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曲线的方程学案.pdf
《求曲线的方程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曲线的方程学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求曲线的方程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案第 14 课时求曲线的方程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 1回忆建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过程,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学生活动通过师生的讨论,总结得到,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 M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 P的点 M的集合 P=M|P(M);(3)用坐标表示条件 P(M),列出方程 f(x,y)=0;(4)化方程 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三、数学运用【例 1】(教材第 63 页例
2、 1)长为 2a(a0)的线段 AB的两个端点 A,B分别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滑动,求线段 AB的中点 M的轨迹.1(见学生用书 P41)处理建议以问题“如何使用 AB=2a这一条件建立 x,y之间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点 M的轨迹方程或点 M的轨迹的特征.规范板书解法一由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知,OM=AB=a(O为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垂足),因此由圆的定义可知,动点 M的轨迹为圆.(例 1)解法二分别以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 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Oy,设 M(x,y).因为 M为 AB的中点,所以 A(2x,0),B(0,2y).又因为 AB=2a
3、,所以(2x-0)2+(2y-0)2=4a2,化简得 x2+y2=a2.所以动点 M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题后反思(1)本题求的是轨迹而不是轨迹方程,注意“轨迹”与“轨迹方程”的不同.(2)解法一,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根据圆的定义得到 M的轨迹为圆;解法二,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轨迹方程,再根据方程确定轨迹.变式长为 3 的线段 AB的两个端点 A,B 分别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滑动,M为线段 AB上一点,且 BM=2AM,求点 M的轨迹.2(变式)规范板书解分别以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 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xOy,设 M(x,y).因为 M为线段 AB
4、上一点,且 BM=2AM,所以A,B(0,3y).又因为 AB=3,所以+(3y-0)2=9,化简得+y2=1,所以动点 M的轨迹为椭圆.【例 2】(教材第 63 页例 2)求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A,B的距离之比等于 2的动点 M的轨迹方程.2(见学生用书 P42)处理建议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不唯一,让学生自己建立直角坐标系解题,再进行点评、修正、总结.(例 2)规范板书解以 A 为坐标原点,直线 AB为 x轴,以过点 A与直线 AB 垂直的直线为 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设 AB=2a,M(x,y),则 A(0,0),B(2a,0).因为 M满足=2,所以化简得 x2+y2-ax+a
5、2=0.所以动点 M的轨迹方程为 x2+y2-ax+a2=0.题后反思(1)此题要求点 M的轨迹方程,没有给出直角坐标系,因此首先必须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就会得到不同的方程.(2)此问题的结论,我们应该记住,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不等于 1)的点的轨迹是圆.(3)按照上述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来求轨迹(曲线)方程的方法,通常称为直译法,这是求轨迹方程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变式已知圆 M的方程为(x-4)2+y2=1,过圆外一点 P作圆 M的切线 PA.若PA=PO,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规范板书解设 P(x,y).由题意可知,PM2-1=PA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线 方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