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教案.pdf





《初三化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教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CO2是继 O2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 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 O2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 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 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 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本堂课准备从生活
2、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 CO2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向石灰水中吹气;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 CO2,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
3、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交流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碳的事例,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交流实验现象,总结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设计、优化并实施探究方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自主学习,小结性质、归纳用2二、教案课题二氧化碳授课人高建萍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实验延伸。知识与技能:知道 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举例说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对 CO2性质的学习,加深原有的关于 CO2的认识,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已经熟悉的物质。2.通过实验探究 CO2的化学性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