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与金属Na的反应.ppt
《SiO2与金属Na的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O2与金属Na的反应.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题意义选题意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实验讨论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单质硅由于其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原料丰富及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等,现阶段对单质硅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中多晶硅主要是通过对工业硅卤化后再经还原制备的,而工业硅来自于用碳还原石英砂矿石,这两个生产过程的耗能都十分巨大,生产温度均高于1000.本实验的目的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在二氧化碳氛围中通过利用金属钠来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多晶硅.这相比起现有的生产工艺可能具有节约能耗的优势,由此寻求以更低成本来生产硅的工艺.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热力学耦合热力学耦合 如果在同
2、一个体系中同时发生两个不可逆过程,例如过程1和过程2,并用d di iS S1 1和d di iS S2 2分别表示过程 1和过程 2所引起的熵产生。那么下面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这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di iS S1 10,d0,di iS S2 20,d0,(G2)T,p 0,(G1)T,p+x(G1)T,p0 (反应速率比反应速率比x=r2/r1)对于用金属钠还原二氧化硅,其反应方程式及在p和298 K下G为:SiO2+4Na=2Na2O+Si G=1009.3 kJ/mol (1)显然常温常压下甚至高温高压下也难以进行上述反应.但当体系内同时发生Na2O与CO2的反应,即:Na2
3、O+CO2=Na2CO3 G=-761.0 kJ/mol (2)而若两个反应(1)与(2)能够发生热力学耦合,再加之反应(2)的反应物同时为反应(1)的生成物,则体系内的总反应可以写成:SiO2+4Na+2CO2=2Na2CO3+Si G=-461.4 kJ/mol (3)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热力学耦合热力学耦合 可见在耦合的情况下,当体系中同时存在SiO2、Na和CO2,用钠还原二氧化硅在热力学上应该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本实验的反应是在二氧化碳的氛围中进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体系中相对其它物质的量是非常大的.而碳与硅为同一主族的元素,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尽管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结构相差悬殊.如果
4、不考虑两者的结构差异,单纯从各自的G大小来考虑的话,很明显金属钠也有还原二氧化碳的可能,其方程式和G分别如下:4Na+3CO2=2Na2CO3+C G=-927.7kJ/mol (4)(4)可见二氧化碳与金属钠之间也是存在反应的可能性的,实际上这是本实验最大的困扰.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反应激发反应激发SiO2+4Na+2CO2=2Na2CO3+Si G=-461.4 kJ/mol(3)3CO2+4Na=2Na2CO3+C G=-927.7kJ/mol (4)当然要使反应发生还需要突破反应的活化能,这往往需要高温条件.经实验发现耦合反应(3)和(4)在实验设定温度下(230)都不能发生,因此本实验
5、利用往体系加少量水使其与钠的激烈反应瞬间产生局部高温,使反应(3)活化.而反应(3)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能够进行的话,由于Si-O键的断裂可能是十分迅速的,所以可能得到比钠与水反应更高的温度,从而使反应自维持.当然也有可能因为产生更高温度而达到活化反应(4)的条件,从而得到单质碳而不是硅.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制备实验制备实验 图1为制备实验装置图.图1 实验装置图1-压力表;2-不锈钢容器;3-封有蒸馏水的玻璃泡;4-金属钠块与石英砂粉末的混合物;5-电热套;6-密封圈;7-阀门;8-高压反应釜;9-电热套温度控制和显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制备实验制备实验 较成熟的实验方案为:取3g石英砂粉末和6
6、g金属钠(切成边长约0.5cm的小块)混合于直径约4.5cm的不锈钢容器中.然后取容积约0.8 mL的长颈玻璃泡,利用针筒往泡内加入约0.4 mL蒸馏水,利用酒精喷灯将玻璃泡颈部烧结密封.把2-3个玻璃泡置于混合后的固体表面,再将容器放入特制的高压釜中,密封高压釜.接着往高压釜充入纯度为99.9%的CO2约35 g,此时室温下高压釜的压力表将显示约7MPa,在高压釜充气前后都进行称重记录.最后,将高压釜放入电热套中加热至230,从开始加热到停止反应共12h,然后将高压釜取出自然冷却.待冷却到室温缓慢放出CO2,随后开釜检查反应是否发生并对产物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样品分离样品分离
7、 随着温度的升高充入釜内的CO2产生的压力不断增大,直到将玻璃泡压破使得水瞬间相对大量地与钠接触从而触发反应发生.如实验成功则金属钠几乎反应完全,得到一整块结实的黑色混合固体,如图2.将不锈钢容器取出置于500 mL烧杯中,然后往黑色固体滴加稀盐酸,此时会产生大量气泡(经检测含有CO2),如图3.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结实的固体逐渐解离成粉末颗粒并分散在溶液中.在解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两颗被封锁在内部的未反应的金属钠冒出水面反应甚至燃烧.图2.黑色结块产物图3.加酸后产生气泡的黑色产物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样品分离样品分离 当滴加盐酸至不能看到有明显气泡产生后(如图4),摇晃烧杯使未反应的二氧化硅
8、尽量沉底而生成的黑色物质尽量上扬而分散到溶液中,然后倾倒出上层液体,使黑色产物与二氧化硅初步分离.对倾倒出的上层混浊液进行离心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然后将沉淀置于蒸发皿用电炉(约350)干燥,得到约0.9 g灰黑色纤细粉末(下称轻组分).静置含有大量未反应二氧化硅沉淀的混浊液,然后倾倒出上层清夜,再加水静置,再倾倒,如此洗涤三次后用电炉干燥,得到含有大量未反应二氧化硅的灰黑色粉末(下称重组分)约2 g.图4.加酸结束后的黑色浑浊液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仪器测试仪器测试利用RIGAKU的D-MAX2200VPCX-RayDiffractometer对粉末样品进行晶体衍射检测;JSM-6330F场发射扫
9、描电子显微镜观看产物的表面形貌;Quanta400热场发射扫描电镜与Oxford的INCAX-射线能谱仪联用来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和能谱检测;德国NETZSCH的TG209F3TarsusThermogravimetry进行热重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化学反应测试化学反应测试 取0.28 g轻组分与3g NaOH固体混合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热至300左右反应一段时间,同时用排水集气发收集生成的气体.结果只能看到有水气生成,并没有收集到气体.将反应后的物质用水溶解再离心分离和洗涤,得到黑色沉淀,然后干燥得约0.4 g深黑色粉末.取0.1g该粉末置于坩锅中,用酒精喷灯灼烧后失重接近100%.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iO2 金属 Na 反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