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10: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精品).ppt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10: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10: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精品).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案学案10 10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核心点一核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三类岩石及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三类岩石及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1)(1)图中图中分别表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分别表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质作用、重熔再生。(2)(2)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3)(3)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2、。(4)(4)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5)(5)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内部。核心点二核心点二 板块边界与地貌板块边界与地貌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消亡边界位于板块挤压碰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消亡边界位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又因相互挤压碰撞的两个板块的性质不同撞地带,又因相互挤压碰撞的两个板块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而不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岸山脉
3、或岛弧,如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侧的岛弧链;大山脉或岛弧,如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侧的岛弧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巨大的高原、山脉,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巨大的高原、山脉,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核心点三核心点三 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地质构造构造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对地貌影响对地貌影响实例实例形态形态岩层岩层顺序顺序地地形形成因成因褶褶皱皱背背斜斜上拱上拱中心中心老两老两翼新翼新山山岩层上拱岩层上拱而形成山而形成山科迪勒拉山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系、阿尔卑斯斯喜马拉喜马拉雅山系雅山系谷谷顶部受张顶部受张力,易被力,易被侵蚀而成侵蚀而成谷谷褶被褶被
4、向向 斜斜下下弯弯中心新中心新两翼老两翼老谷谷岩层下弯而岩层下弯而形成谷形成谷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阿尔卑斯喜喜马拉雅山系马拉雅山系山山槽部受挤压,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不易被侵蚀而成山而成山断层断层地地垒垒两条断层之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对于两侧上升升块状山地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庐山、泰山地地堑堑两条断层之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下对于两侧下降降裂谷、凹陷地带裂谷、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汾河谷地核心点四核心点四 外力作用形成的几种地貌的区别外力作用形成的几种地貌的区别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外力作用主要包括
5、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种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是侵蚀地貌和岩五种形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是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沉积地貌。风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与冰川沉积地貌有很大区别。风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与冰川沉积地貌有很大区别。风力和流水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随风力和流水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随动力减弱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形成砾动力减弱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形成砾石、砂、粉砂、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具有石、砂、粉砂、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能发生,分选性和磨圆性。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
6、化时才能发生,它的沉积物质颗粒大小混杂,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它的沉积物质颗粒大小混杂,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不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对风积地貌中的沙丘,往往根据沙丘的陡坡和缓坡来对风积地貌中的沙丘,往往根据沙丘的陡坡和缓坡来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并经常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并经常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密切联系在一起。密切联系在一起。类型类型1 1 地壳物质循环 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下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沉积作用、风化与侵蚀作用、变沉积作用、风化与侵蚀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据图完成据图完成
7、(1)(1)(2)(2)题。题。(1)(1)图中分别能找到金属内生图中分别能找到金属内生矿、油气等外生矿的岩石是矿、油气等外生矿的岩石是()()A.B.C.D.BD(2)(2)图中能分别反映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及变化的序号图中能分别反映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及变化的序号是(双选)是(双选)()()A.A.B.B.C.C.D.D.解析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来自地幔的根据图示可知,来自地幔的表示岩浆,它冷表示岩浆,它冷却以后会凝固成岩浆岩却以后会凝固成岩浆岩(图中的图中的),已生成的岩浆岩,已生成的岩浆岩可能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可能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图中的图中的),也可能先经,也可能先经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与
8、侵蚀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与侵蚀(图中的图中的),然后经沉积作,然后经沉积作用用(图中的图中的)变成沉积岩变成沉积岩(图中的图中的)。在上述各序号。在上述各序号中,表示岩浆岩的中,表示岩浆岩的中能找到金属内生矿,表示沉积中能找到金属内生矿,表示沉积岩的岩的中能找到油气等外生矿。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中能找到油气等外生矿。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对应于序号沉积作用形成的,对应于序号;而黄土高原千沟万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则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对应壑的地表形态则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对应于序号于序号。DA三类岩石的比较三类岩石的比较 类型类型形成形成特点特点有用成分有用成分举例
