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25章收涩药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学第25章收涩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第25章收涩药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收涩药 概述概述 一、概念:一、概念:收-内收、收敛。涩-阻涩、阻止、固涩。收涩的药性,以阻止正气的外泄。凡以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之为收涩药。.二、性味、功效及适应证:二、性味、功效及适应证:1、性味:酸、涩。2、功效:收敛、固涩。3、适应证:(1)自汗、盗汗、汗多虚脱-敛汗固表。(2)久咳、久喘-敛肺止咳。(3)久泻、久痢-涩肠止泻。(4)遗精、滑精-固精止遗。(5)遗尿、尿频-固精缩尿。(6)带下过多-固涩止带。(7)崩漏-固涩止漏。.五味子、五倍子五味子、五倍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
2、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五倍子:五倍子:为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红麸杨叶上的虫瘿。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红麸杨叶上的虫瘿。.共同点:共同点:1、敛汗:治疗自汗、盗汗。2、敛肺:治疗久咳、久喘。3、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4、固精止遗:治疗遗精、滑精。二药是收敛固涩的代表药、常用药,收敛固涩作用强,应用范围广,可以治疗多种精气滑脱证。常相须配伍同用。不同点:不同点:.五味子:五味子:1、本品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善于治疗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久咳、久喘。2、本品药性偏温,其涩肠止泻之功,偏于治疗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3、生津止渴:治疗热病伤津之口渴、内伤杂病之消渴。4、宁心安神:治疗心神
3、不宁之虚证。现代研究报导:现代研究报导:本品具有良好的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临床上用五味子糖浆治疗肝炎等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有较好的疗效。.五倍子:五倍子:1、本品药性偏寒,能敛肺降火,对于久咳、久喘而有虚热者,更为适宜。2、收敛止血:治疗崩漏下血、便血等。3、收湿敛疮:治疗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口疮、湿疹、湿疮等。用量用法:用量用法:1、二药酸涩之性较强,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6克。2、五倍子外用,既可煎汤外洗,又可研粉调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二药酸敛之性较强,对于外邪未解,或内有实邪者,应慎用,以免引邪深入,或恋邪难去。.第一节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麻黄根、浮小麦麻黄根:为麻
4、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浮小麦:为禾木科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浮小麦:为禾木科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共同点:共同点:1、敛汗:治疗自汗、盗汗。二药功效比较专一,收敛固涩就是以固表止汗为主,是敛汗的常用药。不同点:不同点:麻黄根:麻黄根:1、功效专一,止汗作用强。2、和麻黄是同一种植物,只是用药部位不同,功效则相反。.浮小麦:浮小麦:1、养胃气:善于治疗气虚自汗。以止汗为主,又具有养胃气之作用,所以偏重于治疗气虚之自汗。2、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虚热不退等。用量用法:用量用法:1、麻黄根是常用量。2、浮小麦药性平和,用量偏大,一般153
5、0克。.第二节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敛肺涩肠药 乌乌 梅梅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功效特点:功效特点:1、敛肺止咳:治疗久咳、久喘。2、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3、安蛔止痛:治疗蛔厥腹痛、呕吐等。蛔虫遇辛则伏,得酸则静。本品味极酸,能使蛔虫安静,而治疗蛔厥腹痛。(胆道蛔虫症)4、生津止渴:治疗热病后期、虚热口渴、喜饮、舌红少苔等。亦可治疗内伤杂病之消渴病。现代有夏季人人喜爱的酸梅汤;古代有“望梅止渴”之典故。5、亦可收敛止血,治疗便血、崩漏下血等。.用量用法:用量用法:1、本品用量上无特殊,一般常用量1015克。2、止泻、止血一般炒炭用,增强吸附性,以提高疗效
6、。.罂罂 粟粟 壳壳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取过浆的果实外壳。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取过浆的果实外壳。.功效特点:功效特点:1、敛肺止咳:治疗久咳、久喘。常加入在强力止咳糖浆之中应用。2、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3、止痛:治疗一切疼痛。临床证明:临床证明:本品有良好的止泻、止咳、止痛之作用,功效强而疗效好,但由于其有毒,而且成瘾性大,所以临床一般不用。.实验研究证明:实验研究证明:本品具有强烈的镇痛、镇咳作用。并能提高胃肠道及括约肌之张力,减少消化液的分泌,使便意迟钝而止泻。用量用法:用量用法:1、本品用量偏小,入煎剂35克。2、止咳宜用蜜炙;止泻、止痛亦用醋炒。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品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25 章收涩药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