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节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1 1.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 2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难点)3 3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 2研究方法及实例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 1含义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大致呈“J”型。2 2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
2、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3)模型中各参数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21 1条件: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2 2形成原因3 3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 4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 1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
3、环境污染等。2 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3 3研究意义(1)有害动物的防治。(2)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曲线。2 2实验步骤3基础自测1 1判断对错(1)数学模型中数学表达式比曲线图更精确、更直观。( )(2)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
4、纳量。( )(3)外来物种入侵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必定表现为“J”型增长。( )(4)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5)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时呈“J”型增长。( )提示:(1) 数学表达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2) 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3) 外来物种入侵进入一个新环境后,若环境条件不适于其生存,可能会导致其数量减少,甚至灭亡。(4)(5)2 2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导学号:62672149】B B 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的增长是指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情况下的增长。在这样的条
5、件下,种群会呈“J”型曲线增长,B 图所示的增长便属于此种情况。3 3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增长一般呈现出“S”型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A种群的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4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D同一种群的K值固定不变C C 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在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等情况下形成的,A 错误、C 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B 错误。同一种群的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K值也会相应地改变,D 错误。4 4(备选习题)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6、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导学号:62672150】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C C 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在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种群增长的曲线思考交流1 1在 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
7、入美国的一个岛屿,下图是在 19371942 年期间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结合图示,分析以下问题:(1)若某种群数量增长符合上图曲线需满足哪些条件?提示:实验室条件下。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情况。即食物和空5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该类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请尝试绘出 1 时种群数量Nt随t的变化曲线图?提示:NtN0t。(3)上述曲线有无K值?种群增长率会改变吗?提示:无K值,增长率不变。2 2在“S”型曲线中,有一段时期近似于“J”型曲线,这一段是否等同于“J”型曲线?(1)判断:_(填“是”或“否”)。(2)理由:_。提示:(1)否
8、(2)“J”型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趋势, “S”型曲线是在环境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的增长趋势3 3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么措施?提示: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1)“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区别类型“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疾病等自然条件:食物、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等曲线模型6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特点无K值,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有K值,K/2 时增长速率最大联系解读:两种增长方式的
9、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的影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如图)。两种增长方式的变化:“J”型曲线“S”型曲线环境阻力逐渐增大(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应用K值的应用a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b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储粮食、消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c合理确定载牧量: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K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K值,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K值下降。K/2 值的应用a资源开发与利用:种群数量达到K/2 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对养殖的生物进行捕捞(捕获)时,捕
10、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 值处,以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b有害生物防治:务必及时尽早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 值处。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7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该图表示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C D技巧点拨 图示信息:曲线呈 S 型。种群数量为K值时,增长速率为 0,种群数量为K/2 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 K值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为特定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正确;K值时种群数量最
11、大,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即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因素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错误、正确;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鱼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并使剩余数量维持在K/2 的水平,才可获得持续高产,错误。答案 C C(1)影响上题图中K值大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下图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根据本题所述,可表示K值的点是哪个?提示:(1)食物、活动范围、气候条件等。(2)b。a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b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K值。易错提醒:(1)K值时捕捞鱼类,因为此时种群数量最大,可获得最大捕捞量。(2)捕捞后使鱼类种群数量保持在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四 种群 群落 数量 化学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