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第七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力学第七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第七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课件.ppt(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7.1 7.1 工程中梁弯曲的概念工程中梁弯曲的概念梁平面弯曲的概念梁平面弯曲的概念 以轴线变弯为主要特征的变形形式称为以轴线变弯为主要特征的变形形式称为弯曲变弯曲变形形或简称或简称弯曲弯曲(Bending)(Bending)。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梁(beambeam)。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
2、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当梁上所有外力均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时,变当梁上所有外力均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时,变形后的梁轴线也仍在纵向对称平面内,这种在形后的梁轴线也仍在纵向对称平面内,这种在变形后梁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外力作用面重合的变形后梁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外力作用面重合的弯曲称为弯曲称为平面弯曲平面弯曲。梁的约束反力能用静力平衡条件完全确定的梁,梁的约束反力能用静力平衡条件完全确定的梁,称为静定梁。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单跨静定梁可称为静定梁。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单跨静定梁可分为
3、以下三种常见形式:分为以下三种常见形式: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7.1.27.1.2单跨静定梁的类型单跨静定梁的类型(1 1)简支梁简支梁(Simple Beam)(Simple Beam)。梁的一端为固定铰支。梁的一端为固定铰支 座,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2 2)悬臂梁悬臂梁(Cantilever beam)(Cantilever beam)。梁的一端固定,。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另一端自由。(3 3)外伸梁外伸梁(Overhanging beam)(Overhanging beam)。简支梁的。简支梁的 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一端或
4、两端伸出支座之外。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5、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7.2 7.2 梁的内力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剪力和弯矩7.2.17.2.1梁的梁的剪力剪力(Resisting shear)(Resisting shear)和和弯矩弯矩(Resisting moment)(Resisting moment)梁在外力作用下,其任梁在外力作用下,其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可用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来确定。现分析截面法
6、来确定。现分析距距A A端为端为x x处横截面处横截面m-mm-m上的内力。如果取左段上的内力。如果取左段为研究对象,则右段梁为研究对象,则右段梁对左段梁的作用以截开对左段梁的作用以截开面上的内力来代替。存面上的内力来代替。存在两个内力分量:内力在两个内力分量:内力FQFQ与截面相切,称为剪与截面相切,称为剪力,内力偶矩力,内力偶矩MM称为弯矩。称为弯矩。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
7、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7.2.27.2.2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即微段有左端向上而右端向下的相对错动时,即微段有左端向上而右端向下的相对错动时,横截面上的横截面上的剪力剪力FQFQ为正号为正号,反之为负号。,反之为负号。当微段的弯曲为向下凸即该微段的下侧受当微段的弯曲为向下凸即该微段的下侧受拉时,横截面上的拉时,横截面上的弯矩为正号弯矩为正号,反之为负号。,反之为负号。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
8、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7.2.37.2.3计算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计算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例题例题7.17.1 外伸梁受荷载作用,图中截面外伸梁受荷载作用,图中截面1-l1-l和和2-22-2都无限接
9、近于截面都无限接近于截面A A,截面截面3-33-3和和4-44-4也都无限也都无限接近于截面接近于截面D D。求图示各截面的剪力和弯矩。求图示各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
10、回返回 解:解:1.1.根据平衡条件求约束反力根据平衡条件求约束反力2.2.求截面求截面1-11-1的内力的内力3.3.求截面求截面2-22-2的内力的内力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11、4.4.求截面求截面3-33-3的内力的内力5.5.求截面求截面4-44-4的内力的内力比较截面比较截面1-11-1和和2-22-2的内力发现说在集中力的两侧的内力发现说在集中力的两侧截面剪力发生了突变,突变值等该集中力的值。截面剪力发生了突变,突变值等该集中力的值。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
12、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比较截面比较截面3-33-3和和4-44-4的内力在集中力偶两侧横截面的内力在集中力偶两侧横截面上剪力相同,而弯矩突变值就等于集中力偶矩。上剪力相同,而弯矩突变值就等于集中力偶矩。梁的内力计算的两个规律:梁的内力计算的两个规律:(1 1)梁横截面上的剪力)梁横截面上的剪力FQFQ,在数值上等于该截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所有外力在与截面平行方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所有外力在与截面平行方向投影的代数和。即:向投影的代数和。即:若外力使选取研究对象绕所求截面产生顺时针若外力使选
13、取研究对象绕所求截面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趋势时,等式右边取正号;反之,取方向转动趋势时,等式右边取正号;反之,取负号。此规律可简化记为负号。此规律可简化记为“顺转剪力为正顺转剪力为正”,或或“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上,右下剪力为正”。相反为负。相反为负。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
