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
《福建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福建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名校卷)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复习总结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古诗词。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答案】D2、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教师指出该篇目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并且在课上罗列了以下类似文体的篇目
2、进行类比学习,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伤仲永C.劝学D.小石潭记【答案】D3、阅读故乡教学设计,完成下面的问题。A.三个目标呈递进状态.每一层均以前一层为基础.同时显示了学生在学习把握与理解的过程也是递进式的.符合学习的规律B.恰当设计三维目标.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C.第二课时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D.本篇设计虽然对学生培养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但缺乏对文本本身的欣赏与揣摩【答案】B4、在古诗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
3、脱尽芳心苦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B5、阅读某高一教师在暑假时给学生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要求答题。A.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作业,做到了因材施教B.该教师分组依据学生考试成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C.一组学生基础薄弱,假期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D.二组学生基础扎实,假期作业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答案】B6、在学习丑小鸭之前,老师让学生说出该作者著的其他童话作品,下列符合要求的是作品是()A.白雪公主B.皇帝的新装C.灰姑娘D.睡美人【答案】B7、在教授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鲁迅的杂文集作品,以下举例不恰当的是()。A.且介亭杂文B.
4、而已集C.坟D.彷徨【答案】D8、阅读某教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A.以游戏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B.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C.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扰乱了课堂秩序,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D.教师营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答案】C9、阅读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反复体味,可以逐步理解文本B.精读过分细化,不利于学生把握思想感情C.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逐渐把握教学节奏、明确教学步骤D.精读环节设置重复、哕唆,应精简步骤,使课程更紧凑【答案】A10、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
5、例,并试对这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A.孙老师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透彻B.孙老师对复习的处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C.孙老师的做法会使复习的效果大打折扣D.孙老师不必理会个别学生的质疑【答案】D11、学习离骚时,教师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九辩九思和九歌,对这一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加强经典文章或段落的记诵,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感情B.感受作品情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C.以上几篇文章都被收录于楚辞,有助于学生对“楚辞体”的学习和把握D.抓住写人和记事的不同方式,提高鉴赏能力【答案】C12、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学生用颁奖词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语言运用实践B.学
6、生撰写的颁奖词并不十分确切,教师应系统讲授颁奖词撰写知识C.教师评价具体准确,有助于学生修正、完善学习成果D.教师要求学生撰写颁奖词。不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偏移【答案】A13、某教材必修(3)第四单元的选文为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物理学家的教学历程,对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A.重视精神科学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B.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C.学习科普文的写作方式,能够运用这种体裁进行文本创作D.注意审美鉴赏。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答案】C14、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后,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7、()。A.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B.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C.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答案】A15、阅读某教师设计的杜甫登高的导语,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抓住了登高一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导语设计与诗歌风格一致,烘托了气氛B.这个设计没有回顾已有的知识,不符合导语设计的原则,不利于本节课对新知识的讲解C.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符合学生的
8、认知特点,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D.这个设计画面感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也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答案】B16、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B.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D.“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答案】C17、阅读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联想,表达了不同的想法B.高中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不是教学重点C.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D.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发言之间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观点的交融【答案】B
9、18、教师在进行“小说与戏剧”专题授课时,选择了以下篇目,其中不适合的是()。A.雷雨B.边城C.哈姆莱特D.白杨礼赞【答案】D19、学习完高中语文课文过秦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云、响、景”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不恰当的一项是()。A.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C.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答案】B20、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导人抓住问题。切中文意B.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答案】D21、教
10、师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意象”主题研究,指出“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表达思乡的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具有思乡含义的诗句。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A.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江上笛)B.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D.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答案】D22、某教师在讲解标点符号的使用时举出了以下例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这题实在错得冤枉”!他恨得跺了一下脚说,“下次再不能大意失荆州了。”B.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学部分)。
11、(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59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C.我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D.巴金先生对历史的反思主要贡献于 80 年代,也就是他写作“随想录”的时代。我们不能离开那个时代背景来理解“随想录”。【答案】C23、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儿的吆喝声儿。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分析不恰当的是()A.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能够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B.再现了文章中的内容,能够调
12、动学生的学习兴趣C.真实的教学情境没有给学生的想象留下充足的空间D.有效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进步【答案】C24、阅读下面的兰亭集序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文言文教学应该打破先“言”后“文”模式B.文言文教学不宜采用讲授法。应“以读代讲”C.文言文教学不宜“解经”、逐句翻译D.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借助文言词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感悟鉴赏【答案】D25、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专题研究,为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教师给出一些示例让学生分类。下列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C.范增数目
