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温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处理5篇.docx
《2023年高温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处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温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处理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温天气灾害应急预案处理5篇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相识突发灾难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温天气灾难应急预案处理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温天气灾难应急预案处理篇1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_ 副组长: 组 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三、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夏季室外气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_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 四、出现中暑的症状 在夏季高温季
2、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推断为中暑。 五、应急措施: 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_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需避开中午高温。 2、_、_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 3、_、_做好夏季防暑学问宣扬,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 4、_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 5、由_、_、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 6、员工出现中暑时,马上向应急小组汇报,组长依据中暑状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
3、协作工作。 高温天气灾难应急预案处理篇2 1、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当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状况时,能快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平安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平安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全部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长江日报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全部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
4、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 须要。如遇特别状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依据详细状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扬中暑的防治学问,使员工驾驭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 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状况的巡回检查,刚好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刚好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歼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选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 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 下午2:30分支配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
5、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 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详细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务的 处理须要。详细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马上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支配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峻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峻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马上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刚好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视察其症
6、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驾驭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马上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视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留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上升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
7、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快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高温天气灾难应急预案处理篇3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刚好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务(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务),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务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
8、事务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务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务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难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务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干脆诱因,并干脆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平安的公共卫生平安事务,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务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务的发生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务划分为特殊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务,达不到级标准的,原则上不
9、列入突发公共事务范畴。 1.4.1 特殊重大高温中暑事务(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务(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务(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
1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务(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加防范高温中暑事务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主动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报告、预料和预警,仔细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觉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
11、事务的苗头,刚好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务预警信息,并向当地提出防控工作建议。依据高温中暑事务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依据本地的实际工作状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务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务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刚好、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务。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激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探讨,提高高温中暑事务的应急处置实
12、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学问宣扬,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实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依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详细分级方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依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中暑事务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报告、预料、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
13、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朝气构 b.各级疾病预防限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务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亲密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务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限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务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务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务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务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务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依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务监测、报告的
14、启动时间,或推迟事务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朝气构发觉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限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限制中心。非医疗卫朝气构发觉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务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限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限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比照高温中暑事务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务的,要马上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务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
15、后要马上对高温中暑事务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实际工作须要缩短高温中暑事务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务的预料、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务预料、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务的预料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务的发生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同意后发布。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需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刚好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16、) 高温中暑事务级别达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务级别达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务级别达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务级别达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务的预警信息发布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
17、、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高温中暑事务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卫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务发生后,发布高温中暑事务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根据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推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发布高温中暑事务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务发生地提出事务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务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主动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务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依据高温中暑事务的预警级别,分别实行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主动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
18、及早发觉病例并实行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务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料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刚好发布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务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学问宣扬,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平安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天气 灾害 应急 预案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