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与词律课件.ppt





《诗律与词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律与词律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律与词律1近体诗近体诗v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正式形成的一种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正式形成的一种字句数相对固定,以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为字句数相对固定,以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诗体。特点的诗体。古体诗,又叫古风,是唐代以后的作家们按照古古体诗,又叫古风,是唐代以后的作家们按照古诗的作法写的诗,除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多诗的作法写的诗,除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多用五言或七言)之外,在字句数等方面比较自由,用五言或七言)之外,在字句数等方面比较自由,少束缚。少束缚。2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的
2、格律v句数句数v字数字数v押韵押韵v平仄平仄v对仗对仗3一、句数一、句数句数相对固定: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句数相对固定: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八句以上(限偶数)为排律,也称长律。但八句以上(限偶数)为排律,也称长律。但也有一种变体,即三韵律诗。如韩愈也有一种变体,即三韵律诗。如韩愈李员外寄纸笔: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4二、字数二、字数只有五言诗和七言诗,即五个字一只有五言诗和七言诗,即五个字一句的诗和七个字一句的诗。句的诗和七个字一句的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共四十字;五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共四十字;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共二十字。言绝句简称五绝
3、,共二十字。七言律师简称七律,共五十六字;七言律师简称七律,共五十六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共二十八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共二十八字。排律多为五言诗,由于不限长短,排律多为五言诗,由于不限长短,故字数无定。故字数无定。5 三、押韵三、押韵 1.用平水韵。用平水韵。平水韵,也称诗韵。宋以前韵书,依据切平水韵,也称诗韵。宋以前韵书,依据切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为了便于作诗叶韵,按韵分韵为二百零六部,为了便于作诗叶韵,按当时实际语音,在二百零六部中或注独用,或注当时实际语音,在二百零六部中或注独用,或注同用等字。南宋平水人刘渊在壬子新刊礼部韵同用等字。南宋平水人刘渊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中把略中把“同用同用
4、”的韵并合为一,成为一百零七韵,的韵并合为一,成为一百零七韵,同时金人王文郁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并上声同时金人王文郁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并上声“迥迥”、“拯拯”为一百零六部。后来,人们把这种为为一百零六部。后来,人们把这种为作诗用的一百零七韵或一百零六韵的韵书都称为作诗用的一百零七韵或一百零六韵的韵书都称为平水韵。平水韵。6 2.押句尾韵。押句尾韵。3.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之外,押偶句韵。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之外,押偶句韵。4.一般押平声韵。一般押平声韵。5.除首句之外,要求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除首句之外,要求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不能出韵和换韵,只能取同一韵部中的字作韵脚。不能出韵和换
5、韵,只能取同一韵部中的字作韵脚。近体诗的第一句押韵时,可以在主要元音相近近体诗的第一句押韵时,可以在主要元音相近条件下与邻韵通押。首句入韵时能用邻韵字来通条件下与邻韵通押。首句入韵时能用邻韵字来通押,是因为这是一个多余的韵脚,入韵与否很自押,是因为这是一个多余的韵脚,入韵与否很自由。由。7 四四.平仄平仄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古代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发古代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发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长,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长,称之为
6、称之为“平声平声”,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并且,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并且很短,古人称之为很短,古人称之为“仄声仄声”。“仄仄”即即“侧侧”,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是上、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是上、去、入三声。去、入三声。8 作家为了追求诗歌等韵文的音乐美,作家为了追求诗歌等韵文的音乐美,有意识地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有意识地安排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在韵文中让平仄字交替,利用音节奏,即在韵文中让平仄字交替,利用音节上的长短交替、平调与升调或降调的交替,上的长短交替、平调与升调或降调的交替,构成诗律学上所说的构成诗律学上所说的“长短律长短律”或或“短长律短长律”,形成有规
7、则的节奏和旋律。,形成有规则的节奏和旋律。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9 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声调已发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声调已发生了变化。例如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生了变化。例如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中,中古音声调就有平分阴阳,浊上调中,中古音声调就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等变化,而各地的现代变去,入派四声等变化,而各地的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汉语方言的声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0 因此要分析近体诗的平仄,首先要能区因此要分析近体诗的平仄,首先要能区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而要
