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统计描述2.ppt
《3统计描述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统计描述2.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 计 描 述Statistical Description 3 3、计数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计数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 4 4、统计图表统计图表计数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 一、计数资料的数据整理一、计数资料的数据整理 二、常用相对数二、常用相对数 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率的标化四、率的标化足月足月剖宫产剖宫产中学中学干部干部7 757.057.0154154292920257832025783足月足月助产助产中学中学无无3 370.570.5158158242420194642019464早产早产助产助产中学中学无无4 466.066.0158158202020
2、258342025834早产早产顺产顺产小学小学无无2 268.068.0157157272720245352024535足月足月剖宫产剖宫产中学中学商业商业111162.062.0159159252520224662022466足月足月剖宫产剖宫产中学中学无无5 569.069.0161161232320225432022543足月足月顺产顺产大学大学管理员管理员6 668.068.0158158252520258302025830足月足月助产助产小学小学无无5 574.074.0160160222220256532025653足月足月顺产顺产中学中学无无5 571.571.51651652
3、72720256552025655妊娠结局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分娩方式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职业职业住院天数住院天数体重体重身高身高年龄年龄住院号住院号一一.计数资料的数据整理计数资料的数据整理计数资料:计数资料:按某种属性分类,然后清点每类的数据。按某种属性分类,然后清点每类的数据。计量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数资料年龄年龄工人工人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 农民农民 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无无知识分子知识分子 总计总计1818 2 2 0 0 0 0 0 0 3 3 0 0 5 52020 9 9 2 2 6 61010 18 18 0 0 45 4522222828 7 710102424 70 70111115
4、015024245050343428285252153153444436136126265050434325254545133133707036636628283434353510103434 78 78575724824830301111141411112222 39 39171711411432321414 2 2 3 31414 24 24 3 3 60 603434 4 4 2 2 5 5 3 3 12 12 2 2 28 283636 2 2 1 1 1 1 4 4 5 5 1 1 14 143838 3 3 1 1 1 1 0 0 2 2 1 1 8 84040 0 0 0 0 2
5、 2 0 0 0 0 0 0 2 2合计合计 207 207 141 14110210220820853753720620614011401表表*按年龄按年龄(2岁一组岁一组)与职业整理与职业整理二二.常用相对数常用相对数(relative number)比比 构成比构成比 率率比比(ratio)/相对比相对比(relative ratio):):任两个数任两个数A与与B的比,说明的比,说明A是是B的若干倍或几的若干倍或几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比比=A:Bl对同质的:说明两者间的差别或比例关系对同质的:说明两者间的差别或比例关系 如如:男同学:男同学:女同
6、学,医生女同学,医生:护士,教师护士,教师:学生学生l对不同质的:表示一个量对不同质的:表示一个量A相对于另一个量相对于另一个量B的的对比数对比数 如如:人口数:医生数,人口数:病床数:人口数:医生数,人口数:病床数 体重指数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身高)2(kg/m2)构成比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 的的比重比重,也叫比率。,也叫比率。如:及格率(及格人数如: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教研室教研室16人中教授有人中教授有4人,占人,占20。构成比没有单位,构成比没有单位,0 构成比构成比 1 疾病疾病 人数人数 构
7、成比(构成比(%)(3)痢疾痢疾肝炎肝炎流流脑脑麻疹麻疹其他其他合合计计36852111 522 411 85048.627.9 6.9 5.4 11.2 7579100.0例:某地例:某地1980年五种传染病的构成年五种传染病的构成率率(rate):说明某现象或事物发生的):说明某现象或事物发生的频率频率 或或强度,强度,又称为又称为强度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率率=(实际发生数(实际发生数/可能发生总数)可能发生总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等万等 如: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阳性率等如: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阳性率等 死亡率死亡率(死亡人数死亡
8、人数/总的人口数总的人口数)100000/10万万例如:某地例如:某地1980年人口数为年人口数为56万,麻疹发生万,麻疹发生 数为数为411人,则人,则 麻疹发病率(麻疹发病率(411/560000)10000/万万 7.3/万万 当当“率率”的分母足够大的时候,的分母足够大的时候,“率率”近似为近似为该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概率。年年龄组龄组 人口数人口数死亡数死亡数构成比构成比(%)/725死亡率死亡率(1/10万万)=(3)/(2)015305070356980232505205032121882 20047 11 22142 443 107 1.5 3.0 19.6
9、 61.1 14.8 3.1 9.5 69.3363.5533.8936446725100.077.4/10万万725/936446构成比与率的例子构成比与率的例子合计合计构成比与率构成比与率合计为合计为100100容易容易某部分的比重某部分的比重某组成部分某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占总体的比重构成比构成比不一定不一定特点特点较难较难资料获得资料获得随机事件发生频率随机事件发生频率强调点强调点发生的频率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或强度概念概念率率三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1.进行率的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资料进行率的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资料可比性可比性。如:比较疗效时,比较组间应病
