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教案新(共32页).doc





《模拟电路教案新(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教案新(共32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模拟电路教案任课教师: 金 凤 莲 授课班级: 自03(12)、电信03(123)课程总学时: 72 课程周学时: 4 上课周次: 14 基本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教学进度计划章 节计划课时教学手段备注第 1 章第 1-2 节2多媒体第 2 章第 1-2 节2多媒体第 2 章第 3-5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1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2-3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4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5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6 节2多媒体第 3 章第 7 节2多媒体第 4 章第 1-2 节2多媒体第 5 章第 1-2 节2多媒体第 5 章第 3 节2多媒体第
2、 6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6 章第 3-4 节2多媒体第 7 章第 1 节2多媒体第 7 章第 2-3节2多媒体第 7 章第 4 节2多媒体第 7 章第 4 节2多媒体第 8 章第 1 节2多媒体章 节计划课时教学手段备注第 8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9 章第 1 节2多媒体第 9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9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9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10 章第 1 节2多媒体第 10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10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10 章第 2 节2多媒体第 1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第一章 绪论本 次 课教学目标了解电子系统与信号及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模
3、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信号与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放大电路模型及主要性能指标。难点: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教学基本内容设计第一章 绪 论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四种模型及增益,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1 电子系统与信号一、 电子系统二、 信号及其频谱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模拟电路;数字信号;数字电路。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一、模拟信号放大放大电路的一般符号如图1.2.1所示1、 电压放大电路;2、电流放大电路;3、互阻放大电路;4、互导放大电路二、放大电路模型1、 电压放大电路模型电压放大电路模型如图1.2.2(a)所示
4、受控电压源:2、 电流放大电路模型电流放大电路模型如图1.2.2(b)所示另外两种模型为互阻放大和互导放大电路模型,在此不再赘述。 三、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 输入电阻;2、输出电阻;3、增益;4、频率响应及带宽频率响应;波特(Bode)图;半功率点;带宽;幅度失真;相位失真;频率失真;线性失真;5、非线性失真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分配:第1节为0.5学时第2节为1.5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了解信号的分类方法及放大电路的分类;熟悉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作业:1.2.2、1.2.3。预习: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
5、路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第 2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第二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2-1 基本知识 2-2 PN结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特性。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PN结的形成及PN结的单向导电性。难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教学基本内容设计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二级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以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与应用;正确理解PN结。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一、 半导体特点半导体特点:1、受光、热激发,导电性能 2、掺杂质 导电性能二、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
6、叫本征半导体。空穴: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位,这个空位就叫空穴。三、 杂质半导体1. P型半导体(空穴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形成:在本征半导体中掺三价杂质2. N型半导体(电子型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是电子 形成:在本征半导体中掺五价杂质2-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一、 PN结的形成1、PN结:一边为P,另一边为N,交界处为PN结。2、PN结形成的物理过程3、 扩散与飘移的平衡 扩散载流子由浓度大小运动(浓度差作用) 漂移少子在内电场作用下的运动(内电场作用)内电场的作用:1)阻碍多子的扩散 2)帮助少子的漂移二、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单向导电性在外加电压时显示出来1、外加正向电压,PN结
7、导通2、外加反向电压,PN结截止单向导电性:PN结的正向电阻很小(PN结导通),反向电阻很大(PN结截止)。3、PN结的反向击穿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分配:第1节为0.5学时第2节为1.5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特性。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作业:无。预习:2-3 二极管 2-4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5 特殊二极管第 3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2-3 二极管 2-4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5 特殊二极管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以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与应用
8、。 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稳压管工作原理及应用。难点: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学基本内容设计2-3 半导体二极管一、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点接触型2 .面接触型二、二极管的V-I特性二极管的V-I特性见图2.3.3曲线分析:.正向特性(区)2 .反向特性(区)3 .反向击穿(区)三、 二极管的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F2.反向击穿电压VBR3.反向电流IR4.极间电容附:国产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2-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一、 二极管正向V-I特性的建模1. 理想模型2. 恒压降模型3. 折线模型4. 小信号模型二、 模型
9、分析法应用举例2-5 特殊二极管一、 齐纳二极管稳压管符号及V-I特性如图2.5.1二、硅稳压管的稳压电路1、 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如图2.5.22、 稳压过程第二章总结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时间分配:第3节为1学时第4节为0.5学时第5节为0.5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稳压管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业:2.4.3a、2.4.4a、2.4.5a。预习:第三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1 BJT第4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第三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1 BJT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BJT的结构、BJT的电流分配
