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法》PPT课件.ppt





《《心肺复苏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法》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二00八年八月2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意识)判断反应(轻拍肩部、呼喊)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或颌)判断呼吸(通过看、听、试来进行)口对口(鼻)吹气3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判断吹气有无阻力 无 有完成两次吹气 清除口腔异物(纠正头部位置)手指快速将伤员口内异物清除救生呼吸判断心跳4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有呼吸无脉搏有脉搏无呼吸 无脉搏无呼吸心前区叩击 心前区叩击 判断心跳 判断心跳 有脉搏无脉搏 无脉搏 胸外按压 保持气道通畅,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100次/min 人工呼吸1216次/min 进行,每作30次胸外按 压,需作2次人工呼吸 (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情况
2、下,由专人护送医院进一步抢救)5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一、判断意识和通畅呼吸道n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n(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n(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n(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n注意:以上3步动作应在10s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6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二、呼救n一旦初步确定伤员神志昏迷,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哪怕周围无人,也应该大叫“来人啊!救命啊!”,如图附图3所示。n注意,一定要呼叫其他
3、人来帮忙,因为一个人作心肺复苏术不可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劳累后动作易走样。叫来的人除协助作心肺复苏外,还应立即打电话给救护站或呼叫受过救护训练的人前来帮忙。7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三、将伤员旋转适当体位n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n如伤员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将其转动,使伤员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伤员头、颈、胸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如附图4所示。n注意,抢救者跪于伤员肩颈侧旁,将其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解开伤员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冷天要注
4、意使其保暖。8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四、通畅气道n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通畅触电者的气道以促进触电者呼吸或便于抢救。通畅气道主要采用仰头举颏(颌)法。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n 注意: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不要过度伸展,有假牙托者应取出。儿童颈部易弯曲,过度抬颈反而使气道闭塞,因此不要抬颈牵拉过甚。成人头部后仰程度应为90,儿童头部后仰程度应为60,婴儿头部后仰程度应为30,颈椎有损伤的伤员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9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五、判断呼吸n在通畅呼
5、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头部侧向伤员胸部,眼睛观察其胸有无起伏;面部感觉伤员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或耳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如附图7所示。n注意:保持气道开放位置;观察5s左右时间;有呼吸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无呼吸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通畅呼吸道:部分伤员因口腔、鼻腔内异物(分泌物、血液、污泥等)导致气道阻塞时,应将触电者身体侧向一侧,迅速将异物用手指抠出;不通畅而产生窒息,以致心跳减慢。可因呼吸道畅通后,随着气流冲出,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10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六、判断伤员有无脉搏 n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
6、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n(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n(2)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n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n(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n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23cm,n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11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n注意: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n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n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判断
7、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12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七、口对口(鼻)呼吸七、口对口(鼻)呼吸n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是:n(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n(2)用力快而深地向伤员口中吹(呵)气,同时仔细地观
8、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n(3)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n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13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注意: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附图11所示;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800ml左右,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
9、气两次,每次时间约11.5s;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12次;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颁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14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八、人工循环(体外按压)八、人工循环(体外按压)n人工建立的循环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体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第二种是开胸直接压迫心脏(胸内按压)。在现场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肺复苏法 复苏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