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设计怎么写?看下吧。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主题: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 三、活动时间:20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动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杀 利用网络和书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利
2、用各种途径向同学们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1.上一堂班会课(班主任)12月8日 2.开播一次红领巾广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报12月12日 4.观看 一次抗日爱国影片,推荐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 5.办一次图片展 具体包括:1)南京沦陷 2)血腥屠杀 3)抗日烽火 4)罪与罚 6.出一期专题校报 7.横幅(一块)历史不容忘却!未来我们掌握! (二)多途径学科联动,寄托哀思,整合学科资源,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认同感,寄托对死难者的哀思。 1.学唱一首爱国抗日歌曲(音乐) 2.学习制作铭记卡片(美术) 3.学习写“铭记历史,遥寄深情”的
3、寄语 4.登录国家公祭日网络,写寄语、献白花 (三)举行一次集会,庄严的升旗仪式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人民过 去的屈辱历史, 让学生懂得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国家公祭日的新闻。 2、选定及训练好班会主持。 3、请同学们收集公祭日知识,并预先准备朗读自己找到的资料。 4、老师准备几个有关屈辱历史的知识,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5、准备好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宣布公祭日主题班会开
4、始,并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2、主持人介绍本次公祭日班会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学们,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3、畅谈公祭日知识(每组派代表汇报所搜集关于公祭日资料) ? 第一组代表公祭日是什么 第二组代表公祭日的意义 ?第三组代表公祭日对我们的影响 第四组代表永久和平赋为和平 第五组代表 中国抗日战争事件 第六组
5、代表 美国珍珠港事件 4、视频:有关公祭日的录像 四、课外延伸: 1、自行设计历史手抄报。 2、查阅历史文献。 3、观看影像资料。 4、板报设计。 5、国家公祭“加砖”行动。 6、写一则“在12、13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讲话”发言稿。 7、进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网上悼念活动。 8、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活动。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3 一、活动时间:12月10日-12月13日。 二、活动方式: 1、登陆国家公祭网,网址:_,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题学习。 2、进入新华日报媒体宣传互动网络平台“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网址:_),向象征国力国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墙进行虚拟
6、捐砖,激发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具体方法为登陆网站,进入主题页面,根据提示输入参与人姓名可选择加砖、献花、点烛和寄语等相关操作。 3、开展一次活动。可利用思政课课堂讲授“国家公祭日”设立的重要意义,或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签名、演讲、辩论、观看电影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福,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祝愿,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三、活动要求: 1、要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主题开展好相关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活动进行报道,尤其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对相关活动进行宣传,为首
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精心组织,要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契机,组织师生开展纪念活动,放大纪念活动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应。通过网上公祭活动,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表达对民族的真情,给人以精神震撼和思想启迪,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兴起活动高潮。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其一,沉重打击日本右翼试图歪曲、抹杀历史的企图。 自安倍政权上台后,发表一系列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论,说什么“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今年2月3日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
8、在南京大屠杀,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甚嚣尘上。你到日本访问,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街头散发传单,告诉你,南京大屠杀是谎言、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诬陷。说实在的,一个民族不怕犯错误、甚至犯罪,但最怕无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
9、,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除了当时法庭的判决之外,还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军官的记录为直接物证,以及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还有例如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下的南京大屠杀长度达105分钟的电影胶片为证,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日本想赖是赖不掉的。 其二,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 日本号称已经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但日本右翼分子对于野蛮社会的大屠杀,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感,何以与现代人为伍。日本号称尊重死者,认为死
10、者为大,死者即神。由此,日本右翼分子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谴责,一意孤行参拜供奉有日本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既然死者是神,那么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的南京30万生灵和被日本侵略者屠杀的3500万中国人民算不算是神,应该不应该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码的忏悔和尊重,要知道,那些冤魂曾经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啊!别道貌岸然地说什么尊重人权,要尊重人权,就从尊重别国国民最起码的生存权做起,就老老实实地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谢罪,否则,收起那一套骗人的鬼话。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才是真正尊重人权,敬畏生命,谴责暴行。12月13日,不应该仅是中国的国殇日,更应该是日本的国耻日,忏悔日。 其三,将中国的悲哀融
11、入世界的悲哀,将屠杀变为人类文明不能忘记的负遗产。 残忍、嗜血、虐待是人类扭曲的变态心理,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毒瘤,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理应得到全人类的唾弃。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大屠杀纪念日和纪念馆的形式来祭奠被杀人恶魔残害的无辜平民,与此同时,提醒人们不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例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现在又加上一个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就使中国的国祭日,具有了世界意义,必将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重视与震动,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有自己的痛苦,当各国的痛苦
12、聚集在一起时,就会悲催出一股巨大的能量。痛苦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但疤痕永在。世界人民共同的悲惨记忆将警示人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二战的清算,不仅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清算,更是人类对自己的清算;不仅是对罪恶行为的清算,更是对精神根源的清算。在军国主义的亚洲策源地,二战的精神废墟从未得到彻底清理。而魔鬼,正在这个废墟下等待着重生,企图再次借尸大和民族,吞噬世界。警惕啊! 其四,反思中华文化,激扬民族精神。 短短六个星期之内,30万骨肉同胞生灵涂炭,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残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力、军力的孱弱,国民政府指挥无方,一些国民党部队临阵脱逃,而民众则毫无组织
13、,散沙一盘,束手待命。更有甚者,充当“带路党”,引领日本侵略者指认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中华文化中的善良、中庸、隐忍,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下,不堪一击,日本军国主义绝对不会慈悲为怀,放弃抵抗就意味着死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全民族敲响了警钟。30万中国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耻笑、羞辱,甚至成为他们否定、质疑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笑柄。事实告诉我们,面对侵略,我们只能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其五,痛击汉奸言论,正本清源。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对当下一些汉奸言论和糊涂认识的有力鞭挞。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精忠报国之士,但也有
14、一些媚外通敌的软骨头。比如,现在有一些人扬言“我们要纪念战胜国的阵亡将士,同样应该纪念战败国的阵亡将士”。试问,当你看到那些被挑在刺刀尖上的婴儿和被“战败国的将士”奸淫后剖腹的幼女老妪时,你还能去纪念他们吗?当这些罹难者是你的母亲妻女时,你还能去纪念那些“战败国的阵亡将士”吗?当你面对的是开展杀人竞赛的刽子手井敏明和_时,你还能去纪念这些杀人恶魔吗?简直是混账言论!还有一些人拾日本人的牙慧,以纠缠南京大屠杀具体的被害人数来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难道铁板钉钉的历史证据还能推翻吗?依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认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
15、不低于34万;根据埋尸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7万。这些数据难道还不足以给日本侵略军定罪吗?老实告诉这些替日本人张目的“公知”,杀死一个中国人也是犯罪,更何况是30万无辜百姓!试图玩数字游戏来替日本人开脱罪责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南京大屠杀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尽,但南京大屠杀的警钟却在亘古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杜绝南京大屠杀再现,这就是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所在。 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4 一、教学目标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围绕当前日本右翼的否认历史的
16、资料,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发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理念以及正视历史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公祭日图片,提出问题:国家公祭日是几月几日?与哪个事件有关?进而导入新课南京大屠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探历史 教师出示日军入侵示意图,提问:南京大屠杀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学生结合教材读图后回答: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进一步入侵,南京沦陷。 教师进一步提问:国民党政府做出了哪些反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13 国家 公祭 主题 班会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