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保站工作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植保站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植保站工作总结.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植保站工作总结时间:2023-08-20 植保站工作总结。 岁月在不经意中流逝,在目前的岗位上,又一阶段的工作过去了!此时就该进行一次总结看看自己的工作情况了。总结可以学习和总结工作中的规律,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工作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植保站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篇一:农业局植保站20xx年上半年检疫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乡镇植保员的共同努力,我站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持续治理的植保方针,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县植物检疫工
2、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配合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种子市场检疫大检查工作,3月1-5日,配合九江市站和县农业执法大队,重点对我县范围内所有种子(棉花、水稻)经销商进行了全面的执法大检查。共检查种子36957公斤,其中水稻种子30416公斤,棉种6541公斤,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调运种子的行为,有效的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播扩散,保障了我县春耕生产用种安全,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按照省植保局关于立即开展花生、大豆种子市场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3月20日,我站对城区花生、大豆种子销售代理商和种植花生、大豆面积较大的乡镇零售商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排查。共检查种子769公斤,其中花生种子41
3、6公斤,大豆种子353公斤,并在5月20日进行了花生、大豆苗后大田普查,普查面积1100亩,未发现花生黑腐病疫情。(详见附表1) 三、配合省站开展红火蚁的普查工作。由于红火蚁是一种近几年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并且正在逼近我县,随时有入侵我县的危险,引起了我站的高度重视,按照省植保局关于立即开展红火蚁普查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今年我站于4月130日组织了各乡镇植保员在全县开展了红火蚁的普查,共普查全县19个乡镇、3个花卉苗木种植地,1个大型公园、机关、学校、绿化带、苗圃、垃圾场等区域,普查面积有4500亩,调查询问了21个医院、诊所、3个花木公司、12个花木专业种植户,询问人员21
4、7人,均未发现红火蚁的迹象和疑似红火蚁发生为害症状。(详见附表2) 四、配合省局开展稻水象甲的普查工作。5月10日,为摸清稻水象甲在我县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各乡镇严格按普查要求,由县局主管领导亲自抓,组织县、乡植保员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乡、逐村、逐田排查,对全县早稻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共普查了全县19个乡镇场1.71万亩早稻,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畈、畈不漏田,决不让任何有可能出现稻水象甲的田块逃过,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稻水象甲的迹象。(详见附表3) 五、对梨枝枯病、柑桔溃疡病、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我站也多次组织各乡镇植保员到全县各地进行实地
5、调查,均未发现有以上检疫对象的发生。 六、在上述普查过程中,我站还发现菟丝子、豚草等检疫对象在全县大部分乡镇都有分布。 篇二:县植保站20xx年治蝗工作总结 我县地理地貌和小气候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平原、丘陵山区,又有滨湖滨淮地区,区域地貌特点是山多、水多、草多和荒山、荒滩、水位田等宜蝗面积大。 目前蝗区主要分布在观音寺、官滩、盱城、淮河、明祖陵、管镇、鲍集、铁佛等九个乡镇,占#全部乡镇的47.4%。 一、20xx年夏蝗发生情况 1、发生期:20xx年夏蝗初出土日期是4月23日,出土盛期在4月30日,出土高峰期在5月7日。三龄蝗蝻高峰期在5月15日。 2、发生量:据4月日调查30个样点中,有卵样
6、点率平均为3.33%,蝗卵密度平均为0.9粒/平方米,卵粒越冬死亡率平均10%。5月21-23日夏蝗蝗蝻发生情况普查,蝗蝻密度0-3头/平方米,平均0.19头/平方米。 3、夏蝗发生面积:20xx年夏蝗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全蝗区宜蝗面积39.5万亩,发生面积8.5万亩,其中6头/亩以下面积8.26万亩,6-10头/亩0.23万亩,11-30头/亩以上0.01万亩。 二、20xx年秋蝗发生情况 1、夏残蝗情况:20xx年6月2-7日在淮河镇淮河滩上,管滩镇的金大圩和武小圩、管镇镇和明祖陵镇的洪泽湖边滩涂上调查(有部分调查面积是夹荒地),夏残蝗密度6头/亩以下占调查面积的98.2%,6-10头/亩占
7、1.72%,11-30头/亩占0.08%。 2、秋蝗发生期:我站20xx年7月12-14日挖查,挖查样点160个,有卵样点17个,有卵块数24块。卵孵化期在7月18日,2-3龄期在8月5日,羽化期8月16日。 3、发生面积:20xx年秋残蝗发生面积8万亩左右,达标面积1.45万亩,发生程度中等偏轻。残蝗面积6头/亩以下7.89万亩,6-10头/亩0.11万亩。 三、蝗区治理情况 蝗区主要采取集中力量进行人工与养家禽来压低蝗蝻密度,同时结合化学防治,特别是夹荒地,在防治其它作物虫害时,一同兼防治。其它蝗区,如淮河堤、岗坡、圩堤则采用兼治的方法来控制蝗蝻密度。 四、20xx年夏蝗发生趋势 根据秋残
8、蝗普查情况、蝗区生态等因素分析,预计20xx年我县夏蝗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20xx年相近,预计夏蝗发生面积8-10万亩。 篇三:20xx年植保工作总结 在省、市站业务部门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指导下,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县广大农户积极主动配合下,XX年年农业病虫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较好的成效,在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我站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期的病虫害防治,着力提高病虫防治的效果和效率,着力提高病虫灾害防治能力,为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现将本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体情况简结于后: 一、农作
