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名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名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名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2019-2020 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名山中学高三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名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新疆有最适于天然彩色棉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基地。下图为新疆天然彩色棉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新疆天然彩色棉A.空间分布均匀B.集中在盆地南部C.盆地边缘分布稀疏 D.多分布在冲积扇上5.新疆更适宜天然彩色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荒漠广阔B.光照充足C
2、.地价低廉D.地广人稀6.和传统长绒棉相比,发展天然彩色棉的优点不包括A.利于人体健康B.降低加工成本C.减少环境污染D.提供工业原料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D 5.B 6.D【4 题详解】读图可知,新疆天然彩色棉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盆地北部边缘地带河流沿岸的冲积扇上。D 正确。【5 题详解】荒漠土壤贫瘠,不利于彩色棉种植,A 错;新疆光照充足,利于彩色棉有机质的积累,能够提高彩色棉质量,B 对;地价低廉、人口稀少不是自然条件,C、D 错。6 题详解】彩色棉制品可以减少纺织过程中的印染工序,降低加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利于人体健康;传统长绒棉和天然彩色棉都能提供工业原料,D 正确。2.下图是某
3、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的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流过 B.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3.图 10 中 XY-线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 为锋面。回答第 1617 题。16关于 PQ 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 PQ 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 PQ 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 PQ 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 PQ 东南侧17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A图示 XY一线
4、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在山脉处弯曲,表明弯曲方向应该为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方向,故得出该地地处南半球,PQ 为锋面,则可知该处存在一个低压中心,PQ 一线为低压槽,低压西侧应该为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结合指向标,故雨区位于 PQ 东南侧,故第 16 题 D选项正确。与 X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地区,离山脉越远,线速度越小,故可以得出山脉东侧西高东低,A选项正确。4.右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 78题。7.图中基地相对于其他三个基地,大型石化企业较多的原因可能是A.劳动力丰富B.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突出C.水陆交通便利D.技术水平高8.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说法正确的是A.地工业区以重
5、工业为主,地工业 区以轻工业为主B.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高 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C.地工业区是我国工业部门齐全,效 应配合最高的地区D.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B 8.C5.下图是 70N 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和该地某河(河流大部分河段东岸受侵蚀)流量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一般都是主要的农耕区,但是该河流下游却几乎没有农业,其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不足 B气候寒冷 C远离消费市场D种植技术落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6.读海陆轮廓图(下图,阴影部分为海洋),回答有关图中的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夏季 M 地近
6、海洋流自北向南流BN 海区所在航线是最繁忙的海上运输线之一CP 所在大洲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DP 所在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7.下图是我国某地表层土壤盐分、蒸发与降水差值、潜水水位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图中蒸发与降水差值、含盐量和潜水水位三条曲线的内在联系,对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启示是A加大灌溉农业的发展速度 B 减少灌溉农业的面积C注意对地下水的补给 D严禁大水漫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8.读下图回答关于图中地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众多,水量丰富B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C.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 D.承压地下水丰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9.2018 年 10 月
7、9 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海拔约为 2241m,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 5 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2018 年 10 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A.冷空气到来较早B.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C.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D.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10.海坨山作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A.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B.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C.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D
8、.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11.海坨山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喷出、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侵入、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变质作用、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9.A 10.D 11.C【分析】本题考查冬季风、冬奥会选址及地貌形成过程。【9 题详解】秋季亚洲高压开始形成,冬季风开始南下,“海坨戴雪”提早出现主要是冬季风到来较早,形成冷锋天气造成的,A 正确;气温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 B 错误;海坨戴雪应是降水量较往年偏多,C 错误;山顶海拔高是一直存在的现象D 错误。【10 题详解】海吃山自然带谱并不完整 A 错误;海吃山主峰海拔约为 2241m
9、,其与山麓地区温差约为13.5,当山麓地区温度在 13.5 以上时,山顶积雪就会融化,故不到夏季就会融化,B 错误;灌木带由于植被覆盖率高,不易规划路线,C 错误;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大有利于冬奥会雪上运动的进行,D 正确。【11 题详解】海吃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为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山沟、山脚下泉水众多,为断层结构,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海吃山所在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 到处都有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强。C 项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 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0.下图为某月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若图中过 M 点(在赤道上)与经线斜交的弧线是晨昏线,则下列说
