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专题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 专题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一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习目标1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 1.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2 2.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2 2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
2、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也迅速发展。3 3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 4表现(1)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手工业: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破坏,城市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3)商业和金融业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洋行大量增加。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贸易中心转移到上海。5 5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误区警示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进入近代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并开始解
3、体。但在整个近代,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依然存在并在广大农村中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 1条件(1)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2 2途径(1)洋务派的官办企业。- 2 -(2)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3)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 3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4 4代表企业工厂名称时间地点创办者发昌机器厂1866 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继昌隆缫丝厂1873 年广东南海县陈启源5.5.特点(1)发展速度慢且
4、不均衡: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 2 家。(2)部门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3)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概念阐释 正确理解“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它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 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 2原因(1)客观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主观原因政府自救: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爱国人士: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
5、吁“设厂自救” 、 “实业救国” 。3 3表现(1)新建工矿企业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快。(2)出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等。4 4意义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图解识记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 3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精要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
6、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史料一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史料解读 从“入中国,而”句式中分析西方对华经济侵略的危害。【提示】 现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史
7、料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 多500 多1.421.41189519001004 50016.7750(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史料解读 由表格中甲午战前与甲午战后数据的对比可知甲午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高潮。- 4 -【提示】 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
8、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从而使家庭手工业破产。小农经济的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3)近代工业出现。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在其示范与诱导下,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特点及评价(1)表现“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 “织”分离。“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
9、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闭关锁国”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3)评价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
10、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5 -1 1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导学号:97372016】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D D 题目中的材料主要体现了洋纱进口渐多的现象。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故 A 项表述错误;B 项中“萎缩” 、C 项中“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2 2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
11、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须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C C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们无须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以判断,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 3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D D 陈启源
12、并非洋务派人物,故 A 项错误;一个工厂的创办并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工业,故B 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 C 项错误;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故 D 项正确。4 419 世纪下半期,棉布、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大宗商品,比重约占中国进口商品的30%。其中消费产品占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在 1873 年和 1893 年分别为 91.9%和 91.6%。材料反映了 ( )A西方的商品输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西方的商品输出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中国近代工业化进展缓慢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C C 材料反映出中国消费产品基本上依赖进口,体
13、现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低,无法供应充- 6 -足的消费品,故 C 项正确。5 5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创办的大生企业是近代中国纺织业的活标本,它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5 年,张謇在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富国强民之本在于工” ,并提醒清政府:“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材料二 张謇拥有科举功名和官场背景,属于地方头面士绅,人脉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他能在必要的时候争取官府的支持和帮助。最后(大生纱厂)采用了绅领商办的形式,官、商各出 25 万两。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那时候,南通是产棉区民间向来有“种棉卖钱,胜过种稻贩盐”的说法。当地寻常农家的女孩十一二岁就会纺纱。南通产的土布在国内许多地方,如东北、闽粤已形成销售市场,并出口东南亚。尤世玮南通特色文化(1)根据材料一说明张謇是如何丰富、发展“实业救国”思想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有利条件。【答案】 (1)提出“实业教育救国” ,将实业和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2)张謇的头衔和人脉资源丰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支持办厂;南通当地有利的环 境因素(原料、必要的技术和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