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分层达标训练 湘教版选修3.doc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分层达标训练 湘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评价分层达标训练 湘教版选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3.23.2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分层达标分层达标训练训练【基础达标基础达标】1.(2012杭州模拟)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地旅游观光A. B.C. D.3下面漫画反映的旅游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B.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C.固体废弃物的污染D.文物古迹遭到毁损
2、4.下图为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是因为雍和宫( )- 2 -A交通不便B接待能力不足C旅游环境承载量不足D游览价值相对不高5.(2012安阳高一检测)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6.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越大,其吸引半径越小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C旅游地与客源地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需求越强烈D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7.下图为我国部
3、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 -(1)图示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突出的是 ;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的是;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2)桂林山水主要是由 而成。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 。(3)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 “西藏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线。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有: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其发展旅游业需重点防范的负面影响有:。【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成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
4、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广- 4 -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发布通知,将全国 4A 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 33 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 1、2 题。1.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2.公园内 33 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A.B.C. D.读下图,完成 3、4 题。3.这幅漫画
5、说明(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4.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5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读材料,回答 5、6 题。材料一 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材料二 a 城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住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城市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
6、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5.a 城最主要的旅游特性是( )A.美学属性B.历史文化属性C.物质景象组合性D.非消耗性6.关于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故游览价值也高B.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C.该地区的经济背景差,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D.旅游交通落后,决定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差7.2012 年清明小长假周庄游客再度爆满,非常拥挤。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6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B和周边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C实行限时游览D禁止游客旺季前来游览8关于旅游经济价
7、值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游览区的旅游经济价值都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B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大C旅游经济价值基本取决于旅游区与旅游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D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9(2012莱芜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年杭州国内游客统计材料二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的 60 平方千米的园林- 7 -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 40 多处,重点文物古迹 30 多处。1982 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 300 千米范围示意图
8、。材料三 “自驾”旅游,是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材料四 上海有中西结合的都市文化,浙江有山水文化,江苏则有园林文化,苏、浙、沪三地携手,有利于形成旅游共同市场。在世博会前后,三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出一个组合型的“园林山水都市”产品,吸引投资者及游客的眼光。(1)“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2)分析材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 。(3)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4
9、)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苏、浙、沪建设旅游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10.(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 5A 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8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11(案例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长江隧桥正式通车以来,去崇明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汹涌的人流带去的不是实在的消费,免费的景点已经不堪重负,游客的喧哗也完全打乱了崇明往日的宁静。(1)崇明旅游定位于“生态旅游” ,分析崇明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2)阐述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3)长江隧桥开通引发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地理 第三 旅游 规划 3.2 旅游资源 评价 分层 达标 训练 湘教版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