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pdf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习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2020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D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2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D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E辨证论治3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A治病求本B辨证论治D四诊八纲E以上都不是4下列哪一论着的作者是秦越人()A伤寒论B金匮要略D难经E针灸甲乙经5下列哪部着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难经B伤寒杂病论内经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7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医着是()
2、C精气学说C精气学说C辨证求因C中藏经C千金要方C黄帝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诀D黄帝内经E难经8下列哪部着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A伤寒论B金匮要略论D难经E脾胃论9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A张介宾B华佗C钱乙D陈无择E张机10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论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11在病因学方面,提出着名“三因致病说”的医家是(A王清任B华佗C张介宾D陈无择E巢元方12将诊脉方法加以推广的医家是()A巢元方B陈无择C张机C小儿药证直C诸病源候C诸病源候)D王清任E王叔和13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C王清任D叶桂E刘完素B张从正14被后人称
3、为“滋阴派”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C叶桂D吴塘E薛生白B刘完素15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A李中梓C陈无择D叶桂E刘完素B李杲16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是()A王清任C李杲D张从正E朱震亨B吴有性17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A朱震亨C张介宾D张机E吴瑭B李杲18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瑭D吴有性B薛生白C王孟英E叶桂19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A朱震亨B吴瑭C吴有性D刘完素E薛生白20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21最早的药物加工专着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本草D本草纲目E本
4、草图经2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A隋朝B唐朝D明朝E清朝23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A张机B孙思邈D张元素E李时诊24在国内外药学界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药学着作是(C新修C新修C宋朝C刘完素)A神农本草经本草D本草纲目B炮炙论C新修E本草图经25本草拾遗的作者是()A张机D李中梓B李时珍C陈藏器E赵学敏26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着的大型方书是()A千金要方D太平圣惠方B千金翼方E普剂方C外台秘要27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处方规范着作是()A太平圣惠方方D千金要方E医方集解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剂2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的作者是()A张机D王叔和B华佗C皇甫谧E陶弘景29以“火热立
5、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C李杲D朱震亨E钱乙B张从正30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C李杲D朱震亨B张从正E钱乙3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陈无择32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陈无择33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着作是()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3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府D形体官窍E经络35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C难经C奇恒之C同病异
6、治(二)B1型题:A汉代D宋代B晋魏时期E明清时期C唐代1现存最早的药典是由哪一朝代颁行的()2药物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最早提出的时代是()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食疗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海药本草3开创世界药物着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4唐慎微所着的是()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本草纲目拾遗D本草图经E新修本草5清代医家赵学敏所撰的着作是()6由宋代政府组织编撰的是()A本草图经B海药本草本草D千金要方E针灸大成7唐代孟诜所着的是()8李珣所撰的第一部泊来药物专着是()A医林改错B医方集解切用D温病条辨E普剂方C食疗C成方9清代汪昂所着的方书是()10王清任对瘀血理论的发展有突出
7、贡献,他的代表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食疗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11第一部食用药物专着是()12最早运用自然分类法对所载药物进行分类的着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中藏经E千金要方13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论着是()14被尊为“方书之祖”的着作是()A张机B秦越人C皇甫谧D孙思邈E王惟一15千金要方被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是(16率先铸造铜人模型的是()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D“旦慧、昼夜、夕加、夜甚”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17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18昼夜晨昏对人体疾
8、病的影响多为()(三)X 题型1确立中医学术体系的论着是()A黄帝内经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B难经C五十2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是()A刘完素C钱乙D李杲E张从正B张元素3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A张介宾C叶桂D赵献可E吴瑭B吴有性4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介宾C叶桂D赵献可E王清任B吴有性5下列属于中医学基础主要内容的是()A整体观念D病因学说B哲学基础E病机学说C诊法辨证6对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有()A整体观念D辨证论治B阴阳学说E精气学说C五行学说7“证”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病理变化的本质A疾病的原因性质
9、D邪正关系E疾病的传变B病变的部位C疾病的8中医学有诸多的特征,但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特点是()A恒动观念D思辨观念B辩证观念E辨证论治C整体观念9下列哪些观点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10在中药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医家有()A张机C苏敬D唐慎李时珍二、词语解释1中医学3整体观念2中医理论体系B陶弘景4辨证论治6同病异治7异病同治三、填空题5证候8疾病1黄帝内经记
10、载的食道与肠管长度的比值为(与现代解剖学的相关内容相近似。2东汉张机所着的(),)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种,其中多数3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4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详述(5唐末昝殷所着的(6宋代(科专着。7明代杨继洲的()种脉象诊法。)是现存最早的妇科专书。)所撰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最早的儿)是研习针灸的重要文献。),刊行于金代。),是世8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着是(9唐朝政府颁行的新修本草又名(界上最早的药典。10本草纲目采用(16 部 62 类。11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12中医治病注重(四、简答题)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进行解决的法则。)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1