10、法正确的是AM 点的地方时是 6 时 BM 点的地方时是18 时CM 点正午太阳高度将不断增加 DM 点正午太阳高度将不断降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11.北京时间 2011 年 3月 20 日(农历十五)凌晨 3 点 10分,月球将到达 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 30 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据此完成 3738题。37.当月球离地球最近时,能看见月在中天(月亮高度最大)的国家可能是A.墨西哥 B.澳大利亚 C.英国 D.印度38.此日,晨昏圈与纬线圈在北半球的切点运动方向为A.东北B.西北 C.正东 D.正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B12.读世界某区
11、域图,某日城市(48W,16S)的白昼时间为 12 小时 30分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911题。9.该日城市(48w,16s)与城市(0,78w)日出时间相差:A.15分钟 B.2 小时C.1 小时 45分钟 D.2 小时 15分钟10.该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有:A.甲地沿岸沙漠常常出现大雾天气B.乙地热带草原满目翠绿,郁郁葱葱C.城市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D.城市以西的山地雪线下降11.甲地自然带向北延伸到 5S 附近,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经度地带性规律,水源是主导因素B.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是主导因素C.非地带性规律,洋流是主要原因D.垂直地带性规律,热量和水分的垂直变化参
12、考答案:参考答案:D A C13.右图为我国西部某高山区遥感影像图。若该地气温异常升高,最有可能诱发的灾害是()A.干旱 B.沙尘暴C.地震 D.泥石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形起伏较大,且沟谷中含有大量土石碎屑物,当气温异常升高时,气流上升形成降水,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14.请回答 1617 题:某河流的渔业资源变化是由:污水排放量,人口,江水流量三个因子及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下面是该河某河段的这三个因子变化趋势图,线是该河段渔业资源变化。16在时间段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人口和污水排放量在这个时间段对渔业资源基本上没有影响
13、B.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关键D.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17如果用渔业资源变化代表该河段生态变化,时间段内,河流生态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现象,关于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A.是因为生态变化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刚好凑巧是正相关B.是因为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C.是因为河流在一定江水流量值上具有较高的自净能力D.是因为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较为固定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6B 17C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看出,渔业资源受人
14、口,污水排放量,和江水流量共同影响,仅依靠控制人口数量和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不够的。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15.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导致图中 S 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12.同纬度相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主要原
15、因是A.受暖流影响,冬季降水多B.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高C.距海洋较近,冬季降水多D.距海洋较近,冬季气温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C 12.B11.据图可知,S 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据题干知,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可知,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因此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故选C。12.据图可知,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冬季气温较高,因此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故选B。16.黑龙江是注入鄂霍次克海的最大河流,大量淡水注入,使鄂霍次克海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
16、水层。与中国东北相比,北海道的冬季稍微温暖一些,沿岸海域很少封冻,该岛东北部的纹别市和网走市是观赏流冰的好场所。流冰即冰花或冰块在风、浪、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关于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形成于北极地区B.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对当地钻井平台和船舶航行带来了极大威胁C.形成于北海道沿岸海域D.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自北向南流动10.携带流冰到达北海道东北部的主要动力为()日本暖流千岛寒流西北季风东萨哈林寒流A.B.C.D.11.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是()A.11 月底 12 月初B.12 月底 1 月初C.1 月底 2 月初D.3 月
17、底 4 月初参考答案:参考答案:9.D 10.C 11.C【9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流冰主要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海水容易结冰,冰随着寒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达日本东北部,因此正确答案选 D,A B C 错误。【10 题详解】冰随着洋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达北海道东北部,难度较小,正确答案为,注意不是千岛寒流,通过位置可以判断应当是东萨哈林寒流,容易错选,正确答案选C。【11 题详解】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应当是冬季风和寒流强盛时期,由图可知,在 1 月20 日到 2 月 20 日之间海冰的位置面积最广,此时流冰的范围最大,最适合观
18、赏,因此应选在这个时间段内,正确答案选 C。【点睛】鄂霍次克海海域较封闭,与太平洋的海水交换少。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在西北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下被带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我国黑龙江气温低,冬季易结冰,在风力吹拂下被带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附近。17.读沿 25纬线某大陆 1 月和 7 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陆为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欧洲大陆5.影响 P、Q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地形
19、纬度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A 5.A4.根据图中信息,该大陆 1 月份气温高,7 月份气温低,位于南半球,B、D 错。大陆东岸降水多,与内陆差异大,是因地形抬升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与澳大利亚地形相符,A 对。非洲大陆东岸没有地形抬升,降水与内陆差异小,C 错。5.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为澳大利亚,影响P、Q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P位于东南信风带内,Q 受夏季风影响,对。海陆因素,P 位于内陆,Q 位于沿海,对。地形,P 位于背风坡,Q 位于迎风坡,对。两地纬度相同,错。A 对,B、C、D 错。18.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浙江东西岩风景区观察地质地貌景观。景区岩石主
20、要由红色砂岩组成。下图为该景区某景观。完成下列各题。27.景区岩石主要成因A.岩浆侵入B.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C.岩浆喷出D.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28.峭壁中横向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差异风化D.流水沉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7.B 28.C【分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造成差异风化。【27 题详解】景区岩石主要由红色砂岩组成,砂岩属于沉积岩,由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B 正确。【28 题详解】峭壁中裂缝产生只能是外力作用产生,排除 A、B;峭壁中流水沉积作用较弱,排除 D,差异风化造成裂缝产生,C 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防城港市 名山 中学 地理 期末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