13、项王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答案】C26、学习完某版教材的“对联”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相关理论选出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以下符合要求的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27、在某教师在教学前幻灯片出示了以下文字:A.沈雁冰B.沈从文C.老舍D.夏衍【答案】D28、阅读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突破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定位B.创设了民主活跃的课堂,实现了课堂效益最大化C.主体性教学可以淡化教师的作用,引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D.教师肯定学生的发言,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答
14、案】C29、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A.突出了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文本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入沟通与对话的目的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答案】B30、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之修辞研究”主题活动,并给出以下几个示例,请学生找出与“东边日
15、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句子。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温庭筠莲浦谣)【答案】C31、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完成教学。A.基于茶馆作为剧本是为演出服务的文体特点,应让学生自排话剧进行表演,比使用电影直接展示给学生效果更要突出B.基于剧本人物众多,学生单纯通过阅读课本理解人物耗时耗力的情况,通过观看电影表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形象区分、理解各色人物特点C.由于地区方言
16、的原因学生对人物语言的北京风味可能较难体会,使用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茶馆的京味D.结合茶馆电影这一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直观体味茶馆情节上的过渡与衔接、转呈与高潮.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答案】A32、学习完窦娥冤后,学生对文中窦娥的三桩誓愿进行总结,以下总结不恰当的一项是()。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对统治阶级昏庸判案的愤怒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答案】D33、完成鸿门宴课堂教学后,教师组织了一场主题为
17、“项羽是能人吗”的辩论赛。以下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B.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C.辩论主题选用合理,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D.自主、合作、探究,辩论赛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答案】C34、在文学作品赏析课上,教师指出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镜子,例如红楼梦就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下列作品中,同样有“百科全书”称号的是()。A.罗贯中三国演义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C.司汤达红与黑D.老舍茶馆【答案】B35、某教材在节选了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并在其课文的背后补充了元杂剧的折、锲子和本,这一内容属于教
18、科书的哪个系统?()A.助读系统B.选文系统C.作业系统D.知识系统【答案】D36、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将教学重点之一设置为“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对于这一做法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度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性B.合理地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C.这一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政治背景不熟悉的特点D.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篇演讲的深远意义【答案】A37、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讲到了“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时,举例说明与其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下列举例合适的是()。A.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他起床B.罗马
19、经历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C.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D.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答案】D38、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词的修辞手法。下列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A.夜中不能寐,起坐弹呜琴(阮籍咏怀八十二首)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C.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D.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李白将进酒)【答案】B39、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
20、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B.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C.多媒体会占据课堂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D.多媒体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所弥补,激发学生兴趣【答案】C40、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蕴味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
21、解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文教学内容狭隘的缺陷【答案】C41、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总目标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不能人为地进行割裂B.语文教学应注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C.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D.初中语文阶段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高超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
22、言高效、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答案】D4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多样化题材”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按题材分类整理相关诗歌作品。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作品不属于同一题材的是()。A.黄巢题菊花B.李白越中览古C.林逋山园小梅D.骆宾王在狱咏蝉【答案】B43、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44、学习
23、囚绿记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内涵?教师提问后,教室内很安静,没有学生回答此问题。教师继而又提出了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又为何“怀绿”?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文章内涵并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下列针对教师以上教学行为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教师在首次提问无人回答后,应对学生行为及时给出正面评价,以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教师之后所提的三个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控,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C.后三个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理解文意D.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讨
24、论,体现出教师对学生适时、适度的引导作用【答案】A45、教师准备选择一篇语言“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散文,指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下列作品适合的是()。A.朱自清春B.茅盾白杨礼赞C.汪曾祺昆明的雨D.鲁迅藤野先生【答案】C46、教师在学生朗读后,经常让学生谈谈读完后的感受、体验,并让学生对刚才的朗读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进行评价和指导。对该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师注重学生的自评,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B.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C.教师的主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D.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C47、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
25、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B48、完成鸿门宴课堂教学后,教师组织了一场主题为“项羽是能人吗”的辩论赛。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B.启发学生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自测 模拟 预测 题库 名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