9、物病虫测报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我站业务工作的重心,抓好病虫测报是我站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主题,我站克服了在人力、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困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站全年共编印病虫情报24期,情况反映30期,农业病虫可视化宣传材料12期,合计66期,10000余份。 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较好地为我县开展病虫防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技术保证。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路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致于今年多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未造成大面积重大损失,为今年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10、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 我县今年水稻播种面积36万余亩,全县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面积80.57万亩,防治总面积146.56万亩次,通过全县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开展防治,全年共挽回粮食损失1104.4万公斤,因病虫危害损失293.9万公斤,年均实际损失率2.8%,比XX年降低1.12%,实现了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的经济目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切实抓好组织领导,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农业病虫防控工作,牵涉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为此,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并从财政资金中列支几万元用于水稻病虫防控,为我县病虫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
11、础。 其次,按照上级的批示精神,成立了县农业病虫害防控指挥部,为加强协调各相关单位的联合,防控重大疫情的发生,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乡(镇)植保队伍。目前,各乡(镇)农综站都配备了一名专职植保员,60%来自大中专院校毕业人员,100%达到中专文化程度,并且从事多年植保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第四,为抓好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的防控工作,以局文件形式及时地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做好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组织领导,提高了各级政府对水稻病虫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田间病虫监测预警,提高病虫防
12、控能力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的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按照省、市站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站把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作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田间病虫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做好这项工作,从螟虫越冬调查开始,到二晚收割结束,我站坚持每周2-5天到田间调查数据,收集信息,提高情报的准确率,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XX年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县站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乡(镇)植保站虽已备齐,但专职的很少,还存在管理体系没有理顺等问题。 2、植保经费不足,以致于有些工作难以实施和开展。F 3、植保人员工作环境艰苦
13、,待遇差,责任重。 4、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XX年年工作打算 1、紧紧围绕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抓好农业病虫防控工作。 2、继续抓好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监测预警工作,适当扩展柑桔等经济作物的测报。 3、继续抓好农业病虫可视化宣传,要求在质量和次数上走上一个新台阶。 4、继续抓好疫情普查和防控工作;抓好调运、产地和市场的检疫,严防检疫性病虫的传入和输出。 5、抓好植保相关条例、法规的宣传以及技术培训工作。 篇四:20xx年植保站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站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开展了粮、经作物病
14、虫预测预报、病虫综合防治、农药管理、建立辣椒IpM示范园,技物配套等业务工作。通过全站职工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 积极参加局组织的每周四,文件、政策、法律、法规等多种形式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全站职工增强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遵守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全站人员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二、抓好重要病虫的系统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 1、按照省、州植保站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我县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实时监测和预报。监测对象为:小麦条绣病,小麦白粉病,玉米粘虫,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大白菜
15、霜霉病,小菜蛾,苹果红黄蜘蛛。监测情况是: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00亩;小麦条绣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2000亩;小麦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400亩;小麦红蜘蛛,轻发生,发生面积1100亩;玉米粘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大白菜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2500亩;小菜蛾,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800亩;辣椒细菌性叶斑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00亩;苹果红黄蜘蛛,中等发生。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大田普查及时编发了8期农情简报、制作电视预报5期,及时上送下发,为各级职能部门指导病虫防治,及时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今年我站的