10、与放大作用、BJT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BJT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难点: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及BJT的特性曲线。教学基本内容设计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三极管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用小信号模型法分析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3-1 半导体BJT一、 BJT的结构简介几种BJT的外形如图3.1.1二、 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1.BJT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见图3.1.4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2)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3)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2.电流分配关系3. 放大作用4.共射
11、极连接方式以发射极作为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共射电路。放大的原因:放大的本质:三、 BJT的特性曲线(共e)见图3.1.71、输入特性iB=f(vBE)vCE=常数2、输出特性iC=f(vCE)iB=常数四、BJT的主要参数1. 电流放大系数 2.极间反向电流3.极限参数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时间分配:第1节为2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BJT的结构、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BJT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作业:3.1.3、3.1.4、预习:3-2共射极放大电路3-3图解分析法第 5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3-2共射极放大电路3-3图解分析
12、法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共射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及BJT的三个工作区域。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图解分析法难点:图解分析法。教学基本内容设计3-2 共射极放大电路一、电路的组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如图3.2.1所示二、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简化 假定正方向 为- a.VBB、VCC合并,VBB=VCC b.VCC、e、vi、vo公共点O用 c.不画电池 3-3 图解分析法一、静态工作情况分析1. 近似估算Q点2. 用图解法确定Q点图解步骤如下:(1) 把放大电路分成非线性和线性两部分(2) 作出电路非线性部分的V-I特性BJT的输出特性iC=f(vCE)i
13、B=40uA (IB=VBB/Rb=12V/300K=40uA)(3) 作出线性部分的V-I特性直流负载线(4) 由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两部分V-I特性的交点确定Q点二、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1. 加vi时的工作情况2.交流负载线交流通路:交流量传递的路径。画交流通路原则:a. VCC、VBB短路(内阻0)b. Cb1、Cb2短路(对交流来说阻抗很小)见图3.3.33. BJT的三个工作区域即: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时间分配:第2节为0.5学时第3节为1.5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共射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及B
14、JT的三个工作区域。作业:3.2.1c、d、3.3.2a、e、3.3.3、3.3.4、预习: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第 6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及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BJT的小信号建模及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难点: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教学基本内容设计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一、 BJT的小信号建模1BJT H参数的引出输入回路:vBE=f1(iB,vCE)输出回路:iC=f2(iB,vCE)2. H参数小信号模型(1)小信号模型的引出vbe
15、=hieib+hrevce (1)ic=hfeib+hoevce (2) 见图3.4.3(2)关于小信号模型的讨论(3)模型的简化 见图3.4.33.H参数的确定1) 仪器测量(测试仪)2) 在特性曲线上作图3)估算rberbe可借助下面的公式估算: rbe=rb+(1+)re VT(mV)rbe200+(1+) IE(mA)二、 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的步骤如下:1. 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 见图3.4.41) 画交流通路2) 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代替BJT,其他元件按位置接入3)标出电压极性、电流方向2. 求电压增益按定义: Vo AV= Vi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辅助手段
16、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实验。时间分配:第4节为2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及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作业:3.4.1a、b、3.4.2、3.4.4、预习:3-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第 7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3-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射极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射极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难点:射极偏置电路的分析计算教学基本内容设计3-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一、 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ICBO、VBE随T变化而变温度对工作点
17、的影响最终导致TICQ变化(移向饱和区)设想:1)针对ICBO的影响,设法使IB随T的升高而自动 2)针对VBE的影响,设法使发射结的外加电压随T的而自动。二、 射极偏置电路见图3.5.1电路的基本特点Rb1、Rb2基极分压电阻Re射极电阻电路分析:从VCC出发有两股直流电流一般从VCC+ Rc管ceRe(VCC-)另一股从VCC+Rb1分两股:beRe(VCC-) Rb2(VCC-)适当选择Rb1、Rb2、Re可以使I1IB,IB可忽略1、利用Rb1、Rb2的分压作用,使VB稳定 VCCRb2 VB Rb1+Rb2VB只与Rb1、Rb2有关,稳定(相对T变化而言)2利用Re的作用稳定IC物理
18、过程:TICIEVE(=ReIE) ICIBVBE(=VB-VE)| 使IC基本不变,Q稳定试近似估算上图的Q点,并计算它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解:(1)确定Q点(2)求电压增益(3)求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实验。时间分配:第5节为2学时本次课小结作业、预习等小结:本次课要求熟练掌握射极偏置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作业:3.5.3预习:3-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第 8 次课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3-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本 次 课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及分析与计算,掌握复合管电路本 次 课重点难点重点:共集电极电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 电路 教案 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