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子结构与键合.ppt
《1 原子结构与键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原子结构与键合.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原子结构与键合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本章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1)为什么原子能结合成固体?为什么原子能结合成固体?(2)材料中存在哪几种键合方式?材料中存在哪几种键合方式?(3)决定键合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决定键合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材料的哪些性能和其键合方式有密切的关材料的哪些性能和其键合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系?第一节原子结构一、经典模型和玻尔(Bohr)理论经典的原子模型认为,对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Ze的原子核和Z个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为了解释原子的稳
2、定性和原子光谱(尖锐的线状光谱),玻尔对此经典模型作了两点重要的修正。图1101波尔原子模型示意图1.电子不能在任意半径的轨道上运动电子只能在一些半径为确定值 r1,r2,的轨道上运动。我们把在确定半径的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状态称为定态。每一定态(即每一个分立的r 值)对应着一定的能量 E。由于 r只能取分立的数值(轨道半径的分立性),对应的能量 E也只能取分立的数值,这就叫能级的分立性。当电子从能量为E1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2的轨道上时,原子就发出(当E1 E2时)或吸收(当E1 E4s,因此,第三壳层中不包括3d态。故第三周期可容纳的总电子数为18,只包含从钠到氩的8个元素。以上三个周期成为短
3、周期,其特点是所有元素的电子态均为 s 或p 态。(4)从第四周期起,是长周期。不仅包含 s,p态,还包含d或f 状态,即电子填充在 d或 f 轨道。其分析方法和短周期基本相同。但有下面两个特点必须记住:凡是外层电子填充在d轨道的元素都称为过渡元素。因此,第四周期中从钪(Sc,Z=21)到铜(Cu,Z=29),第五周期中从钇(Y,Z=39)到银(Ag,Z=47),第六周期中从铪(Hf,Z=72)到金(Au,Z=79)均为过渡族元素。凡是外层电子填充在4f轨道上的元素称为镧系元素,包括第六周期中从镧(La,Z=57)到镥(Lu,Z=71)的15个元素。凡是外层电子填充在5f轨道上的元素称为锕系元
4、素,包括第七周期中从锕(Ac,Z=89)到铑(Lr,Z=103)的15个元素。为了定量地描述电子的状态和出现在某处的几率,需要引入一个几率波的波函数(r,t),而|(r,t)|2=(r,t)(r,t)*就是在t时刻,在位矢为r处单位体积内找到电子的几率(也就是在 r处的电子云(ElectronCloud)密度)。满足波动力学基本方程,即薛定谔方程:(1-104)式中,H是哈密顿算符(能量算符)。(1-105)其中,V是势能;2是拉普拉斯算符:(1-106)在外场不变,因而总能量 E恒定(电子处于定态)的情况下,波函数 可以写成:(1-107)将(1-106)式代入(1-104)式就得到定态薛定
5、谔方程:(1-108)式中,u 是波函数 随空间变化的部分。方程(1-104)式和(1-107)式就是波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原则上,只要给定了势函数V,就可以解出波函数,进而求出能量 E、角动量 L等物理量。关于在各种情况下薛定谔方程的解法可参看量子力学教程。对于孤立原子,每个电子都是在核和其他电子的势场中运动。如果将势场看成是有心力场,求解薛定谔方程,就可得到波函数和相关的物理量(如 E,L 等)。所得公式中包含4个只能取定值的参数:n,li,mi和si。(1)主量子数 nn是决定能量的主要参数,可以证明,电子总能量的负值和 n2成反比,即E-1/n 2,对氢原子,n则是惟一的参数,n=1,2
6、,(正整数)。(2)轨道角量子数 lili决定了轨道角动量的大小,可取0到(n-1)的任一整数值,li=0,1,2,3分别与字母s,p,d,f表示的次壳层联系。如,对于一个处于n=2,li=0的电子,我们就说它处于2s 态;处于 n=2,li=1的电子就是2p态电子,等等。有时也把状态说成“轨道”,例如,3d轨道上的电子就是指3d态电子(即 n=3,li=2状态的电子)。当然,这里“轨道”的含义是电子云,而不是经典的轨道。(3)轨道磁量子数mimi 决定了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值,mi=0,1,2,li,根据 mi 的取值,限制了s,p,d,f次壳层的轨道数分别为1,3,5,7。(4)自
7、旋磁量子数sisi决定了自旋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值,si=1/2,只能取两个值。对于定态的原子来说,电子也不是位于确定半径的平面轨道上,而是有可能位于核外空间的任何地方,只是在不同的位置出现电子的几率不同。这样,经典的轨道概念就必须摒弃。人们往往用连续分布的“电子云”代替轨道来表示单个电子出现在各处的几率。电子云密度最大的地方就是电子出现几率最大的地方。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元素的外层的电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集中体现。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
8、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总之,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它的原子结构和一定的性质,反之亦然。第三节原子间的键合所谓结合键结合键(bond)是指由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的方式和结合力的大小。结合键决定了物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质。从原则上讲,只要能从理论上正确地分析和计算结合键,就能预测物质的各项性质。因此,结合键的分析和计算乃是各种分子和固
9、体电子理论的基础。遗憾的是,目前还不能对各种物质的结合键进行准确的理论计算。不论什么物质,其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的力从本质上讲都起源于原子核和电子间的静电交互作用即库仑力。要计算结合力,就需要知道外层电子围绕各原子核的分布。根据电子围绕原子的分布方式,可以将结合键分为五类,即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和氢键。虽然不同的键对应着不同的电子分布方式,但它们都满足一个共同的条件,即键合后各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要成为稳定的结构,也就是隋性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如1s2、ns2np6和n-1d10ns 2np6。由于“八电子层”结构(即ns2np6结构)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稳定电子结构,因此可以说,不
10、同的结合键代表着实现八电子层结构的不同方式。下面就不同的键合方式来分析原子间的结合。一、离子键(IonicBond)典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就是通过离子键而化合的。此时金属原子的外层价电子转移到非金属原子的外层,因而形成外层都是八电子层(满的ns+np 支壳层)的金属正离子和非金属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库仑引力(CoulombicForces)而结合成所谓离子型化合物(或离子晶体(IonicCrystal),因此,离子键又称极性键。显然离子化合物必须是电中性的,即正电荷数应等于负电荷数。离子化合物 Ax By 对晶体结构的唯一限制是A和B 的近邻数必须与化合比xy成反比。这一限制也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结构与键合 原子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