16、各项病虫预报结果,与后期大田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吻合,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各项监测数据用电子邮件进行了快速传递与汇报,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 2、今年7月,在州站的支持下,我县安装虫情测报灯一台、简易测报灯2台,及时对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病虫进行观测。地点雁门乡芤山村,海拔1560m。从几个月应用效果来看,与传统黑光灯测报比较,该仪器具有自动开、关灯,诱杀昆虫(主要为鳞翅目昆虫)成虫种类多、数量大,自动记录空气与土壤温度、湿度,省工、省力、省时等优点。 3、按省站要求,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并上报。 三、积极开展大田病虫综合防治 20xx年全县粮、果、蔬等各类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发生
17、面积37.41 万亩次,防治面积为35.7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5.4,挽回损失:粮食类1217.6吨,水果类275吨,蔬菜类745吨。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其中:小麦病虫发生面积0.9万亩次,防治面积0.82万亩次,挽回损失73.6吨;玉米病虫发生面积11.2万亩次,防治面积10.25万亩次,挽回损失1025.0吨;洋芋病虫发生面积2.25万亩次,防治面积2.10万亩次,挽回损失1300吨(原粮);油菜病虫发生面积0.5万亩次,防治面积0.44万亩次,挽回损失25.1吨;蔬菜病虫发生面积7.10万亩次,防治面积为8.45万亩次,挽回损失745吨;各类水果病虫发生面积3.6万亩次,防治面
18、积3.58万亩次,挽回损失275吨;农田杂草发生面积10.01万亩次,除草面积8.14万亩次,挽回损失163吨;农田鼠害发生面积1.3万亩次,防治面积1.0万亩次,挽回损失75吨。通过病虫的综合防治,为全县各类农作物的稳产、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植保意识与业务水平 1、加强全站人员的业务学习。参加省植保站举办的病虫测报技术培训共6人次。 2、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加强植保新技术宣传。 3、举办IpM农民田间学校二间,培训150人次。 全年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13次,参加人数800多人次,遍布全县12个乡镇,放映音像资料3次,出动宣传车2次,张贴标语、
19、横幅10条,共发放图片等各种病虫防治资料1万余份。提高了全县农民植保科技意识和植保科技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 五、建立IpM辣椒生产示范园 为充分发挥IpM示范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改变农民病虫防治单靠化学药剂观念,利用无农药污染病虫综合防治手段进行病虫防治,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今年,我站根据省站提出的IpM示范园建设思路和模式,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继续在我县绵池镇建立辣椒IpM示范园300亩。其中:绵池镇克约村100亩,半坡村200亩。 采取的措施: 1、对绵池镇克约、半坡等示范村的农民进行了专门培训。针对无公害辣椒生产中以控制农药残留污染为目标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20、技术进行讲解,内容包括无农药污染(IpM)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辣椒种子药剂处理、辣椒主要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等新技术。同时宣传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和推荐使用的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使农民掌握了辣椒生长期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全面开展防治打下了基础。 2、播种前进行了种子、土壤处理。从播种开始以农业防治为主,在辣椒生长期间指导农户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合理地控制病虫的发生为害。 3、由于示范园区高度重视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措施在病虫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减少了农药使用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农药的污染程度,
21、从而提高了辣椒品质和商品价值,提高了辣椒在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园区田块平均亩产1850kg, 亩投入80元,非园区田块平均亩产1100kg,亩投入125元。辣椒按0.8元/kg计算,园区每亩可增加收入645元左右。 六、积极开展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 今年,我站按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严格了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年审与颁发。在此基础上,我站又多次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农药市场存在的,经营假冒伪劣、失效、过期、变质农药;无证经营和销售过期农药等各类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整顿。今年共检查28个农资销售点,其中:乡镇供销社12
22、个,集贸市场5个,个体摊点9个。全县查到无证经营摊点2个;过期农药品种37个,价值3000多元。接我州禁用有关农药的公告后,我站及时安排了专门人员,对全县凡经营农药的单位(包括农资、农技部门)及个人摊点,对其经营的农药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共查出禁用农药品种6个,各种瓶装高毒禁用农药18件9瓶、袋装禁用农药甲基对硫粉25kg。在作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处理。规范了我县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保护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 七、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毒鼠强专项整治有关通知精神,在全县形成对毒鼠强的严打态势,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上下联动、奖惩并重原则,加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植保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