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甘肃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甘肃省 20232023 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题(一一)及答案及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社区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社区旁边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
2、,此建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问题】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答案】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为:(1)任务目标调查清楚社区治安问题以及原因;使社区安全得到保障,动员社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2)过程目标动员社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使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得到发展。2社会
3、工作者协助建立老年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工作目标的步骤主要有:(1)在社区发布社区治安问题讨论会海报、宣传板,召开社区动员大会,游说及说服一些对社区活动不活跃的老人参与社区治安问题讨论会,鼓励老人发表看法及提供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到社区治安维护中来。(2)招募有意愿的老年人组成志愿者小组,共同商定活动方案,确立小组目标。(3)安排愿意参与治安活动的老人的工作时间和方法。(4)评估老年人治安工作的效果。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的专业技术有:(1)倾听。在组成老年人志愿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想法以及其他居民的反响。(2)引导。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老人志愿者团体意见和建议
4、,引导老年人团结互助,实现活动的目标。二、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的“城市低保家庭就业促进”项目结束后,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安排评估人员运用程序逻辑模式对项目进行成效评估。评估人员通过查阅服务档案了解到,社会工作者为了让服务对象更积极地面对就业,举办了 4 次政策宣传活动,开展了 2 个“自力更生”就业促进小组;为协助屡次求职失败的服务对象认识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完成了 5 个个案辅导;为提高服务对象就业能力,组织 60 名就业竞争力较弱的服务对象参加了技能培训;为增加服务对象就业机会,联系了一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评估人员还对该项目采用的理论框架、处境分析的结果、影响项目推进的外在环境因素
5、进行了评估。问题:1.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本项目中为低保家庭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就业救助服务?2.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评估人员运用程序逻辑模式对本项目开展成效评估时,还需要评估哪些要素?【答案】1.就业辅导:为了让服务对象更积极地面对就业,举办了 4 次政策宣传活动,开展了 2 个“自力更生”就业促进小组;职业规划:为协助屡次求职失败的服务对象认识就业形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完成了 5 个个案辅导;职业技能:为提高服务对象就业能力,组织 60 名就业竞争力较弱的服务对象参加了技能培训;就业资源引入:为增加服务对象就业机会,联系了一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主要包括:主体要素(项目的委托方,执行方,和
6、第三方的评价),对象要素(城市低保家庭就业促进项目)、目标要素(对项目达成目标的评价),伦理要素(评价是否符合专业和社会伦理要求),方法要素(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否合格)。三、小薛,男,13 岁,正读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其父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业务经理,母亲是位公务员,一家人生活一直比较幸福。但最近,父母三天两头吵架,原因在于父亲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出差,一年前与一位漂亮的女客户产生了感情。母亲非常生气,坚持离婚,还到父亲所在的企业去闹。现在,父母已经协议离婚,但对财产的分割问题一直无法达成共识,经常争吵,有时小薛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也来家中吵闹,甚至动武。小薛为此非常苦恼,他不希望父母离婚,但
7、父母现在只是一味地指责对方,而且都经常不回家,只剩小薛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小薛感到很害怕,担心原本幸福的家庭会破碎,也无心学习,经常发呆,成绩急剧下滑,做事心不在焉。小薛清楚现在正是快升初中的重要时段,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但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只好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问题】1上述案例中,案主小薛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案主小薛的困境,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答案】1上述案例中,案主小薛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薛的日常照料问题小薛父母经常不回家,只剩小薛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日常生活难以维持。(2)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父母闹离婚,小薛无人照顾,其心情和
8、学业受到很大影响,无心学习,产生孤独、无助、担忧心理,经常发呆,学习成绩急剧下滑。(3)小薛父母的婚姻和感情问题小薛父亲与其他女性产生感情,小薛母亲去父亲企业闹的处理方式,使双方都受到了很大伤害。(4)小薛的家庭关系问题因为财产分割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小薛父母双方的亲人反目成仇,使原本已破裂的家庭关系雪上加霜。(5)父母离婚对小薛的影响问题父母离婚,小薛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小薛自己也不知会判给父亲还是母亲,也不知将来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这一切都困扰着小薛。2针对小薛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对小薛的父母进行访谈了解小薛父母的真实想法,请他们共同分析现存家庭问题,注意用
