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课件.ppt





《第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第十章第十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与控制过程 2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活动 第二节 控制过程 第三节 有效控制 第四节 控制方法 3本章重点控制类型、控制过程、预算控制 平衡积分卡控制本章难点 4第一节 控制活动一、控制的必要性一、控制的必要性二、控制理论二、控制理论三、控制类型三、控制类型 5控制的含义 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斯蒂芬罗宾斯)控制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简单地说,控制就是用于确保结果和计划相一致
2、的过程。6 一、控制的必要性 具体而言控制工作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A.环境的变化 B.管理权力的分散 C.工作能力的差异实际工作结果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7二、控制理论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系统的标准 Z 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 集S的函数。即:Z=f(S)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8资金资金 人力人力销售销售汽车汽车车身车身底盘底盘发动机发动机油漆油漆热处理热处理机加机
3、加锻造锻造铸造铸造工艺装备厂房设备市场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文件计划文件协 作 件能 源原 材 料汽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汽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 92.控制过程 a.程序控制 控制标准值Z是时间t的函数、自动控制以时 间作为控制的主要参考参数 b.跟踪控制 控制标准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 数。若先行量为W,则Z=f(W)。例如:军舰跟踪海岸线 反弹道导弹截击飞行目标 猎狗追赶兔子等 (续)(续)10c.自适应控制 没有明显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t的函数。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Z=f(Kt)。如工业机器人、自适应内圆磨等 d.最佳控制 (控制标准
4、值由一目标函数的最大 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例如:Z=max f(X,S,K,C)Z=min f(X,S,K,C)11三、控制类型 分类原则 控制类型按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分 同期控制 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按控制对象全面性分 局部控制 全面控制 按主管人员改进他们将来工作方式不同分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按控制来源分 自我控制 直接控制 按业务范围分 生产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 资金控制等 12前馈控制前馈控制 亦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实际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前馈控制以未来为导向,在工作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采取防范
5、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出现之前,管理者就能运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纠偏。l不断利用最新的信息进行预测,及时采取措施使投入和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果相吻合的这样一种指导将来的控制活动。l l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 13前馈控制的显著优点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因而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无能为力的弊端。前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14同期同期 控控 制制l亦称同步、实时、
6、事中、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组织活动开始以后而进行的指导和监督。l组织机构授权主管人员,使他们能够深入现场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其纠正措施是在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的控制活动。15同期控制的作用 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16反馈控制反馈控制 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反馈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组织成员绩效评定等。17作用: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控制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弊端:在实施纠正措施之前,偏差就已经产
7、生,经营结果已无法改变。18第三节 控制过程l一、确立标准l二、衡量绩效l三、纠正偏差 19控制的基本过程控制的基本过程(一)确立标准(二)衡量绩效(三)纠正偏差 20一、确立标准l l 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指考核业绩的尺度。它们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用以衡量业绩的计算单位。l最佳的标准是可考核的指标或目标。211.确定控制对象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并列为需要控制的对象。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资源投入(数量、质量、价格、投入、产出。控制成本)组织的活动(必须使企业员工的活动符合组织计划和预期结果的要求)222.选择控制重点通用电器公司的关键
8、绩效领域选择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并建立相应的标准。(1)获利能力利润率 (2)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 (3)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4)产品领导地位技术先进水平和功能完善程度 (5)人员发展人员素质 (6)员工态度对企业的忠诚和关心程度 (7)公共责任企业社会形象 (8)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233.制定标准的方法 (1)统计性标准: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2)根据评估建立定性标准: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 (3)工程标准(预测标准):通过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 24二、衡量绩效 用预定标准对实际工作成效和进度进行检查、
9、衡量和比较,以掌握能够反映偏差是否产生、并能判定其严重程度的信息l如果标准制订得当,又有确切的评定下属人员工作的手段,则对实际业绩的或预期业绩的评价就相当容易了。25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分析通过对标准执行情况的测量能否取得符合控制需要的信息;在衡量过程中对标准本身进行检验,就是指出能够反映被控制对象的本质特征。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需要控制的对象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间隔是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的主要因素 3.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适当的管理人员和与控制活动有关的部门和个人。26三、纠正偏差 l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制定并实施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组
10、织计划得以遵循,使组织结构和人事安排得到调整。l一方面,偏差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l另一方面,纠正偏差时,要把控制与管理职能相结合起来。27为保证纠偏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和实为保证纠偏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时应注意施纠偏措施时应注意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评估反映偏差的信息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造成偏差的深层原因。28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不仅可能是企业的实际活动,也可能是组织这些活动的计划或衡量的标准。29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实施条件和效果相比的经济性优于不采取行动;追加投入最少,解决偏差效果最好 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控制 过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