孩子又在读书,开销大,虽然村上支配了公益性岗位,但那远远不够他们生活,你还是要多少给他们寄点钱回来嘛。”多数次电话的劝告,“浪子”最终“回头”,不再因离婚而沉迷的他,起先每月给家里寄一千块
17、钱,重新拥抱生活。 如今虽然已经不再驻村,但往事如云烟,历历皆在目。还记得给靠着低保生活的刘泽均家申请危房改造时,都和施工队商议好等工程验收后才付款,老刘却因为家里没钱买菜款待工人,而不愿实施。最终施工队承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才让他家住上了平安的房子。 也记得90多岁的张文分老人,守着40多年的烂草房,儿女修了房屋却不愿去住,最终在村组干部多数次上门劝告下搬家。 两年的驻村生活,有爬山涉水时跑烂了鞋,也有漫天繁星时还窝在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更有一群人争抢着高价购买贫困户的梨子,还有乡亲们的一声声感谢、一张张笑脸、一点点蜕变 我常笑着说,我不是去驻村,而是回家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