9、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他们在婚姻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四、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项目下马而下岗,民政部门根据陈某家的收人状况,每月发放低保金。但陈某拒绝接受低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问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建议相关的介入方法。【答案】1原因分析(1)自身原因:陈某处于工作年龄,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完全的劳动能力,工作是他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另一方面说,他不想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而且陈某正处于军地转化的过渡期,他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危机”时,其情绪反应往往比较强烈,容易冲动。(2)家庭原因:关系到陈某家庭的建立和质量问题。(3)社会原因:展现个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10、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相反,人们世俗观念歧视社会的“寄生虫”,并认为是可耻的。陈某有健康的体魄、独立人格,更加不愿意得到社会的同情,面临社会世俗观念的压力。2相关的介入方法(1)采用个案介入方法,社会工作者扮演心理调适辅导员的角色。首先,社会工作者对陈某做好减压工作。失业的痛苦和生活的转变都会给他带来心理的波动,社会工作者要帮他增强自信,安慰、鼓励以及对成绩的承认,同时表达对陈某的信心和赞许,疏导他的情绪,提高自我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痛苦,恢复心理平衡。挖掘他的潜在能力,并为他连接资源,创造成长的条件,例如推荐工作、参加培训等。其次,社会工作者对陈某做好压力预防工作,引导其面对现实,面对将来的压力
11、。(2)采用小组工作介入,比如情绪疏导的小组、互助小组、退伍军人小组等。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导,缓解压力。(3)采用社区工作介入,倡导国家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协助国家制定更有利于退伍兵的政策;并引导当地企业安置退伍士兵,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这道题是考查考生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属于第 4 个考点范围。五、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能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
12、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有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丽芬感觉活得很累,有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
13、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问题】1根据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4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答案】1(1)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要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帮助并不是“赋予”服务对象权利,而是挖掘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对抗外在环境
14、的压力。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从增强权能观点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 3 个:a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自我负向评价是指由于困难群体受到生活环境的负向评价,长此以往,他们不仅接受了环境的负向评价,并且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行动也倾向于给出负向评价。b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在接
15、受并形成自我负向评价的基础上,困难群体在其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给予的反馈常常是负向的,而他们的行动结果常常是失败,从而形成负向经验。c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问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的帮助不是向服务对象输入权能,而是通过鼓励他们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以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受助人的权能不是社会工作者给予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2)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家庭环境的排挤
16、和压迫而产生的。造成无力感的根源主要有:丽芬的自我负向评价。由于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但是丽芬自己不想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怀上。丈夫和婆婆因此总是对她冷言冷语,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打她。这些都使丽芬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对自己形成了负向评价。丽芬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丽芬在向同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后,大家只是同情她,并且都认为家丑不能外扬,于是丽芬也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六、曾兰今年 37 岁,家中有三口人,她、16 岁的儿子以及 67 岁的老母亲。丈夫在去年因病去世。曾兰身
17、体也不好,三年前,她因患有肝炎而失去了超市的售货员工作,到如今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做些小时工挣得一点钱,再加上每月 320 元的低保金生活,一家三口生活很拮据。儿子正读初二,再过一年就要升高中了,需要准备学费,还有老母亲的医药费等,看着家中的境况,曾兰心里很难受,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家庭帮助计划,帮助曾兰改变家庭困境。【答案】案例中曾兰面临的困境及设计的帮助计划分别为:(1)曾兰面临问题的陈述与分析上述案例中,曾兰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曾兰本人身患肝炎,丈夫已去世;曾兰已失业三年,没有稳定工作,家庭缺乏经济来源;老母亲平时需要看病吃药;儿子正读小学五年级,升初中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2023 社会工作者 中级 社会工作 实务 练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