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16 生物群落的演替 苏教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16 生物群落的演替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16 生物群落的演替 苏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六十六) )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物群落的演替(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练1 1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到灌木群落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是( )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 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A BC DA A 题中、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原因。而是灌木形成后的特点。2 2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2、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 C 该群落起始于采伐迹地,原来存在着生物群落,因此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 项错误;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仍属于群落演替,B 项错误;云杉林中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同,因此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项错误。3 3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150】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D D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人类
3、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2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4 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B B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活动(如旅游)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火山喷发后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 B 项错误。5 5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
4、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85732151】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A A 甲地因森林火灾引起植被受损,其实并没有彻底消灭植物,而乙地火山喷发导致植被彻底被破坏,所以两地的群落演替应为不同类型,故 A 错误。6 6群落演替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B新物种迁入的最初表现大多是种间相互制约C新物种定居后会出现生态位的分化D种内斗争的加剧不利于
5、群落更替D D 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内部环境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动力,也是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种内斗争的加剧,使实际生态位缩小或导致其他物种的入侵,形成周而复始的更替,故 D 项错误。7 7下列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蒙古草原牧场的演替B火山喷发形成长白山天池后的演替C整体搬迁到山下后的山村的演替D大兴安岭砍伐森林后的恢复演替B B 蒙古草原牧场的演替是在原有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火山爆发形成长白山天池后的演替,是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整体搬迁到山下后的山村的演替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属于次生演替;大兴安岭砍伐森林后的恢复演替属于次生演3替,故 B 符合
6、题意。8 8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B B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形成森林,此时的群落丰富度已达到顶级,趋于稳定。9 9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85732152】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C C 本题考查考生对表格数据的分析能力及对群落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表格植物类别中可判断出 A 项正确。物种丰富度应看
7、物种数量,表中显示乔木阶段物种数量最多,该阶段群落结构也最复杂,B 项正确。样方法应随机取样,C 项错误。结构复杂的群落一般都包含了四种种间关系,D 项正确。1010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最终演替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形成_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微生物种类较4多的是_。解析 (1)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群落的复杂程度也越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 生物 课时 分层 作业 16 生物群落 演替 苏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