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共3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某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共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共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煤矿XX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书XXXXXXX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目 录附件:1、委托书2、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3、瓦斯含量测定记录表附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2、XX煤层瓦斯含量检验钻孔布置成果图专心-专注-专业前 言XX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设计规模15万吨/年,于2011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目前,矿已基本完成井田内C605、C409等煤层的回采。正布置工作面,鉴于工作面由于周边煤层已部分开采或揭露,已不具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条件。但是,为提前掌握工作面所处煤层XX的突出危险性,应煤矿委托,由XXXXXXX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工程技
2、术人员对XX煤矿XX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评估,特编制本报告。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地理概况一、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矿区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9281044945,北纬264007264232。有汪水公路从矿区外南侧约150m处经过,距裕民火车站4公里,交通十分方便。详见图111。XX煤矿图111 XX煤矿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矿区地形呈近东西走向排列,矿区属侵蚀剥蚀地貌,其地貌景观受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比较明显,地势北低南高,海拨高程2372.81652m,相对高差720.8m,属高原山地地貌。三、水系及主要河流乌江上游以乃河从矿井外北侧最近处约8m
3、处通过,河流标高1653m,矿山开采最低标高为1400m,河流标高高于煤层最低开采标高253m。矿区内无大型河流及水库等大的水体,但井田内有季节性小溪沟,降雨时,水沿山坡流向小溪沟,通过小溪沟排入以乃河。溪沟水流量变化幅度大,流量变化受大气降雨的控制。四、气象矿区气候属北亚温带高原气候,每年67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59月天气较热(月平均气温22.826),11月中旬开始降雪,至次年4月为霜冻期,最低气温在零下10以下。五、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力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地震力峰值加速度为0.5g,频率周期0.35s,属区域地壳稳定区,未发现新构造活动现象,区域稳定
4、性好。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区内地震烈度为VI度。六、环境状况区内山峦起伏,少有平地。区内及其附近居民多为汉族,杂居彝族、苗族。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另种植有少量水稻、小麦,粮食基本能自给。除此居民尚从事以鸡、猪、牛、马为主导的养殖业。第二节 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一、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Q)。现按地层由老至新的层序描述如下: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黑色或绿色具杏仁状构造的晶质玄武岩,致密坚硬,节理发育,中间夹有紫色
5、、黄色或白灰色的凝灰岩,偶夹有含植物化石的黑色泥岩、炭质页岩和煤线。顶部为紫红色或黄白色层状凝灰岩,颗粒极细,成分不易辩认。本组厚220-260m。该地层分布在矿区外的南部地带。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本组为主要的含煤地层,总厚度200-260m,平均240m。按岩性、聚煤情况和动植物化石的分布,可分为下、中、上三段。分布在矿区南部。下段(P2xn1): 平均厚度110m。多为不厚的砂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组成。近底部夹有6-23m厚的二次喷发玄武岩。本组只有一层可采煤层(C101b)。产植物化石多而完整,主要有大羽羊齿。中段(P2xn2): 平均厚度50m。主要由灰色粘土质砂岩、深灰色泥岩
6、和富含鲕状菱铁质结核的粘土岩组成。含煤6-8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层,煤层编号为XX、C409。砂岩中产植物化石,主要有大羽羊齿。上段(P2xn3): 平均厚度80m。主要由黑灰色钙质粉砂岩、泥岩、灰色细砂岩和褐灰色粘土岩组成。这些岩石作有规律更迭,粒度韵律十分明显,在泥岩和粉砂岩中夹有薄层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含煤十余层,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煤层编号分别为C504、C601、C603、C605,煤层顶板产大量动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菊石等,在薄层泥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中产莛科化石,砂岩中还产植物化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本组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总厚度440-550m。