8、区分古代的平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而要区分古代的平声和仄声,必须先掌握自己所使用的普通声和仄声,必须先掌握自己所使用的普通话或方言的声调系统以及它与古代四声的话或方言的声调系统以及它与古代四声的对应关系,然后再去定字的声调、确定其对应关系,然后再去定字的声调、确定其古代是平声或仄声。古代是平声或仄声。11 近体诗讲究平仄,有平仄交替、平仄相对、近体诗讲究平仄,有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等三条规则。平仄相粘等三条规则。1.平仄交替平仄交替近体诗的句式五言者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近体诗的句式五言者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者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基本上以两字为一节言者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基本上以两字为一
9、节拍。平仄交替,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拍。平仄交替,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一两种句式而言的,指每句诗中每个节拍所在,平指每句诗中每个节拍所在,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替递用。这样,五言的二二一声字和仄声字要交替递用。这样,五言的二二一句式,就有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句式,就有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就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式;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就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两种平仄形式。12 由于近体诗只押句尾韵,逢偶句必然押韵,除首由于近体诗只押句尾韵,逢偶句必然押韵,除首句之外,单句都不入韵,一般
10、只用平声韵,因此一句之外,单句都不入韵,一般只用平声韵,因此一句诗的末一字的平仄必然要受到韵律的影响,当五句诗的末一字的平仄必然要受到韵律的影响,当五言的二二一句式和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的末一字的言的二二一句式和七言的二二二一句式的末一字的平仄不合韵律时,后两个节拍就必须换位,以调整平仄不合韵律时,后两个节拍就必须换位,以调整平仄,也就是选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平仄,也就是选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就有了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两种五言诗平仄就有了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这两种五言诗平仄句式,以及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句式,以及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种七言诗平
11、仄句式。种七言诗平仄句式。显然五言二一二和七言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的平显然五言二一二和七言二二一二这两种句式的平仄形式是变式,并不太合乎平仄交替的规则。仄形式是变式,并不太合乎平仄交替的规则。13v五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五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A.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平起平收)a.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平起仄收)B.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仄起仄收)v七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七言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句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仄起平收)a.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仄起
12、仄收)B.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平起平收)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平起仄收)14 2.平仄相对平仄相对近体诗中每两句相配叫做一联,单句叫出句,近体诗中每两句相配叫做一联,单句叫出句,偶句叫对句。平仄相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偶句叫对句。平仄相对,指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互对立,是相反的类型,即出句如的平仄要相互对立,是相反的类型,即出句如系平头,对句就必须是仄头,出句如系仄头,系平头,对句就必须是仄头,出句如系仄头,对句就必须是平头。对句就必须是平头。如出句为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为,对句就当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如出句为;
13、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就当,对句就当为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出句为。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对句则为,对句则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出句为;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对句则为,对句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5 平仄对立,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平仄对立,本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由于要受韵律的二二一两种句式而言的。由于要受韵律的影响,一句诗的后两个节奏,即后三个字影响,一句诗的后两个节奏,即后三个字的平仄,有时要因押韵或不押韵的关系而的平仄,有时要因押韵或不押韵的关系而作调整,引起句式的变
14、化而用二一二或二作调整,引起句式的变化而用二一二或二二一二句式,故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二一二句式,故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有时并不是每一个节奏都对立而相反,但有时并不是每一个节奏都对立而相反,但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二、四两字都必然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二、四两字都必然是对立而相反的是对立而相反的16 3.平仄相粘平仄相粘所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所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平仄相粘,指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平仄要相平仄相粘,指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平仄要相同,是相同的类型,即上联的对句如系平头,下同,是相同的类型,即上联的对句如系平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平头,上一联
