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_邓前堆事迹有感.docx





《2022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_邓前堆事迹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_邓前堆事迹有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_邓前堆事迹有感 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邓前堆事迹有感”。 第1篇: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河西中学 杨孟荣 2022年4月17日,我在乡政府参与了邓前堆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面对面的听他讲,看他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令人可亲可敬。同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学习,通过学习,本人触动很大,感受很深。 他冒着生命危急,在溜索上来回,只为守护乡亲的健康;他行医28年,尽管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他叫邓前堆,我县石月亮乡拉马
2、底村一名一般的乡村医生。 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峡谷中段,一根铁索横跨滔滔怒江。一个肩背药箱的身影,紧紧抓住索绳,用劲蹬腿,滑轮咆哮而去,载着他滑向对岸 他叫邓前堆,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一名一般的乡村医生。为了村民的健康,他在这条约125米长的溜索上来来往往已28年了,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索道医生”。 一、偏远山村守护健康 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 早春季节,天还很凉。80多岁的老阿妈娜马称胃病又犯了,邓前堆闻讯,马上赶到娜马称家里。“有邓医生在村里,我们都心安了。”20多年来,娜马称始终找邓前堆看病,她已记不清邓前堆有多少次半夜三更到她家里来出诊。 1983年,邓前堆在拉马底村
3、卫生室治病时与村医熟悉。在乡卫生院培训了6个月,1983年11月,邓前堆起先了他的行医生涯。 一晃28年过去了,今年46岁的邓前堆早已成为这个偏远小山村的健康守护者。 2022年,村民娜友哈从汽车上摔下来,腿上被铁板刮开一条大口子,鲜血淋漓。正在山地里劳动的邓前堆听说后,马上赶去救治。缝合好伤口后,一时与伤者家属联系不上,个头不高的邓前堆就背起娜友哈,踏上陡峭的山路,把她送回了家。 除了临时出诊,邓前堆每月都要上山巡诊一次。巡诊前先打电话告知村民小组组长,通知有病、需药的村民到指定地点集中。假如哪位病人没来“集中报到”,他就“送医上门”,亲自看了才放心。 28个寒来暑往,邓前堆不辞辛苦,累计出
4、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除了按规定收取医药费,他从未向村民收取过出诊费。一些贫困的乡亲还经常赊欠医药费,仅2022年就欠下2。5万元。“乡亲们只要手里富裕,是不会欠我的。”邓前堆从没开口催乡亲们还过钱。他不觉得自己吃了亏,“治病救人,对医生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二、溜索行医坚守不懈 “我舍不得乡村医生这个岗位”。 邓前堆所在的拉马底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全村265户人家1043人,大部分分布在坡度达50度以上的崇山峻岭间。毫无平安保障的溜索,一度成为怒江两岸村民往来沟通的主要交通工具。 要当好乡村医生,邓前堆不得不学着溜索。最初,他也心有怯意,也曾因速度限制不好而被拴
5、铁索的柱子撞伤。慢慢的,他的技术娴熟起来。哪怕是在深夜,他也能独自溜索过江,打着手电筒攀爬大山了。 山间行医的岁月是艰苦的。拉马底村卫生室两名乡村医生要负责该村1043名村民的诊疗服务、疾病预防限制、妇幼保健和安排生育宣扬等工作。邓前堆每3个月就要给全村儿童做一次体检,整个村子走下来要花一个星期。而直到2022年,卫生局发放给他的补助也不过每月400元。 邓前堆的家是马路边依大岩石而建的3间小平房,屋顶未封牢,四面都会灌风进来。家里除了一台早已过时的小电视机、必要的被褥和几件破旧家具,再无其他财产。 2022年,邓前堆的妻子打付恒做农活时摔断了3根肋骨,然而由于工作繁忙,身为医生的邓前堆却没有
6、时间给妻子细致医治。打付恒至今无法再干重活。说起这事,邓前堆的眼睛红了。妻子却理解地说:“只要他把别人的病看好了,我就兴奋。” “我从没想过不做乡村医生,我舍不得乡村医生这个岗位。”邓前堆不愿改行去开药店赚钱,也放弃了当村干部的好机会,心甘情愿地坚守着乡村医生这个岗位。 三、无私奉献百姓赞扬 村民们的认可是让他最欣慰的事。 邓前堆28年的辛苦使得当地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极大改善拉马底村安排免疫健康建证率达100%,预防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说起邓前堆,拉马底村没有人不竖大拇指。“整个村子的人都认得我,在村里走着,遇到的人都会说:邓医生你去哪里,到我们家吃点饭再走吧。邓前堆
