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1.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
2、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
3、别 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
4、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2.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
5、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
6、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 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完全燃烧
7、”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3.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8、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概念: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
9、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
10、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11、母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1.固体、液体
12、、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5.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6.影
13、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4、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
15、一。(忽略摩擦阻力) 4.初三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
16、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1/R1+1/R2 分流作用:I1:I2=1/R1:1/R2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5.初三
17、物理上册期中知识点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
18、,回到南极。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
19、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闭合;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2.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就受力的作用。 25.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