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共8页).docx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范围(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金融 徐敏班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2、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地纪录一国某一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反映该国国际收支的构成和总貌。3、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4、离岸价:(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5、到岸价: (CIF):也称为成本加运保费(指定目的港)条款。是指卖方除负有在CFR条款下的同样义务外,还必须就运输中买方负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
2、风险对货物保险。6、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自身利益)而从事的交易。一、名词解释7、支出变更政策:通过改变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支出,从而改善国际收支。8、 支出转移政策:不改变总支出水平总量而改变总支出结构,即改变支出在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之间的比重,从而改善国际收支。9、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条件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政策内外均衡,但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出现内外不均衡的情形。10、丁伯根法则: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11、政策指派原则:每一个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个目标应有最大影响力、在影响政策
3、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蒙代尔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一)名词12、贴水 :远期汇率比现汇汇率便宜。13、外汇: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资产。一种货币成为外汇的条件:1.自由兑换;2.普遍接受性。14、外汇期货: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15、套汇:利用同一时刻在不同汇市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卖外汇而赚取差价的行为。1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币(1,100,等)折算成若干单位本币的汇率表示方法。中国等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实行这种标价方法。 17
4、、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1,100,等)折算成若干单位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美国、英国、欧元区等国家和地区实行该标价方法。 18、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表明各国货币比价确定的原则和方式。19、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的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参照物可以是黄金,或一种或一组外国货币。20、浮动汇率制:是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而形成的汇率。 21、清洁浮动:又称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22、
5、铸币平价:是指在金属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率是通过两国货币的含金(银)量的比较决定的。是金属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一)名词23、欧洲债券:由借款人在本国之外的资本市场发行,不以发行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国际债券。24、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25、国际清偿能力:主要包括一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或其他国家政府之间所达成的临时性筹借资金的各种协议。26、自有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储备头寸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余额。27、离岸金融市场:在原货币发行国以外经
6、营该国货币借贷业务的市场。28、第八条款国:根据IMF协定经常账户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成员国。(一)名词解释29、国际货币体系:各国政府为国际间各种交易支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包括对此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机构。30、特里芬两难: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美元价值稳定和信心,要求美国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31、欧元: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二、思考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
7、制的原则是什么? (1)按复式记账法记账,即每笔交易都由两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借方记:本国商品劳务进口支出、对外资产的增加、对外负债的减少;贷方记:本国商品劳务出口收入、对外资产的减少、对外负债的增加。(2)采用权责发生制,即经济交易发生的时间或记录日期的确定以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3)进出口的计价以离岸价记2、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标准和口径是什么?衡量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1)贸易收支差额: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3)基本账户差额(4)综合账户差额3、国际收支平衡表各帐户间有什么联系?(1)各账户间是一种平衡关系。经常账
8、户的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错误和遗漏账户的差额=0(2)如果划一条线,把国际收支平衡表区分为两个部分,其线上所有项目差额的合计必然等于线下所有项目差额合计的相反数。(3)一笔交易可能同时涉及多个账户4、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分析。 1)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由临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临时性的因素有季节性因素、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流行和政治动荡等。2)周期性不平衡。 是指由于经济周期引起国际收支失衡。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具有周期性。一般来说,一个周期通常包括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萧条以及经济复苏四个阶段。四个阶 段中经济特点具有显著差别。每个阶段经济发展对于国际收支都会发生影响,阶段不同,
9、影响不同,因此国际收支也会出现周期性失衡。3)货币性不平衡。 由于货币性失衡引发国际收支失衡。一国(或地区)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就会上涨或者下降从而影响本国进出口,引发国际收支失衡。当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如果汇率不作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将会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而进口需求则会增加,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贸易逆 差,进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4)收入性不平衡。 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人均收入越高,进口增长越快,企业会增加进口生产资料,个人 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出口商品由于国内需求大
10、,出口相应减少,由此形成贸易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5)结构性不平衡。 是指一国产出结构(主要是指可贸易产品结构)与世界市场需求结构脱节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具有长期性质,需要国际收支失衡国家的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来予以纠正。5、2008-2013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些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按课程教学要求分析,符合实际,分析全面,自圆其说。第二章二、思考题6、简述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答: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即在政府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经济中的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
11、必然引起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后者反过来又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缩小,通常,国际收支的失衡会 引起汇率、物价、国民收入、利率的变化,而后者的变化又会改变国际收支的失衡。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本国赤字 外国盈余 外汇储备下降 外汇储备上升 货币供给下降 货币供给上升 利率上升-利率机制-利率下降 国内支出下降-收入机制-国内支出上升 工资物价下降-相对价格效应-工资物价上升 进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改善-进口需求上升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 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逆差外汇汇率 逆差改善或消除 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减少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外流 黄金内流 货币供给量量减少 货币供给上升
12、 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价格上升 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出口减少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顺差7、试述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政府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的手段有融资和调整两大类。调整又包括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具体有:1)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2)财政和货币政策:a.政策效应(紧缩)-通过乘数效应-国民收入减少-国民商品劳务支出下降-进口减少;b.政策效应(紧缩)-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减少资金流出;c.政策效应(紧缩)-诱发国内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下降-刺激出口减少进口增加。3)汇率政策:一国当局利用汇率的调高或调低控
13、制进出口,从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4)直接管制:一国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严格的行政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8、为什么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因为当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时,它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失衡现象,同时,也要利用经济的开放,通 过商品、劳务、资金的国际流动来增加本国福利。内外均衡的统一,即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结合就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但是,直接影响内外均衡目标的变量 很多。在开放条件下,这些变量通过各种机制发生着复杂的联系。在开放经济的运行中,经济同时处于内外均衡区间的情况是很少的,各种变量变动造成的冲击都会 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开放。
14、在一些区间内或状态下,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要求使这些变量的调整方向是相反的,实现某一目标会带来另一目标的恶化。这 就形成了内外均衡的冲突。9、如何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外均衡? 蒙代尔认为如果每一种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另一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提 出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指派 原则:即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适当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同时实现
15、内外均衡。 当经济状况处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当经济状况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当经 济状况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紧缩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当经济状况处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扩张财政政策和扩张货币政策。第三、第四章复习(二)思考题10、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答: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和国外对该国货币汇率的需求,进而引起外汇的汇率下降或顺差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就会增加该国的外汇需求和本国货币的供给,进而导致外汇汇率的上升或逆差国货币汇率的下跌。在国际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财经大学 国际金融 期末 复习资料 范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