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汇总5篇(讲述活动的教案10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教案汇总5篇(讲述活动的教案10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师说教案汇总5篇(讲述活动的教案100篇)师说教案汇总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师说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师说教案 篇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课文;3、背诵课文。教学程序: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课文;3、背诵课文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
2、解答)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4) 贻( ) (5) 谀(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明确答案:一、(1)du (2)fu(3)zhun (4)y (5)y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学
3、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学生齐读课文一遍。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
4、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
5、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教学情况反馈: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师说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习的道理。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
6、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二)写作背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
7、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三)识体: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
8、法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老师的职责为什么从师以什么人为师。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
9、“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2.分析第二段:(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
10、不从师”的症结。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3、分析第三段: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
11、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4.分析第四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
12、第三段。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
13、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
14、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15、,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师说教案 篇3教学目的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
16、点。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
17、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二、教学方法。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三、课时安排。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
18、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预习安排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谀()苌()聃()郯()欤()蟠()经传()贻()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1.批判
19、坏现象的尖锐语气。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师说教案 篇4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学习内容一、背景及作者简介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
20、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
21、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
22、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3、“说”这种文体“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
23、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2)生乎吾前 “乎”通“于”(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2、词句解释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
24、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好古文
25、: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3)则耻师焉 同上(4)不耻相师 同上(5)孔子师郯子 同(1)4、多义词(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吾师道也 学习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十年春,齐师伐我 队伍(2)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朔气传金 传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此世所
26、以不传也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n,下同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3)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道芷阳间行 取道(4)受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5)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以非当世
27、,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6)贱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7)圣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三、结构分析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
28、、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
29、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内容详解第一
30、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31、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
32、“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
33、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重点、难点解析1、“说”是一种文体:是
34、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
35、深刻含义。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
36、师观念。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明确:(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
37、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五、论证方法1、下定义、作结论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
38、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2、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
39、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3、引用论证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六、语言特色1、排比对偶句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
40、,增强了表现力。2、连珠句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
41、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师说教案 篇5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课时:3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三、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
42、家之首。3、 写作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第三段
43、: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6、 小结全文。四、 作业:1、 背诵第一段。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内容步骤:一、 检查上堂作业:1、 背诵第一段。2、 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二、 内容结构:第一段:正面阐述 老师的职责为什么从师 以什么人为师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于其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可怪也欤?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论证方法: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引证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8页 共38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第 38 页 共 3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