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doc.pdf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doc.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号学:名姓:班2.下列各句朗部编语文八年级古诗文测试卷:45分分:80分一、基 累 (26 分)1古 文默写。(每空 1分,共 14分)(1)_,君子好逑。(2)所 伊人,_。(3)青青子衿,_。(4)海内存知己,_。(5)怒而,_。(6)_,只有香如故。(7)送友人中,表“送君千里,一”,却又借 的 声来寄托 人和友人的离 之情的 句是:_,_。(8)望洞庭湖 丞相一 中运用 偶修辞方法,描 洞庭湖雄 景象的名句是:_,_。(9)茅屋 秋 所破歌中与“但愿 生俱 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10)常建的 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 各含一个成,两句 是:_奏划分有 的
2、一 是()(2 分)A.忽逢/桃花林,岸 /数百步B.其岸/犬牙差互C.盖/桃核/修狭者/之D.蒹葭/,白露 /霜3下列各 句子中,加点 的意思相同的一 是()(2分)A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 外人道也云/大道之 行也D 有嘉肴/有千里之能C 其翼若垂天之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 是()(2分)A 与能B才美不外C 然后能自反也D 系向牛 充炭直5.下列加点 解 有 的一 是()(2分)A.欣然 往(:打算,划 )B.心 之(:以 )C.神情与、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6.文学文体常。(4 分)(1)下列文学常 表述有 的一 是()(2 分)
3、A桃花源 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 人。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 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洵、王安石、曾巩。C“”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 叙描写,也可以抒情,并通 事、物、人、写景来抒 作者的感情或 解。D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歌 集,收 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歌又称 三百。(2)下列关于文学常 的表述正确的一 是()(2分)A礼,国至秦 道家 著的,相 是西 学家戴圣 纂的。B 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 的倡 者,被后人尊“唐宋八大家”之首。C 庄子一 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存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篇D 茅屋 秋
4、 所破歌和 炭翁都反映了当 社会,表达了 人 治者的和 下人民的深切同情。二、理解(54 分)(一)下文,完成 目。(13 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水声,如 珮,心 之。伐竹取道,下 小潭,水尤清冽。305 篇篇。11全石以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坻,岩。青 翠蔓,蒙,参差披拂。潭中 可百,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俶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可。其岸 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 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清,不可久居,乃之而去。7.解 下列加点。(4 分)(1)水尤清冽 _(2)潭中 可 百 _(3)其岸 犬牙 差互
5、_(4)悄 幽邃 _8.用 代 翻 下面的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可。_(2)以其境 清,不可久居。_9.下列 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 是()(2 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 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坻,岩”,写出了作者“石潭”命名的由及近岸石 的千 万状。C “潭中 可百,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 儿自由游弋的情。D 第 段分 写了作者 游潭之 和 之。10.第 段画 句流露出作者怎 的心情并 作者 生 种心情的原因。(3分)_(二)下文,完成 目。(12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6、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屋舍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犬相。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 垂髫,并怡然自。(自桃花源)【乙】大道之行也,天下 公。与能,信修睦。故人不独 其,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壮有所用,幼有所,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己。是故 而不,盗窃乱 而不作,故外 而不。是 大同。自礼 礼运 )11.解 下面加点的。(4分)(1)屋舍 然 _(2)阡陌 交通 _(3)不独子 其子 _(4)其弃于地也 _12.翻 下面句子。(4 分)(1)黄 垂髫,并怡然自。_(2)与
7、能,信修睦。_13.理解文意,用原文 句填空。(2分)(1)陶渊明在桃花源 中有“桑竹垂,菽稷(粮食作物)随 (种植)”的 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 似的句子是:_。(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14.陶渊明描 的“世外桃源”地再 了“大同”社会的生活 貌,因此二者有 多相似的地方。参照示例,从两段 文中再找出一例,它 的相似之。(2分)示例:从“阡陌交通,犬相”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 境和平安宁,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 而不作”。_(三)下文,完成 目。(9分)【甲】世有伯,然后有千里。千里 常有,而伯 不常有。故
8、 有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 之,不以千里称也。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也,有千里之能,食不,力不足,才美不外,且欲与常 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年级 古诗文 测试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