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dip制程基础知识培训(可编辑.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dip制程基础知识培训(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dip制程基础知识培训(可编辑.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IP制程基础知识培训名次解释:DIP:dual in-line package 双内线包装(泛指手插件)一、DIP Manual Assembly Rule 1.双手并用:需左右手交替作业.如预备动作:当左手插件,右手要做好插件准备(极性识别),可以随时将零件插入,反之亦然,尽量缩短等待的间.2.插件顺序原则:A、零件由小至大插件(可防止大零件挡手).B、水平方向由右至左插件(输送带由左至右流线).C、垂直方向由上至下插件(可避免手碰到下方零件)3.外观相同但规格不同之零件,不排在同一站或相邻站.4.含固定脚之零件,需于前3站插件完毕(防止引起跳件).一、DIP Manual Assembl
2、y Rule 5.有方向性零件之插件原则:A、方向相同之零件排于同一站.B、不同方向之零件不排在同一站.6.PCB板上无印刷及标识、防呆孔时,将正确插件及零件位置图片作标识.7.同一站内零件种类(盒)以不超过五种为原则(可保持零件盒在正常作业范围内).8.零件盒摆放位置顺序需与双手动作顺序相符.9.分开作业:左右手的零件要分开,不可右手抓左边零件槽的零件、左手抓右边的零件.10.排站时,以一人插6-8颗零件时,效率最佳.一、DIP Manual Assembly Rule三、电子元件的识别 常用电阻、电容误差经常采用字母来表示:F:1%J:5%K:10%M:20%Z:+80%-20%五、常用元
3、件的符号表示方法:电阻:R 电容:C 电感:L 二极管:D 三极管:Q 集成电路:IC(U)晶振:Y或X 继电器:K 变压器:T SMD元件规格 0603、0805、1206等均以英制表示,如:0805表示长为 0.08英寸,宽为0.05英寸。生产中常用有极性元件:1、电解电容 2、钽电容 3、集成电路 4、二极管 5、三极管 6、继电器 7、变压器 8、排阻(DIP)三、电子元件的识别1、电容(Capacitor)元件符号为C。电容单位为法:PF、MF、UF、NF、F 电容的容量换算关系:1F=103MF=106UF=109NF=1012PF 2、分类:电解电容(有极性)钽电容(有极性)瓷片
4、电容(无极性)独石电容(无极性)聚脂电容(无极性)3、电感(Inductor)元件符号为L。电感的单位为亨:H、UH、MH 电感量换算关系:1H=103MH=106UH=109NH 分类:色环电感 图标符号:磁珠电感 绕线电感元单股绕线电感无方向性,多股绕线电感则有方向性磁芯电感 三、电子元件的识别4、二极管(Diode)元件符号为D 图形符号:分类:稳压二极管用干电池的两极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极、若发光,则干电池 发光二极管正极一端接的二极管的一端为正级,双导向二极管无方向性。5、三极管(Triode)元件符号为Q 图形符号:三极管极性无件 三、电子元件的识别电路原理分类:三、电子元件的识别6
5、、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上方向标志:圆点、一条竖线、一个缺口等表示第一脚位置,对应PCB丝印缺口位置插入(PCB方型焊盘表示IC的第1脚)注意集成电路的脚序排列:从第1脚数起,逆时针排列 7、晶振(Crystal)晶振元件符号为Y或X 图形符号为,为无极性元件。晶振的外壳需 接地,起屏蔽作用。晶振的引脚不得与外壳短接。四、电子元件插件标准 1.二极管插件标准 四、电子元件插件标准四、电子元件插件标准5.保险丝座&蜂鸣器 6.三极管&稳压管 四、电子元件插件标准7.桥式整流二极管(桥堆)8.I C 四、电子元件插件标准9.插 座 10.变压器 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 1.功率小于1W的二极管
6、、电阻、色环电感、保险管、磁珠、色环电容等元器件的成型(卧式)。说明:A.共进 3.20.1mm外协 6.00.2mm B.905 C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a.组件成型后,组件应平贴PCB板,组件的外表不能损伤,组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超过组件脚直径的10%。b.组件脚跨距与PCB板的焊孔间距应一致。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2.功率大于1W的二极管、电阻等元器件的成型(卧式)。说明:A.共进(D+3.2)0.1mm外协(D+6.0)0.2mm B.905 C.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D浮高36mm 要求:a.组件成型后组件体浮高PCB板面高度(PCB板距组件体下缘高度)为1.5-3mm,功率
7、越大,浮高的高度相对越高。b.组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组件脚直径的10%.c.组件脚跨距C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d.同一种规格组件浮高高度应一致。e.组件插装到位后,组件体不平行于PCB,其倾斜范围为:L2-L11.3mm 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3独石电容、瓷片电容、钽电容、金膜(绦沦)电容等元器件的成型。BA 5.3.1图示说明:A共进 3.20.1mm外协 6.00.2mm B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元件成型后元器件的包漆部分不能插入PCB板(成型时,从引脚非包漆部分算起);b.元件脚跨距B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c.元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元件脚直径的10%
8、。d.元件脚包漆部分允许有轻微裂缝或碎裂,破裂处不得延至元件体本身漆皮部分,下列允许接收的图示: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4.电解电容、晶振(立插)、发光二极管、大功率立插电感等元器件成型。图示说明:A共进 3.20.1mm外协 6.00.2mm B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体(以最突点算起)应平贴PCB板;元件外表不能损伤,正、负极标示应清晰;b.元件脚跨距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若不一致,元件脚长度须作相应的调整);c.元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元件脚的直径的10%。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5.小功率的三极管、三极管封装形成的IC等元器件成型。图示说明:A共进 3
9、.20.1mm外协 6.00.2mm B若需锁附于散热片上,则A应从散热片底部开始计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体浮高(本体下缘与PCB板)高度为4-6mm。b.元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元件脚的直径的10%。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6.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封装形式的电阻排、光藕等元器件的整型。图示说明:B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体要能平贴PCB板.b.元件脚距B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c.元件插入PCB板时应轻松自如,元件脚不得有变形、弯曲等不良现象。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7.卧装的电解电容、功放管、大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的成型。图示说明
10、:3.20.1mm 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应平贴PCB板面(电解电容类);b.元件散热面(根据工艺要求或实物丝印面)应平贴PCB板面(大功率三极管类);c.元件安装孔与PCB板安装孔同心或元件在丝印框内;d.成型时避免触及元件脚根部;e.元件脚伸出PCB板面长度L为1.0-1.5mm。8.跨接线(跳线)的成型:图示说明:A.50.2mmB905C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体应平贴PCB板;b.元件脚跨距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c.元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元件脚直径的10%。五、插装零件成型作业要求9.立插的色环电感、二极管、电阻的成型:图示说明:A.共进 3
11、.20.1mm外协 6.00.2mm B23mm C随不同产品进行调整 要求:a.元件成型后,元件体应平贴PCB板;b.元件脚跨距与PCB板焊孔间距应一致;c.元件脚成型印痕(损伤)深度不得超过元件脚直径的10%。10.成型电脑主板或双面板上跨距与PCB孔距相符的元件时,脚长剪为3.20.1mm。11.特殊元件成型,需按照特殊成型工艺或样品。六、插件/补焊/后焊的作业要求 1.切板工位注意切板边的SMT零件,以免切板时撞伤或损坏电子零件。2.切板工位每周要求做好切板机器表面周边的卫生,及时去除尘灰。3.插件工段物料员发料时,应特别检查该物料是否为无铅电子料(物料编号不同),各物料代码最后一位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dip 基础知识 培训 编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