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04.第四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观经济学 04.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04.第四章.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第一节、生产和生产函数第一节、生产和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理论生产理论1/27/20231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和生产函数生产和生产函数 一、生产的含义一、生产的含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就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二、生产的三要素二、生产的三要素(production factorproduction factor)为了生产而投入的人力或物力,称为“生产要素”。1、劳动(L)2、资本(K)3、土地(N)4、企业家才能(E)1/2
2、7/20232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组合与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公式:Q=f(L,K,N,E)Q=f(L,K)v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三、生产函数三、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production function)1/27/20233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要素之间配合的比例。固定技术系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可变技术系数可变比例生产函数1/27/20234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短期和长期短期和长期短期:指
3、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1/27/20235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问题 本节分析在一种要素可变的条件下,投本节分析在一种要素可变的条件下,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此时企业处于短期生短期生产状态产状态。设此时生产函数为:设此时生产函数为:Q=fQ=f(L L,K)K)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即资本量不变,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L L
4、。1/27/20236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1 1、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TPTP。2 2、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记为入的产出量,记为APAP。3 3、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1 1单位生产要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MPMP。1/27/20237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4 4、TPTP、APAP
5、与与MPMP间的关系:间的关系:若生产函数为:劳动的平均产量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TP=9L+3L-LAP=TP/L=9+3L-LMP=d(TP)/dL=9+6L-3L1/27/20238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用图形表示的三者关系:用图形表示的三者关系:O OQ QL LTPAPMPCAB1/27/20239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二、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二、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生产三阶段:生产三阶段:O OQ QL LTPAPMPCAB1/27/202310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可见,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理性生产阶段,又称
6、经济区域。此时,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生产多少,还要取决于成本函数。1/27/202311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1、定义: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1/27/202312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2 2、条件:、条件:第一,技术条件不变第一,技术条件不变。如果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边际。如果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边际收益未必会下降。例如,要是在农业上引用高产良
7、种收益未必会下降。例如,要是在农业上引用高产良种或密植技术,或在固定面积的土地上增加化肥或劳动,或密植技术,或在固定面积的土地上增加化肥或劳动,边际产量可能还会递增。边际产量可能还会递增。第二,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第二,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变。如果所有生产要素都按相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如果所有生产要素都按相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未必会递减。未必会递减。第三,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边际产量依次经历第三,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边际产量依次经历递增、递减甚至为负数的过程递增、递减甚至为负数的过程。边际产量递减,不是。边际产量递减,不是一开始就发生的,而是
8、在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一开始就发生的,而是在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的。度之后才发生的。1/27/202313 第四章、生产理论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特写:三季稻不如两季稻特写: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19581958年年“大跃进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这是因为违背了一个最基本
9、的经济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改为传统农业技术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改为三季稻之后,土地过度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三季稻之后,土地过度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这样,三季稻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了。群众总结的经验是这样,三季稻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了。群众总结的经验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04.第四章 04. 第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