14、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2 2)横截面上的弯矩)横截面上的弯矩MM,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一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梁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侧(左侧或右侧)梁上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OO的力矩的代数和。即:的力矩的代数和。即:若外力或外力偶矩使所考虑的梁段产生向下凸的若外力或外力偶矩使所考虑的梁段产生向下凸的变形变形(即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即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时,等式右方取正时,等式右方取正号,反之,取负号。此规律可简化记为号,反之,取负号。此规律可简化记为“下凸弯下凸弯矩正矩正”或或“左顺,右逆弯矩正左顺,右逆弯矩正”,
15、相反为负。,相反为负。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题例题7.27.2 一外伸梁,所受荷载如图示,试求一外伸梁,所受荷载如图示,试求截面截面CC、截面截面B B左和截面左和截面B B右
16、上的剪力和弯矩。右上的剪力和弯矩。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解:解:1.1.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力反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力反力2.2.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
17、矩截面截面CC:根据截面左侧梁上的外力得:根据截面左侧梁上的外力得:截面截面B B左、左、B B右:取右侧梁计算,得:右:取右侧梁计算,得: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在集中力作用截面
18、处,在集中力作用截面处,应分左、右截面计算剪力;应分左、右截面计算剪力;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也应分左、右截面计算弯矩。也应分左、右截面计算弯矩。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
19、回返回 7.3 7.3 梁的内力图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7.3.1 7.3.1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一般情况下,则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都在一般情况下,则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都可以表示为坐标可以表示为坐标x x的函数,的函数,FQ=FQ(x)FQ=FQ(x)M=M(x)M=M(x)梁的剪力方程梁的剪力方程梁的弯矩方程梁的弯矩方程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20、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7.3.2 7.3.2 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以梁横截面沿梁轴线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垂直以梁横截面沿梁轴线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垂直于梁轴线方向的剪力或弯矩为纵坐标,分别绘于梁轴线方向的剪力或弯矩为纵坐标,分别绘制表示制表示FQ(x)FQ(x)和和M(x)M(x)的图线。这种图线分别称的图线。这种图线分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简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简称FQFQ图和图和MM图。绘图时图。绘图
21、时一般规定正号的剪力画在一般规定正号的剪力画在x x轴的上侧,负号的轴的上侧,负号的剪力画在剪力画在x x轴的下侧;正弯矩画在轴的下侧;正弯矩画在x x轴下侧,负轴下侧,负弯矩画在弯矩画在x x轴上侧,即把弯矩画在梁受拉的一轴上侧,即把弯矩画在梁受拉的一侧。侧。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
22、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题例题7.37.3 图所示,悬臂梁受集中力图所示,悬臂梁受集中力F F作用,作用,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解:1.1.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0(0 x xl)l)(0 x(0 xl)l)2.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由剪力图和弯矩图可知:由剪力图和弯矩图可知: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23、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题例题7.47.4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示,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示,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解:1.1.求约束反力求约束反力由对称关系,可得:由对称关系,可得: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24、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最大剪力发生在梁端,其值为最大剪力发生在梁端,其值为F FQ,maxQ,max=2.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3.3.作剪应力图和弯矩图作剪应力图和弯矩图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它的数值为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它的数值为MMmaxmax第第7 7章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
25、定结构的内力分析0 0 绪论绪论1 1 力学基础力学基础2 2 力矩与力偶力矩与力偶3 3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4 4 轴向拉压轴向拉压5 5 扭转扭转6 6 几何组成几何组成7 7 静定结构静定结构8 8 梁弯曲应力梁弯曲应力9 9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1010压杆稳定压杆稳定1111位移计算位移计算1212力法力法1313位移法及力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矩分配法1414影响线影响线 练习练习 思考思考 返回返回 例题例题5.55.5 简支梁受集中作用如图示,简支梁受集中作用如图示,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解:1.1.求约束反力求约束反力2.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列剪力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力学 第七 静定 结构 内力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