10、情轻重相同,如:比较疗效时,比较组间应病情轻重相同,若有性别影响,应按性别分组后再作比较。若有性别影响,应按性别分组后再作比较。2.2.计算相对数的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分母不宜过小,小则直接叙述。小则直接叙述。如:某医师用组织埋藏法治疗两例视网膜炎患如:某医师用组织埋藏法治疗两例视网膜炎患 者,一例有效,即报道有效率为者,一例有效,即报道有效率为5050,显然该有,显然该有效率是不可靠的。效率是不可靠的。3.3.正确求正确求平均率平均率 例:例:若若P1=x1/n1 P2=x2/n2 P3=x3/n3 P(x1+x2+x3)/(n1+n2+n3)(正正确确)P(P1+P2+P3)/3 (错
11、误错误)工工龄龄 检查检查人数人数患者数患者数构成比构成比(%)患病率患病率()151015合合计计340254432136 17 30 73 27 11.5 20.4 49.7 18.4 5.0 11.8 16.9 19.91162147 100.0 12.7表表*某化工厂不同工龄工人的慢性气管炎患者某化工厂不同工龄工人的慢性气管炎患者 构成比与患病率构成比与患病率4.4.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四、率的标准化四、率的标准化 例例1 1 研究者调查某县城和该乡居民研究者调查某县城和该乡居民19901990年的粗年的粗死亡率,两地居民的人口数分别为死亡率,两地居民的人口数分别为75
12、007500和和50005000人,人,死亡人数分别为死亡人数分别为6363人和人和4040人,粗死亡率分别为人,粗死亡率分别为8.48.4和和8.08.0,前者高于后者。,前者高于后者。人口数人口数 死亡数死亡数死亡率死亡率602000300025007500人口数人口数死亡数死亡数死亡率死亡率10003000100010151510.05.015.08.040表表1-1 某地城乡年龄别死亡率某地城乡年龄别死亡率(一)标准化的目的和基本思想(一)标准化的目的和基本思想目的:使得各率之间具有可比性目的:使得各率之间具有可比性基本思想: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作基本思想: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群
13、作为参照人群,按参照人群的年龄为参照人群,按参照人群的年龄构成构成(或性或性别、病情、病程和病型等的构成比别、病情、病程和病型等的构成比)信息进信息进行标准化。行标准化。率的标准化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率的标准化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件下进行率的对比的方法。件下进行率的对比的方法。方法:直接标化法和间接标化法方法:直接标化法和间接标化法(二)直接标化法(二)直接标化法1.选择标准人口,得到相应的年龄组人口构成;选择标准人口,得到相应的年龄组人口构成;2.标准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数标准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数原组相应年龄死亡率原组相应年龄死亡率 =各个年龄组的期望死亡人口数各个年龄组的期望死亡人口
14、数3.期望死亡合计人数期望死亡合计人数/标准人口总人口数标准人口总人口数 =直接标化率直接标化率 标准标准人口数人口数死亡率死亡率期望死亡数期望死亡数60240004800028000100000期望死亡数期望死亡数死亡率死亡率24024042010.05.015.0900表表1-2 直接标化率计算用表直接标化率计算用表标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7.76标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9.00(二)间接标化法(二)间接标化法 如果在观察人群中,不知道各年龄组的发病如果在观察人群中,不知道各年龄组的发病(或死亡)率,而是利用标准人口的年龄别率与观(或死亡)率,而是利用标准人口的年龄别率与观察人群中相对年龄组人
15、数相乘,求出年龄组预期发察人群中相对年龄组人数相乘,求出年龄组预期发病(或死亡)人数的总的预期数,再与实际数相比,病(或死亡)人数的总的预期数,再与实际数相比,得出得出标化发病(或死亡)标化发病(或死亡)比比(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SIR)或(或(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最后乘以标准人口总发病(或总死;最后乘以标准人口总发病(或总死亡)率,得出该人群的亡)率,得出该人群的标化发病(或死亡)标化发病(或死亡)率率。(二)间接标化法(二)间接标化法1.选择标准人口,得到相应的年龄组的死亡率选择标准人口,得到相应的年龄组
16、的死亡率Pi;2.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各年龄组的人口数标准人口年龄组死亡率标准人口年龄组死亡率 =各个年龄组的期望死亡人口数各个年龄组的期望死亡人口数3.样本死亡总人数样本死亡总人数/期望死亡合计人数期望死亡合计人数 =标化死亡比标化死亡比(SMR)3.标准人口的总死亡率标准人口的总死亡率SMR =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9.016.516.018.016.540.0人口数人口数 死亡数死亡数 期望期望死亡数死亡数16123574.55000合计合计县城县城年龄年龄63A乡乡602000300025007500人口数人口数 死亡数死亡数10003000100010151541.540 期望期望死亡数死
17、亡数 标准标准死亡率死亡率9.05.516.08.2SMR=63/74.5=0.864SMR=40/41.5 =0.964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8.20.864=6.9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8.20.964=7.9表表2-1 甲乙两厂石棉肺发病率比较甲乙两厂石棉肺发病率比较 4006001000 受受检检人数人数乙乙甲甲80020010001.255.002.00101020 1.00 3.00 2.20 41822 45 45 合合计计年龄年龄组组(岁岁)发发病率病率(%)异常异常人数人数发发病率病率(%)异常异常人数人数受受检检人数人数该表资料若按年龄分组比较,则甲厂的两该表资料若按年龄分
18、组比较,则甲厂的两组年龄别发病率均低于乙厂,但是总发病组年龄别发病率均低于乙厂,但是总发病率(合计)却高于乙厂,显然这是两厂接率(合计)却高于乙厂,显然这是两厂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年龄构成差异很大的原故,触粉尘作业工人年龄构成差异很大的原故,应该进行标化后再比较。应该进行标化后再比较。(一)将标准人口构成的各年龄组人数(一)将标准人口构成的各年龄组人数(本例题是以两厂同年龄组人数相加作为(本例题是以两厂同年龄组人数相加作为共同标准构成)乘上原来相应年龄组的发共同标准构成)乘上原来相应年龄组的发病率,得出两厂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病率,得出两厂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发病数的预期发病数(二)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描述2 统计 描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