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十二月初八。下面是分享的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极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珈牟尼为了寻找人生的真谛。像苦行僧一样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也尝
2、尽了人间的苦难。有一天,他云游到印度的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因为又冷又饿,终于昏到在河边。这时,正巧有个放羊的姑娘路过河畔时发现了他,她连忙拿出了自己背囊里仅有的一些干粮,又去采集了一些野果,用泉水将野果和干粮煮成了一锅稀粥,喂给佛祖吃。吃完粥,他感到浑身热乎乎的,元气好象又回到他的身上。于是,他又下到尼连河里洗了个澡,顿时觉得神轻气爽起来,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光。此后,释珈牟尼告别了牧羊女,一个人坐到了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他想参透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喝了牧羊女的粥以后,释珈牟尼的思路好像特别清晰敏捷了。突然间,灵光一闪,他脑子里似闪电般亮了一下他终于悟到了人生的真理:佛道。从那一天起,他就成
3、了佛祖。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以后,佛门弟子为了纪念佛祖得道的这个日子,也为了感激救活了释珈牟尼的牧羊女,就在这一天用牧羊女熬粥的方法,以杂粮加野果熬稀粥敬献佛祖。由于佛祖在中国传播广泛,佛教弟子们用稀粥敬献佛祖的习俗,也在中国的民间传播开来,便成了大家在这一天煮粥祭组,喝粥的民间习俗。这种粥,也就被称为“腊八粥”。当然,腊月初八,天寒地冻,人们围坐在家里喝着用糯米和红豆,枣子,花生,芝麻等加糖熬成的香甜可口的粥,暖和温馨,也给人们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这也是喝“腊八粥”的习俗得以长久沿袭下来的原因之一。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
4、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5、。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2.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腊八节吃粥习俗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五味粥”。“七宝”指的是粥里的各种点缀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则指粥的五种主要原料,即江米、黄米、豆子等。 到了元代,配料不断改进,以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为配料。每逢腊八,“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
6、员士庶作朱砂粥”,无论是红糟粥还是朱砂粥,都充分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佛教中喇嘛教的崇拜。 明清时,腊八粥的制作更加精细,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末、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菊葡以作点缀”。 3.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腊八节相关记载 文献记载与“腊”相关的古俗。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腊祭的习俗,腊祭的对象,
7、则是祖先以及五位家神(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
8、神水沟、昆虫神。先秦时腊祭日期并不固定,汉后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据说在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4.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现代诗歌 (1)腊八节现代诗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买豆腐, 二十六买斤肉,二十七宰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2)腊八节现代诗歌 驿路羁旅赏梅花,欢天喜地过腊八。 粥敬如来佛开光,仁义忠孝蔚云霞。 儿不嫌母雏恋妈,春晖寸草难报答。 羊跪乳,鸦反哺,穷途
9、发奋望腾达。 饮水思源身独善,知恩播爱济天下。 真情反馈福社会,戮力同心泽大家。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罡风护奇葩。 江海行歌当此时,翠染沃野靓中华! 5.六年级腊八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1、腊八节喝腊八粥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腊八粥也叫“佛粥”,民间也有把腊八粥叫做“防风洲”,据说喝了这粥,可以御寒。 2、腊八粥的来历 其实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略无所获,一天在河中沐浴时,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于是僧人们在腊八这天手捧钵盂,到街上化缘,将化来的米、枣等煮成粥,发给挨饿的人们。从此每年的腊八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还有一个来历,就是源自腊八赤豆打鬼,据说腊八这天,鬼怪出来作祟,只要用红豆击打他们,他们就不敢靠前。后来赤豆打鬼演化成了赤豆熬粥,祛病镇邪的说法。 3、腊八粥的材料 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萄,以作点染。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