9、举例岩岩浆浆岩岩喷喷入入岩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冷却凝固而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粒较大花岗岩是花岗岩是坚固、美坚固、美观的建筑观的建筑材料;多材料;多种金属矿种金属矿是工业生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产的原料喷喷出出岩岩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石岩石矿物结晶颗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的有流纹或气孔气孔沉积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被搬运到低处沉
10、积、固结而成岩积、固结而成岩石石层理构造、层理构造、化石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源变质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构发生改变而成新岩石新岩石片理构造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料;铁矿是钢铁工业重要原料工业重要原料变式练习变式练习1 1 读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分析判断(1)(
11、1)(2)(2)题。题。(1)(1)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A.沉积岩沉积岩B.B.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C.C.侵入岩侵入岩D.D.岩浆岩浆A(2)(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A.A.天然气天然气B.B.煤炭煤炭C.C.大理石大理石D.D.石油石油解析解析 (1)(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处是石灰岩层,它处是石灰岩层,它属于沉积岩;属于沉积岩;处是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但处是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浆岩,但它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它未喷出地表,为
12、侵入岩;处岩石受高温岩浆的影处岩石受高温岩浆的影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处岩浆喷出了地处岩浆喷出了地表,经过冷凝作用形成了喷出型岩浆岩。表,经过冷凝作用形成了喷出型岩浆岩。(2)(2)读图可知,读图可知,处岩层向下弯曲,不可能有天然气;处岩层向下弯曲,不可能有天然气;处是岩浆冷处是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岩,不可能形成煤炭;却形成的岩浆岩,不可能形成煤炭;处石灰岩经高处石灰岩经高温变质,形成了大理石;温变质,形成了大理石;处为一个背斜,这是较好处为一个背斜,这是较好的储油构造,可能有石油分布。的储油构造,可能有石油分布。D类型类型2 2 地质作用与地貌地质作用与地
13、貌 读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完成以下问题。(1)(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地貌类型为;地貌类型为 ,其形,其形成原因是成原因是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向斜向斜山地山地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成山地成山地(3)(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
14、地?地,理由是地,理由是 。(4)(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双选)()()A.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 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B.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5)(5)图中图中三个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三个水循环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
15、是 ,具体的措施有,具体的措施有丙丙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岩层为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跨流跨流AD (至少说出(至少说出两个)。两个)。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平整土地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图中该题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是内力挤压作用的结果,甲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是内力挤压作用的结果,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但在地貌类型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但在地貌类型上属于山地;随着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线的选址对上属于山地;随着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线的选址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日
16、益增高,本题应从工程量、造价、地质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高,本题应从工程量、造价、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隧道的选址;水循环能够给人类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隧道的选址;水循环能够给人类带来大量的水资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来大量的水资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常见的措施有: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地中的地表径流,常见的措施有: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表径流的季节变化;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地区分布。地区分布。地质构造的意义地质构造的意义(1)(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2)(2)利用背斜找油:背
17、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为石油。(3)(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含有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4)(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
18、水出露的地方。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造成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大型工程易造成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6)(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烈度会变
19、大。变式练习变式练习2 2 读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1)(1)(2)(2)题。题。(1)(1)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aA.a处为向斜,处为向斜,b b处为背斜处为背斜B.abcdB.abcd岩层关系由新到老岩层关系由新到老C.abcdC.abcd岩层形成后曾发生地壳水平运动岩层形成后曾发生地壳水平运动D.cD.c岩层一般不含化石岩层一般不含化石(2)(2)在在a a、b 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瓦斯爆
20、炸和井喷事故C.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解析解析 (1)(1)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岩层受水根据岩层的弯曲状态可以判断,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平挤压力作用,a a处为背斜,处为背斜,b b处为向斜,处为向斜,A A错错C C对;对;在沉积岩中均有化石存在的可能;在沉积岩中均有化石存在的可能;c c岩层形成晚于岩层形成晚于b b岩岩层。层。(2)a(2)a(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b(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据此可判断答案为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据此可判断答案为A A。答案答案 (1)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0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PPT 10 地质 循环 作用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