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奥数巧求周长知识点与习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编辑巧求周长巧求周长我们知道:这两个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用途却十分广泛。用它们可以解决许多直角多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的多边形)的周长问题。这是因为直角多边形总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例如,下面的图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当然分割的方法不是唯一的。由此,可以演变出许多只涉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题目。例例 1 1 一个苗圃园(如左下图),周边和中间有一些路供人行走(图中线段表示“路”),几个小朋友在里面观赏时发现:从 A 处出发,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只要是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几个人分头走不同的路线,总会同时达到B 处。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分析与解:分析
2、与解:如右上图所示,将各个交点标上字母。由 A 处到 B 处,按“向右”、“向上”方向走,只有下面六条路线:(1)(1)ACDEB;(2)(2)ACOEB;(3)(3)ACOFB;(4)(4)AHGFB;(5)(5)AHOEB;(6)(6)AHOFB。因为 AC 与 HO,GF 的路程一样长,所以可以把它们都换成 AC;同理,将 OE,FB 都换成 CD;将 AH,CO 都换成 DE;将 HG,OF都换成 EB。这样换过之后,就得到六条路线的长度都与第(1)(1)条路线相同,而第(1)(1)条路线的长“AD+DB”就是长方形的“长+宽”,也就是说,每条路线的长度都是“长+宽”。路程、速度都相同
3、,当然到达 B 处的时间就相同了。例例 2 2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可编辑解:解:(1)(1)将图中右上缺角处的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行移动到虚线处(见左下图),这样正好移补成一个正方形,所以它的周长为 254=100(厘米)。(2)(2)与(1)(1)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为(1015)2=50(厘米)。例例 3 3 求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解:解:(1)(1)与例 2 类似,可以移补成一个长(151015)厘米、宽(1220)厘米的长方形,所以周长为(151015)2(1220)2144(厘米)。(2)(2)设想先把长 20 厘米的线段向上平移到两条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奥数巧求 周长 知识点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