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2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分散系及分类分散系及分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2、了解胶体所具有的性质和应用。【预习学案预习学案】1.分散系的概念:把_(或多种)物质_在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_。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_;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_。2胶体的定义:通常把_分散系称为胶体3.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粒子对光线产生_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_.【知识讲解知识讲解】一、分散系一、分散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
2、质。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 9 种类型,试举例:分散质分散剂实_例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烟灰尘气液泡沫液液牛奶,酒精的水溶液固液糖水、油漆气固泡沫塑料液固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固有色玻璃、合金3、按分散质粒子大小(直径)可将分散系分为几类呢?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粒子直径 d)溶液1nm2胶体1100nm浊液100nm二、胶体二、胶体1、定义: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 1100nm 的分散系。2、Fe(OH)3胶体的制备往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 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注意 Fe(OH)3 (胶体)不
3、能打“”_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 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特性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2)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做不停地、无序地运动。是由于分散剂分子对胶粒无休止地随机撞击产生,不是胶粒专属,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 、水中的花粉等也有此现象。(3)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溶液中的离子在通电时也能发生定向移动,不可用来区分溶液与胶体。应用:高压除尘a哪些胶粒(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哪些带负电荷?(1)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吸附它组成离子的阳离子
4、,如: Fe(OH)3 (胶体)吸附的是 Fe3+ (2)负电荷的: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硅酸。吸附它组成离子的阴离子,如:硅胶胶体、泥沙胶粒吸附它的阴离子 SiO44- (3)中性分子胶体:淀粉、蛋白质等,不带电(4)AgI:若 Ag+过量,胶粒吸附 Ag+而带正电;若 I-过量,胶粒吸附 I-而带负电b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1)主要原因: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2)布朗运动,克服重力作用。(4)胶体的聚沉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聚沉的方法:加热/搅拌加热/搅拌后,胶粒运动加剧,碰撞机会增多,导致胶体聚沉。应用:a.常时间加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化学 第二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 2.1 分散 分类学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