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docx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下面是分享的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1.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解释 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内人:宫中歌舞艺人,入宜 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
2、,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 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
3、“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2.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唐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解释 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
4、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 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开,举行。 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 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汉:天河,银河。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 依:靠着,依靠。说文依,倚也。 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 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简析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
5、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 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长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唐代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译文 喧闹成队的车队行过长安,羁旅生病,没有心情去各方游玩。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
6、众人都在欢庆,只有我一人感到孤愁。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
7、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一作:满)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解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鉴赏 这是首相思词,写
8、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词 关于 正月 十五 元宵节 古诗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