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docx
《2023年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时间:2023-09-25 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数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 项 与项数 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
2、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 求 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
3、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
4、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 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 项和的概念,用 表示 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 与 F132.cOM更多教案小编推荐 高中高一数学教案范文:指数函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
5、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 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 的图象. 2.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
6、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 在 和 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 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 , 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7、 (2)对底数 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中高一数学
8、教案:子集、全集、补集 子集、全集、补集 教学目标: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3)掌握有关子集、全集、补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
9、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已知 , , ,问: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3将集M、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和集合N;(口答)2集合p;(口答)3(笔练结合板演) 4集M中元素有1,1;集N中元素有1,1,3;集p中元素有1,1(口答)5 , , , , , , , (笔练结合板演)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
10、p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性质: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
11、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例: ,可见,集合 ,是指A、B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 ,并且 ,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或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
12、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B 【提问】 (1) 写出数集N,Z,Q,R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 A A A A 性质: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若 A ,且A ,则 A;(2)如果 , ,则 例1 写出集合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解:集合 的所有的子集是 , , , ,其中 , , 是 的真子集 【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2)易混符号 “ ”与“ ”: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 R,1
13、 1,2,30与 :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如: 0。不能写成 =0, 0 例2 见教材p8(解略)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表示空集;(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3) 不是 ;(4) 的所有子集是 ;(5)如果 且 ,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6) 与 不能同时成立 解:(1) 不表示空集,它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所以(1)不正确;(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不正确 与 表示同一集合;(4)不正确 的所有子集是 ;(5)正确(6)不正确当 时, 与 能同时成立 例4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中高 数学教案 数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