15、的对句如系仄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平头,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仄头。例如头,下一联的出句也必须是仄头。例如:五言诗的上联为五言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那么下联就应为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诗的上联为七言诗的上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那么下联就应为,那么下联就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17 平仄相粘,本来也是就五言二二一和平仄相粘,本来也是就五言二二一和七言二二二一句式而言的。由于受韵律等七言二二二一句式而言的。
16、由于受韵律等的影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实际变成主的影响,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实际变成主要针对五言诗的第一个节拍的第二字,七要针对五言诗的第一个节拍的第二字,七言诗的前两个节拍的第二字和第四字而言言诗的前两个节拍的第二字和第四字而言了,它们的后两个节拍节不完全相粘了,它们的后两个节拍节不完全相粘18 按照近体诗平仄规则和韵律的要求,按照近体诗平仄规则和韵律的要求,便有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便有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格式。1)五言律诗基本格式五言律诗基本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7、。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19 首句仄起平收式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0首句平起仄收式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1 首句平起平收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18、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2 2)七言律诗基本格式七言律诗基本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3 首句仄起仄收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19、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4首句平起平收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5 首句仄起平收式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0、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6律诗和绝句、排律的格式都不必死记律诗和绝句、排律的格式都不必死记硬背,只须记住四种基本句式,利用平仄硬背,只须记住四种基本句式,利用平仄的三条规则和韵律,就可以掌握一首诗所的三条规则和韵律,就可以掌握一首诗所要用的基本格式。要用的基本格式。27 下面介绍一种据四种基本句式推出近体诗基本下面介绍一种据四种基本句式推出近体诗基本格式的方法:我们在前面把五言格式的方法:我们在前面把五言“二二一二二一”和七言和七言“二二二一二二二一
21、”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A式句,仄式句,仄声收尾句称为声收尾句称为b式句;把五言式句;把五言“二一二二一二”和七言和七言“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平仄交替的平声收尾句称为B式句,仄声式句,仄声收尾句称为收尾句称为a式句。用这四种基本句式分别作首句,式句。用这四种基本句式分别作首句,再按再按“每联不同字母相配,一大配一小;两联同字每联不同字母相配,一大配一小;两联同字母相粘,一大粘一小;首句入韵全用大,一母相粘,一大粘一小;首句入韵全用大,一A配配一一B。”进行推断,可得任何一首近体诗的平仄基进行推断,可得任何一首近体诗的平仄基本格式。本格式。28 例
22、如:例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B)29 要推出一首具体的近体诗所用的基本格要推出一首具体的近体诗所用的基本格式,
23、只要看首句的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式,只要看首句的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先确定首句的句式,再据上面的方法仄,先确定首句的句式,再据上面的方法就可以推出。就可以推出。30 例如:例如:行宫元稹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平收的五言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平收的五言B式句,故全首式句,故全首绝句诗平仄基本格式为:绝句诗平仄基本格式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A)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a)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31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杜牧百感中来不自由,百感中来不
24、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千首诗轻万户侯。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平收的七言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平收的七言A式句,故全首律式句,故全首律诗平仄基本格式为:诗平仄基本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A)。)。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B)。
25、)。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A)。)。32 赠苏味道杜审言赠苏味道杜审言北地寒应苦,北地寒应苦,南庭戍不归。南庭戍不归。边声乱羌笛,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朔气卷戎衣。雨雪关山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风霜草木稀。胡兵战欲尽,胡兵战欲尽,汉卒尚重围。汉卒尚重围。云净妖星落,云净妖星落,秋高塞马肥。秋高塞马肥。据鞍雄剑动,据鞍雄剑动,摇笔羽书飞。摇笔羽书飞。舆驾还京邑,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朋游满帝畿。方期末献凯,方期末献凯,歌舞共春晖。歌舞共春晖。33 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仄收的五言能判断出首句是仄起仄收的五言b式句,式句,故全首排律诗平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