7、一般可分为三段,其下段为灰绿色、紫色细粉砂岩和砂岩组成,最底部(C605煤层顶板)为浅灰色和蓝灰色薄层灰岩、泥灰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俗称卡以头层。中部为紫色、紫灰色夹黄绿色中厚层状的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以细砂岩为主。上部为紫色、暗灰色紫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以强细砂为主,常夹透镜状灰岩。分布在矿区中部及北部。下三叠统永宁镇组(T1yn):厚层、中厚层状灰岩与砂岩泥岩呈不等厚互层。总厚160-290m。本组是煤系顶部的主要含水层。分布在矿区外北部。第四系(Q):浮土、粘土、砂质粘土,表层为腐植层,厚015m。分布在平缓及低洼地带。二、构造本矿井位于大河边向斜中部,汪家寨井田南部边缘。矿区内
8、构造简单,无影响开采的断层。地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37-40度,平均38度。三、煤层地质特征上二叠统宣威组(P2xn),是以陆相和海陆交互相为主的含煤建造,沉积的物质主要由碎屑岩及煤组成,平均厚为240m,含煤28-29层,矿区内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7层,即C605 、C603、C601、C504、C409、XX、C101b,现将各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叙述如下:1、C605煤层:上距下三叠统飞仙关组2025m ,22m左右,煤层厚0.89-1.44m,平均1.17m,顶板岩性为浅灰色、兰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致密坚硬,底板多为粘土岩或泥岩。黑色,以暗淡型和半暗型为主,夹少量半亮型
9、,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较坚硬,内生裂隙发育;阶梯状或绫角状断口、条带状结构,由暗煤、亮煤、少量丝炭及镜煤组成。煤层上部含两层0.02-0.03米厚的黑褐色高岑岩夹矸,下部常含两层断续分布的黄铁矿凸镜体。属较稳定煤层。2、C603煤层:上距C605煤层1015m,平均12m,煤层厚1.07-1.07m,平均1.07m,顶板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底板岩性为黑色粘土岩。黑色,以暗淡型和半暗型为主,夹少量半亮型,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较坚硬,裂隙发育;断口参差不齐。条状、片状结构,由暗煤、亮煤、少量丝炭及镜煤组成。煤层上部含两层0.02-0.03米厚的黑褐色高岑岩夹矸,
10、下部常含两层断续分布的黄铁矿凸镜体。属较稳定煤层。3、C601煤层:上距C603煤层2025m,平均23m,煤层厚1.12-2.36m,平均1.74m,顶板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及粉砂岩,底板岩性为黑色粘土岩。黑色,以暗淡型和半暗型为主,夹少量半亮型,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较坚硬,内生裂隙发育;阶梯状或绫角状断口、条带状结构,由暗煤、亮煤、少量丝炭及镜煤组成。煤层上部含两层0.02-0.03m厚的黑褐色高岑岩夹矸,下部常含1-2层断续分布的黄铁矿结核,煤层有时分叉,其间夹矸由粘土岩逐渐变为粉砂岩以致变为细砂岩或中粗粒砂岩。属较稳定煤层。4、C504煤层:上距C601煤层510m,平均
11、7m,煤层厚0.79-1.45m,平均1.12m,顶板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及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灰色粘土岩。黑色,以暗淡型和半暗型为主,夹少量半亮型,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较坚硬,内生裂隙发育;阶梯状或绫角状断口、条状、片状、层状结构,由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少量镜煤,煤层中部含一层厚0.2-0.25m的高灰分劣质,下部为一层厚0.03-0.25m的粘土岩夹矸或软煤,上部普通含有少量黄铁矿小凸镜体及颗粒。本范围内较薄最大1.45m,最小0.79m,平均1.12m,属不稳定煤层。5、C409煤层:上距C504煤层4550m,平均47m,煤层厚8.31-10.90m,平均9.29m,顶板岩
12、性为深灰色泥岩,含似层状菱铁矿质结核;底板岩性为灰色粘土岩。黑色,暗淡型夹部分半量型,少量暗淡型。条痕黑褐色,油脂光泽-弱玻璃光泽,岩性软松-坚硬。内生裂隙不甚发育-较发育,断口不平坦-参差不齐。粒状及条带状、厚层状结构。以暗煤、亮煤为主、少量镜煤,下部含丝炭较多。顶部含有较多黄铁矿小凸镜体及颗粒,底部含两层棕色高岑岩夹矸,厚0.030.04m。其中第二层粘土岩夹矸距煤层顶板1.802.40m,往往是煤层分叉位置,分叉后间距可达1020m,其间岩性由粘土岩变化到细砂岩或中粒砂岩,而且这种变化在100200m之间发生。属较稳定煤层。6、XX煤层:上距C409煤层36m,平均4m,煤层厚2.343
13、.36m,平均2.84m,顶板岩性为黄绿色砂质页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灰色粘土岩。黑色,半暗型,部分暗淡型。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坚硬。内生裂隙发育,菱角状断口,条带及片状、薄层状结构。以暗煤、亮煤为主、少量丝炭及镜煤组成。煤层常夹1-2层粘土岩矸。煤层往往有分叉、变薄及尖灭现象。属较稳定煤层。7、C101b煤层:上距XX煤层3447m,平均42m,煤层厚0.99m,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岩性为粘土岩。黑色,半暗型,部分暗淡型。条痕黑褐色,光泽暗淡或弱玻璃光泽,岩性坚硬。内生裂隙发育,菱角状断口,条带及片状、薄层状结构。以暗煤、亮煤为主、少量丝炭及镜煤组成。煤层常夹12层粘土岩矸
14、。煤层往往有分叉、变薄及尖灭现象。属不稳定煤层。以上各煤层特征详见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 顺序区域组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层间距(m)煤层夹矸(m)稳定性可采程度煤种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大最小平均顶板底板飞仙关组20251宣威组上段C6050.891.441.17220.040.08较稳定可采QM灰岩粘土岩泥岩10152C603b1.071.071.07120.020.04较稳定可采QM泥岩粉砂岩粘土岩20253C6011.122.361.74230.020.08较稳定可采QM泥岩粉砂岩页岩粘土岩5104C5040.791.451.1270.030.25不稳定局部可采QM泥岩粉砂岩粘土岩45
