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 1 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 1.1.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重难点)2.2.会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重点)3.3.理解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在实践中的应用。(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2)条件及现象过程条件现象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平衡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3.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
2、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 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2 2实验步骤及现象3 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 1实例(1)水稻吸收 SiO多,吸收 Ca2、Mg2较少;番茄吸收 Ca2、Mg2较多,而吸收44SiO较少。44(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含量明显高于血液中碘的含量。(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差异较
3、大。2 2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2)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3 3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基础自测1 1判断对错(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3(2)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不进不出。( )(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去掉细胞壁的部分。( )(4)物质跨膜运输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5)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提示:(1)(2) 外界溶液与细胞质浓度相等时,水分进出达到平衡。(3) 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叫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包含细胞液。(4) 物质运输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5)2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4、是( )A有半透膜B有浓度差C要有完整的细胞结构D有半透膜和浓度差答案 D D3 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 )【导学号:92172115】A细胞核 B原生质层C细胞质D液泡膜答案 B B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渗透现象及原理分析思考交流1 1根据材料 P60“问题探讨”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漏斗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一直上升吗?为什么?提示: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大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但漏斗内的液面不会一直上升。因为随着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漏斗内液面与烧杯内液面差产生的静水压会增大,由
5、于静水压的作用,漏斗内的水分子向烧杯扩散的速度会加快,当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度与由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的速度相等时,扩散达到平衡状态,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2 2渗透装置中,当漏斗内溶液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同吗?4提示:不同。渗透作用达到平衡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双向扩散速率相等,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仍高于烧杯中清水的浓度。3 3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液面还会升高吗?提示:不会,因为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溶液都能通过。如果烧杯内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则液面不会升高,因为半透膜两侧溶液没有浓度差。4 4根据
6、以上的探讨,思考发生渗透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提示:半透膜和浓度差。1 1渗透现象的分析(1)图示(2)原理分析(3)分析上图可知:h 产生的压强与水和蔗糖溶液产生的渗透压差达到平衡,使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交换率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2 2动植物细胞都是渗透系统53 3渗透作用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bC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后保持稳定D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技巧点拨 (1)如图的渗透装置发生了渗透作用,具备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2)明确水分子
7、的渗透方向。(3)明确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漏斗的情况。解析 纱布不能作为半透膜,则漏斗内的蔗糖会扩散到外界溶液中,浓度差无法维持,液面不会上升,A 项正确;由图知,b 漏斗液面上升,故实验开始时溶液浓度大小是ba,B 项错误;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溶液浓度较大,水分子进入漏斗内的多于从漏斗出来的,液面先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液面不再上升,水分子进出漏斗达到动态平衡,C、D6项正确。答案 B B(1)漏斗管内的液面保持稳定后,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达到平衡时,漏斗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提示: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渗透作用液面会继续上升,上升的时候将漏斗中
8、的溶液稀释,因此上升的高度会下降。(2)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中液面的高度有什么变化?提示: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溶液的浓度降低,漏斗内的溶液面会降低。(3)若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漏斗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提示:向烧杯内加入清水,烧杯内溶液的浓度降低,漏斗内液面会上升。活学活用1 1.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通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小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D乙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A A 玻璃纸是半透膜,
9、水分总体由清水向饱和蔗糖溶液渗透,所以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增多。2 2图 1 表示两种物质扩散的图解,图 2 是为了验证图 1 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应是( )图 1 图 2A图甲中水柱 a 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 a 将先上升后下降C图乙中水柱 b 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维持不变7D图乙中水柱 b 将先上升后下降D D 由于图甲中的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图甲中的液面高度先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保持不变;图乙装置漏斗中葡萄糖溶液浓度大,导致液面上升,由于葡萄糖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导致半透膜两侧浓度差降低,所以漏斗中液面又会降低,最后液面平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思考
10、交流1 1为什么要用紫色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根尖分生区细胞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提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使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色,有利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它无大液泡。2 2实验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其中第一次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观察正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状态,以便与处理后的状态形成对照。3 3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的吸水能力有什么变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两者又有什么变化?提示: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增大,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随着质壁分离复原的进行,细胞液的浓度变小,植物细胞吸
11、水能力减弱。4 4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何物质?提示: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5 5本实验选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分别对实验有何影响?提示:选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作试剂,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会杀死细胞。若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过快,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6 6若用合适浓度的 KNO3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细胞质壁分离后,没有滴加清水,出现了自动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请分析原因是什么?提示:开始外界溶液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四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运输 实例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1629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