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习题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ppt





《有效习题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习题课的实践和思考(精品).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效习题课的实践和思考有效习题课的实践和思考 以以“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为例为例 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 季焕忠季焕忠一、近几年浙江省中考试题分析一、近几年浙江省中考试题分析二、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二、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四、有效习题课的几点思考四、有效习题课的几点思考一、近几年浙江省中考试题分析一、近几年浙江省中考试题分析1.(11台州)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概念的辨析和理解概念的辨析和理解2.(11义乌)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
2、法的动力臂长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3.(10温州)为了验证空气有质量,小明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温州)为了验证空气有质量,小明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一)取一支轻质、粗细均匀的直木条,用刻度尺确定其中点,(一)取一支轻质、粗细均匀的直木条,用刻度尺确定其中点,用细线将其悬挂,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用细线将其悬挂,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二)将(二)将A、B两个质量相等的未充气的气球挂在直木条的两个质量相等的未充气的气球挂在直木条的 两端,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如图甲)。
3、两端,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如图甲)。(三)将(三)将A气球拿下,给它充足空气后再挂上,结果气球拿下,给它充足空气后再挂上,结果A气球气球 一端下沉(如图乙)。一端下沉(如图乙)。(1)小白重复上述实验,在步骤(三)中出现小失误,把充气小白重复上述实验,在步骤(三)中出现小失误,把充气 的的A气球挂上,静止后直木条仍能保持水平平衡。查气球挂上,静止后直木条仍能保持水平平衡。查 找原因后发现找原因后发现A气球的悬挂点不在原位置,于是他将气球的悬挂点不在原位置,于是他将 A气球向气球向 移到原位置,结果移到原位置,结果A气球端下沉。两气球端下沉。两 人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人得出结论:空气
4、有质量。(2)步骤(三)后,小明认为,在步骤(三)后,小明认为,在B气球悬挂处增挂固体使直木条重新保持水平气球悬挂处增挂固体使直木条重新保持水平平衡,所增挂固体的质量就是平衡,所增挂固体的质量就是A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实际上小明的观点是错误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实际上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充气气球的体积较大,受到空气的的,原因是充气气球的体积较大,受到空气的 影响较大,所以影响较大,所以A气球中空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并不等于所增挂物体的质量。气的质量并不等于所增挂物体的质量。通过实验探究,考察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考察知识产生的过程4.(10绍兴)绍兴)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地面,
5、测力计示数是F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A(F1+F2)/2 BF1+F2 CF1/F2 D.F1F2杠杆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5.(11温州)18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概念的辨析概念的辨析6.(11杭州)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
6、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概念的综合应用概念的综合应用目标定位二、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二、这节课的目标定位 1.根据根据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了解考,了解考什么、怎么考,什么、怎么考,把握把握每一个考点,确保全面性。每一个考点,确保全面性。4、杠杆、杠杆指认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a绘制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b概述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b应用应用杠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c举例举例说说出出人体中的杠杆人体中的杠杆a5、滑轮、滑轮辨认辨认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定滑
7、轮、动滑轮、滑轮组a知道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a知道知道滑轮组的特点滑轮组的特点a使用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b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学”。在上课之前我们做了有关在上课之前我们做了有关“简单机械简单机械”的的前测,寻找学生的不足。前测,寻找学生的不足。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准复习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找
8、准复习的起点。起点。目中有目中有“人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分析指认杠杆五要素,及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通过实验分析指认杠杆五要素,及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简单实际问题。2.利用模型法来加深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利用模型法来加深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3.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分析建立模型并应用模型。通过问题分析建立模型并应用模型。2.用实验法培养学生建构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策略。用实验法培养学生建构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策略。三、情感
9、、态度、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立杠杆平衡的动态特征。建立杠杆平衡的动态特征。2.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模型及应用模型。教学重点:建立模型及应用模型。教学难点:杠杆平衡的条件的综合应用,即教学难点:杠杆平衡的条件的综合应用,即寻找影响杠杆平衡条件的变与不变。寻找影响杠杆平衡条件的变与不变。1.重点往往是主体部分,复习时要突出重点。重点往往是主体部分,复习时要突出重点。2.一般来说,一般来说,b、c级要求是复习重点。级要求是复习重点。3.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来确定重点。教学设计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习题 实践 思考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