7、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村民们的认可是让他最欣慰的事。 “其实,怒江州有500多名乡村医生,他们和我做着一样的工作,他们同样应当受到敬重。”邓前堆说,“像我们村卫生室,2022年来了一位女乡村医生,我就轻松多了。” 在邓前堆心里,始终有三个愿望:希望村子里修一座能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再得什么大病,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去了;再建一栋带厨房、休息室和卫生间的卫生室,这样家住得远的病人就不用连夜奔波赶回家了;拉马底村山高坡陡,村道狭窄艰险,村民们很简单跌伤骨折,他希望自己能全面驾驭骨折复位技术,这样,伤筋动骨的病人就不用下山进城看病了。 现在,邓前堆的愿望都快实现了,这让他特殊激烈当地政府已
8、经在着手筹建能通车的桥和路;新的村卫生室也即将动工;他自己也于2022年起先在怒江卫校就读,2022年又参与了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专业基本功更加扎实了。 “乡亲们对我好,国家对我好,我这医生要始终当下去,直到终老。”朴实忠厚的邓前堆是这样说的。 邓前堆作为一名一般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胆忠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2篇:邓前堆学习材料 邓前堆先进事迹报告 邓前堆,男,怒族,47岁,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邓前堆生活的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位于福贡县境内怒江峡谷深邃而狭窄的地方,那里山势险峻,江流湍急。全村有
9、害扎、老娃当、格扎、拉马底、托底、培建六个村民小组,共265户人家,1043人。六个村民小组除了拉马底小组集居在瓦贡马路(省道)边外,其余的五个村民小组和全村60%以上的群众散居分布于50以上的怒江峡谷两岸半山腰和边远山区。 1983年,初中毕业的邓前堆起先与哥哥一起到缅甸做生意。在一次回家的途中,他不幸感染了疟疾,大病了一场,在村里的乡村医生的细心照看下才得以康复。正是因为这段治病的经验,邓前堆深深感受到了乡村医生对于村民健康的重要性,也下了当乡村医生的决心,从今变更了他的一生。 邓前堆酷爱农村卫生事业,为了村民的健康,他节假日从没休息过。28多年来,邓前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到地里劳动,
10、还是赶集、做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头、林间崖下为村民供应医疗服务。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乡亲们病了,他都随叫随到,通过索道奔波于高山峡谷间。 为了医治因腹痛而处于昏迷状态的村民,邓前堆曾在深夜独自一人摸黑通过溜索到达怒江对岸,并爬了两个多小时 的山路;为了给被火烧伤的老人治疗,他曾连续十余天每天过溜、爬山,赶到老人身边为老人清创上药、打针输液;因为联系不上病人家属,为了将摔伤的病人送回家,他曾背负病人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为了精确诊断病人的病情,他曾冒着被感染结核病的风险自费到县城进行化验,然后将药品亲自送到病人手里。假如遇到突发事故,邓前堆还会主动
11、赶往现场绽开医疗救助工作。 给乡亲们看好病,仅初中毕业的邓前堆,坚持边学习边行医,从没有放弃任何一次学医培训的机会。同时,他还坚持每月进山入寨巡诊,用民族语言宣扬说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常识,提高了村民的保健意识。28年如一日,邓前堆同志像牛一样静默奉献,像草一样朴实无华,他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将满腔热忱地倾注于解除乡亲的病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所在的村安排免疫建卡、建证率达100%,预防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从医28年来,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诊治患者13万余人(次),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乡村医生的收入是微薄的,特殊是作为贫困地区的乡村医
12、生。28年的艰辛付出,邓前堆得到的却是微薄的酬劳。1983年至1992年,他的工资从一起先的28元涨到了38元;2022年之前,每月仅有126元的补助;2022年,由于安排生育工作也由乡村医生负责,每月工资性收入涨到了400元,再加上300至400元的诊疗费和各项公卫补助, 仅够一家4口人牵强过日子。1992年,为了便利当地群众看病,邓前堆把家搬到距村卫生室500米的马路边。从从前的茅草房、油毛毡房到现在的小平房,九年的光阴,省吃俭用的邓前堆一家在靠大岩石而建的三间小平房里除了几件简洁的家具外,就是只有去年新添的一台小电视机。由于待遇太低,有三名曾与邓前堆一起工作的乡村医生离开了,只有他始终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学习 邓前堆 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精选 事迹 有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