11、什么是中医理论体系其形成的因素是什么2中医的基础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哲学理论各是什么3何谓“金元四大家”所代表的学术流派各是什么4明清时期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为此做出了贡献的着名医家是谁5唐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6宋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7明清时期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8黄帝内经在方剂学方面的成就是什么9张机对方剂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0何谓整体观念体现在哪几方面11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2什么是辨证辨证与论治的关系是什么五、论述题1试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2简述“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基础医学发展中的学术贡献。3简述历代中药学发展的主要成就。4简述历代方剂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12、5试论历代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成就。6试论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试论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举例说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1D答案分析: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2D答案分析:在备选答案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又称气一元论或元气论)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的方法,只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才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3B答案分析:“治病求本”仅指治疗疾病的总的思路;“辨证求因”是中医学认识病因的思维方法;“四诊八纲”属于中医学观察
13、疾病和分析疾病的方法。“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才是中医学的“诊疗特点”。4D答案分析: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由于他对医学的贡献突出,因此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便托名于他。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机所着,中藏经托名三国时代华佗;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5B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撷取了秦汉以前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成就,在阴阳、精气、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了当时人类的医学成就,使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因此该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6C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该书系统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预防,其他四部
14、医书以及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7B答案分析:东汉张机所着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着。张机总结了汉及以前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辨证明确,立法严谨,组方精当,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思路。8D答案分析: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从脉法、奇经八脉、五脏的解剖等方补充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并与之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9E答案分析:东汉的着名医家张机在继承黄帝内经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外感病的六经辨证论治纲领。10C答案分析: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证的病源、症状及其
15、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当深刻,因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11D答案分析: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把复杂的致病因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首次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发展了内经和金匮要略的病因理论。12E答案分析: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详论 24 脉法,使内经、难经确立的诊脉方法得到实施和推广。13E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刘完素(河间)强调火热病机,临床用药时以寒凉为主,因而后世尊其为“寒凉派”的代表。14A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朱震亨(丹溪)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是“滋阴派”的代表。15B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提出“内伤
16、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故被尊为“补土派”的代表。16D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从正(子和)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治病用药以祛邪为主,故尊称为“攻邪派”的代表。17C答案分析:明代张介宾(景岳)等对难经所倡的命门理论有所发挥,从而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18E答案分析:清初叶桂(天士)在温热论中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19B答案分析:清代吴瑭(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0A答案分析: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载药 365 种,最早提出药物“四性五味”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2
17、1B答案分析:南北朝雷氏的炮炙论首次专论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反映了此前药物加工的水平。22B答案分析:李积、苏敬等主编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 800 多年。是显庆四年由唐朝政府颁行的。23D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元素(洁古)等人重视药物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的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倡导了药物“归经”、“引经”的观点。24D答案分析: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载药 1892 种,附图1100 余幅,其成就最大,在国内外的影响最深远。25C答案分析: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继唐本草之后所撰写的,详细地描述了药物品类的方法,补充了大量民间所用的药物。26C答案分析:第一部由宋朝政府组织编
18、撰并颁行的方书是太平圣惠方,载方 16834 首。27B答案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宋朝政府“太医局熟药所”颁行的处方规范着作,虽然载方 800 首,但却是第一部成药典籍。28C答案分析:晋代皇甫谧在继承内经、难经有关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撰写了针灸甲乙经,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29A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刘完素认为“六气皆能化火”、“五气过极皆能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他论述病机常以“火热立论”。30B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邪气所致,邪去则正安,所以用药以汗、吐、下攻邪之法为治。31C答案分析:金元时代李杲强调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观点。
19、32D答案分析:朱震亨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造性地阐发了相火理论。33A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是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其在研究每味药物的性能、主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药物“四性五味”的药性理论。34A答案分析: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在心的主宰作用下,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而成为有机的整体。35E答案分析: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二)B1型题1C答案分析:由唐朝李积和苏敬主持编写的药物专着是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2D答案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绪论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