15、505宣威组中段C4098.3110.909.29470.200.29较稳定可采QM泥岩粘土岩366XX 2.343.362.8440.100.40较稳定可采QM页岩粉砂岩页岩粘土岩1301407宣威组下段C101b0.990.990.991350.010.08不稳定局部可采QM、FM砂岩页岩粘土岩四、煤种、煤质及用途经样品化验分析表明:矿区内C605 、C603、C601、C504、C409、XX、C101b煤层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152242004),煤类均为烟煤(Y),其工业用途为用于治金、铸造工业,也可用来生产合成氨及其它化工原料。C605煤层:灰份23.55%,挥发份4
16、1.92%,硫份1.30%,发热量26.2 MJ/kg,属低硫中灰高热值烟煤,多为民用煤。C603煤层:灰份18.5028.70%,挥发份36.9338.47.%,含硫2.012.14%,发热量23.9026.20 MJ/kg,属中硫中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C601煤层:灰份17.39%,挥发份38.22%,含硫1.23%,发热量24.70MJ/kg,属低硫中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C504煤层:灰份24.62%,挥发份36.26%,含硫2.15%,发热量24.5MJ/kg,属中硫中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C409煤层:灰份13.8018.50%,挥
17、发份36.0142.66%,含硫0.780.82%,发热量30.0030.20MJ/kg,属特低硫低中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XX煤层:灰份17.5119.47%,挥发份34.9935.88%,含硫0.160.19%,发热量27.527.8MJ/kg,属特低硫中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C101b煤层:灰份13.23%,挥发份34.53%,含硫0.16%,发热量26.7MJ/kg,属特低硫低灰高热值烟煤,可作治金、铸造工业用煤。各煤层煤质特征详见下表:煤质特征表工程编号序号煤层编号样长(真厚)(m)化验分析成果备注灰份(Ad)%挥发份(Vdaf)%硫份(Std)%发热
18、量(Qnet.d)MJ/kgCK151C6050.8923.5541.921.3026.22C6031.0728.7036.932.1423.93C6012.3617.3938.221.2324.74C5040.7924.6236.262.1524.55C4099.4213.8042.660.7830.26XX2.3217.5134.990.1627.87C101b0.9913.2334.530.1626.7CK168C6031.0726.6138.472.0126.29C40910.918.5036.010.8230.010XX3.3619.4735.880.1927.5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19、一、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岩组:由宣威组及飞仙关组的砂岩、灰岩、泥灰岩等组成,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常见淋水现象。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坡积物、残坡积物等组成,厚度一般0-15m,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二、隔水层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覆地层中的页岩和粘土岩。三、地表水乌江上游以乃河离矿井最近边界外北侧约8m处通过,地表水体对矿山采煤活动基本无影响。四、地下水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从煤系地层自身来分析,以弱裂隙承压水为主,除被第四系含水层覆盖有一定的补给关系外,与上伏或下伏较强含水层(永宁镇组灰岩)之间有厚约500m的飞仙关砂
20、泥岩和厚200多米的峨眉山玄武岩隔开,一般情况下无水力联系,但是由于采动塌陷裂隙的影响,煤系上覆隔水层条件发生变化,其采动塌陷裂隙成为上覆含水层中地下水溃入矿井的良好通道。更主要的是大气降水也可以通过地表的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使矿井涌水量骤然上升。五、矿坑充水条件分析矿坑充水水源有3种,其中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次为地下水。地表水:地表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地表水通过岩土体孔隙、裂隙渗透到地下,对矿井开采有一定影响。老窑积水:矿区附近有老窑分布,由于老窑垮塌且无泄水通道,贮有大量积水,直接或间接地增大矿井涌水量,另外个别老窑井巷较深,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
21、积水较多,矿山开采时,对老窑了解不够,探水困难,易引发井下突水事故,因此老窑积水对矿区威胁较大地下水:地下水是矿坑的直接充水水源。当矿山主井揭露或通过含水层时,地下水就会立即涌入矿坑。同时由于采动塌陷裂隙的影响,煤系上覆隔水层条件发生变化,其采动塌陷裂隙成为上覆含水层中地下水溃入矿井的良好通道。更主要的是大气降水也可以通过地表的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使矿井涌水量骤然上升。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六、矿坑涌水量调查根据本矿及矿山周边矿井涌水量的调查,矿井坑道涌水量一般为310m3/h。七、矿坑涌水量预测根据对矿井充水条件的分析,矿井充水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通过采动塌陷裂隙渗入矿井
22、。并考虑小煤窑在浅部充分开采的因素,参考矿井原初步设计正常涌水量19m3/h,同时根据汪家寨煤矿多年来实测正常涌水量为最大正常涌水量的三分之一,故预测本矿涌水量如下:最小涌水量为最:3m3/h最大涌水量为最:57m3/h正常涌水量为最:19m3/h第四节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等级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2484号(关于六盘水市能源局关于上报我市六枝、水城、钟山2012年度地方煤矿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的批复),钟山区XX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2010年6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交了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矿煤 瓦斯 突出 危险性 评估 报告 3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