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湖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能力强化训练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A2、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B.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C.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D.改变化学课程的结构【答案】A3、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
2、【答案】A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 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 与 W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强D.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A5、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
3、反馈策略【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 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3.011023D.NO2 与 H2O 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答案】B7、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 STSE 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 STSE 是()的缩写。A.B.C.D.【答案】C8、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
4、方式属于()。A.科学探究教学B.小组讨论教学C.角色扮演教学D.社会调查教学【答案】C9、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B10、()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C1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12、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
5、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13、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B14、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 1B.化学与生
6、活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B15、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C16、关于化学课程中的 STS 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问题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答案】A17、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B.普通
7、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C.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答案】B18、常温、常压下,将 1 mol 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 1 L 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 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S0C.H-TS0,S0D.H-TS0,S0【答案】D19、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 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2 mol(LS),则 10s 后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3.2 mo
8、lC.3.6 molD.2.8 mol【答案】B20、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B21、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B22、某教师在进行“酸和碱”的课堂知识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答案】D23、教育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B24、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O2
9、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氧分子数目为 NAB.0.3 mol Na2SO4 溶液中含有的 Na+数目为 0.6NAC.10 g H2 和 10g O2 所含分子数同为 5NAD.标准状况下,44 gCO2 的体积与 18 g H2O 的体积相同【答案】B25、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26、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
10、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A2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 DH 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B28、“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
11、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D2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氧分子数目为 NAB.0.3 mol Na2SO4 溶液中含有的 Na+数目为 0.6NAC.10 g H2 和 10g O2 所含分子数同为 5NAD.标准状况下,44 gCO2 的体积与 18 g H2O 的体积相同【答案】B30、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浸在淡水中的钢管,主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若采用外加电流进行保护,
12、钢管应当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钢管若需保护,一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外加电流保护钢管时,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答案】C31、中学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增才干,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主要表现的心理特点有()。A.B.C.D.【答案】D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B33、雨水的 PH 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A.5.
13、6B.5.7C.5.9D.5.8【答案】A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B35、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A36、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A.内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同D.要求不同【答案】B37、某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工厂对社会、环境的
14、影响,设计了“在某市郊建立化工厂的利弊”的议题,并让学生分别以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当地居民、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环保志愿者等身份,就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这种教学活动属于()。A.科学探究B.社会调查C.角色扮演D.小组讨论【答案】C38、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答案】C39、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B.C.D.【答案】B40、下列方法和策略中,不属于组
15、织、指导讨论活动的是()。A.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问题B.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加工C.做好自学指导,通过学案等途径提出自学要解决的问题D.预测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疑难或障碍【答案】C41、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B.演示法应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C.运用谈话法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班D.运用练习法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个别的指导【答案】A42、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
16、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A43、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A.B.C.D.【答案】D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45、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 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A.B.C.D.【答案】A46、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
17、求的是()。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B47、“概念形成策略”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策略之一。根据这一策略原则,在给初中学生讲授“置换反应概念”时,通常讲授顺序应选择()。A.首先讲概念,然后讲通式 A+BCAC+B,最后举实例B.首先列举实例。然后讲授概念,最后抽象出通式 A+BCAC+BC.首先写出通式 A+BCAC+B,然后归纳,最后讲概念D.首先讲概念,然后举出实例,最后总结、归纳出 A+BCAC+B【答案】B48、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
18、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D49、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B50、某教师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向学生演示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了金属钠所具有的部分性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的化学教学原则。A.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B.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C.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强化 训练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