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要点.pdf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要点.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1 1 章章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范围、原则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范围、原则1.1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地勘资料;2、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结构施工图;3、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 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J1334-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
2、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 1。2 2编制范围编制范围雨水泵房的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基坑降水、排水;深基坑监测等。1.31.3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确保工程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深基坑开挖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工法和技术,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2、确保工期实现的原则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土方开挖、泵房基础墙身、进水口管道预埋的施工顺序,加强工序衔接,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
3、,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3、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4、勇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1第第 2 2 章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2.1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2 2。1 1。1 1、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白马路。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在 36。8736.96m 之间.2.1 2.1。2 2、场地地层概述、场地地层概述拟建场地属于潮白河洪冲积扇,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从地层空间分布
4、规律看,土层在水平向分布比较稳定;垂直向变化显著.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A、人工填土层粘质粉土填土层:褐黄色黄褐色,稍密,湿,含云母、氧化铁、砖屑、植物根。该层厚度 0.62.9m。B、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细砂层:黄褐色,稍密中密,湿,含云母、氧化铁。该层顶板标高34.0136。36m。粉质粘土1层:褐黄色,很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灰色褐黄色,很湿,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有机质。该层顶板标高 29。4431。09m。砂质粉土1层:灰色,中密密实,稍湿,含云母、有机质。粘土2层:褐黄色,很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少量螺壳。细砂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含云母、
5、氧化铁、个别圆砾。该层顶板标高 22。6423。62m。2.1.3 2.1.3、场地水文、场地水文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在钻孔深度(深度为 30m)范围内揭露一层地下水:该层水类型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为 12.00m12.60m,标高为 24。34m24。94m.场区赋存的潜水主要接受地下迳流补给,并接受一定的大气降水的补给,以地下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从水位长期动态资料看,其潜水水位年变幅一般为 1m2m 左右。根据收集的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拟建场区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 35 年最高地下水位绝对标高为 10。00m 左右(不包括上层滞水).2.1 2.1。4 4、水和土的腐蚀性测定、水和土
6、的腐蚀性测定根据本工程的基础设计条件和可能采用的基础类型,针对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材料和基础施工支护结构材料可能产生的影响,现场勘察期间采取了第 1 层地下水(潜水)2 份,并进行了室内水质分析试验,试验主要成果指标参见下表。2水质分析试验主要成果指标一览表水质分析试验主要成果指标一览表地下水类型取水取样孔编深度Mg2离号(m)子1412。6012。10.413。8有关腐蚀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毫克/升)NH4离子SO42ClHCO3侵蚀离子离子离子性298。064.519.4216。9CO总矿化度334.058。517.0277。7pH 值7.427.4530根据对上述水试样的水质分析试验结果,按
7、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的相关标准综合判定:场地内地下水(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和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2.22.2工程简介工程简介白马路东延(中干渠路-峪杨路)雨水泵站工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白马路。拟建工程为雨水泵站及附属用房.其中雨水泵站地上 1 层,地下 2 层,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为10.25m;附属用房地上 12 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30m。第第 3 3 章章土方开挖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土方开挖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 3.1 3.1 控制开挖土体的稳定及基坑排水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
8、点控制开挖土体的稳定及基坑排水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点雨水泵房基坑开挖深度为深度约 9.6m,为深基坑。基坑开挖涉及地层为依次为:1-1 杂填土、细砂层、粉质粘土层.深基坑开挖的稳定和安全是本工程安全控制的重点.基坑开挖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理,止水措施是否有效、变形控制是否及时等诸多因素是保证大开挖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核心。对策:对策:1、保证开挖坡度的质量认真做好土方开挖施工,严格按照 1:1 的坡度进行刷坡,保证土体边坡的稳定性.2、分层开挖、预留 2 米台阶开挖分两层,0-4.8 米为第一层,预留2 米台阶,以保持上层土体的稳定;4.89。6 米为第二层。3、认真做好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
9、处理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层间滞水的处理以集水坑抽排为主,保持基坑无水状态作业。4、基坑开挖时采取的措施3基坑开挖阶段,严格进行分段、分层对称开挖,注意避免基底因浸水而导致的地层力学性能的下降及可能产生的软化,基坑开挖时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注意完善雨季施工时的防水、排水措施,尽可能快地封闭基坑底板。3 3。2 2 测量、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测量、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把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地层的动态变化始终纳入可控的管理系统之中。开挖施工开始前,预埋变形观测点,在施工时安排专人巡视、监测.对策对策: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测量的人员和仪器必须有绝对的保证和相对的稳定。所有参加测量的
10、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建立各测量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校核和控制在使用有效期内。同时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管理.2、高程桩、定位桩必须认真复核,同时与道路中线的接口测量也必须认真进行.中线、水平、断面测量达到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有关规定、设计文件的要求。结构实测底板、顶板高程偏差,线路中线两侧实测轮廓尺寸偏差均符合验收标准。各种工程桩位要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要有明显的标致,防止人为损坏。3、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严肃施工纪律。4、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开挖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和使用的监测仪器.5、基坑开挖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
11、坡顶土体水平位移、边坡土体的侧向变形、地面沉降、地下水位等.3.33.3 开挖施工期间地表水的排放及暴雨的防护是本工程的重点开挖施工期间地表水的排放及暴雨的防护是本工程的重点场址处地表比较空旷,集水量大,地表水的疏排对深基坑的影响较大,如何在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确保基坑及泵房结构的施工安全是工程的重点.对策:对策:1、场地地面要控制好标高和平面坡度,做好坡顶截水沟,做到排水畅通无积水。截水沟用砖砌,流水面用水泥砂浆抹面。布设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2、在基坑的周边砌筑 30cm 高的防淹挡墙,挡墙位于截水沟的内侧,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
12、编织袋,及时对基坑周围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基坑;配备足够泥浆泵,用于排除积水;施工现场仓库配备备用的潜水泵、泥浆泵;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作好准备工作;在现场进行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43、基坑开挖期间,在基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设专人负责及时抽排。3.43.4 周边围护基坑开挖安全控制的重点周边围护基坑开挖安全控制的重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基坑进行外部围护,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坑内人员和外部人员的安全。对策:对策:1、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2、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围护结构施工,做好第一道防线。第第 4 4 章章施工总体部署施工
13、总体部署 4 4。1 1 施工总体部署原则施工总体部署原则总体施工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强化资源配置。施工统筹兼顾,资源合理配置,确保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目标的实现。根据施工重点、难点及关键部位采取相应对策及可靠的技术措施.4.24.2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4 4。2 2。1 1、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准备:1)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参加设计交底。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对周围道路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2)基坑开挖工程的施工方案根据泵房工程结构形式,基础实际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内容应包括
14、降水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监测、风险防范等方案,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3)基坑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的、检测项目、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测点布置、监测仪器、报警指标、观测频率、观测资料分析及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4)将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报送上级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审批,并组织专家论证,以确定最终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任何变更应办妥相关的变更和审批手续。5)施工方案确定后应分阶段逐级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4 4。2 2。2 2、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准备:1)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工道路、基坑内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
15、料堆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2)基坑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区5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3)根据地勘资料,场址的地下水位线在坑底以下 2.54m,但在开挖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层间水的收集、排水工作.4)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周围情况进行调查.5)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6)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土质情况,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及运输车辆的数量,合理配备挖运机械。7)水准仪、全站仪除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正,并在出具的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4 4。2 2。3 3、挖土施工、挖土施工:1)
16、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其挖土方法和运输顺序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2)由于本工程开挖面积较较小,土方宜采用分层开挖、预留台阶的施工方法,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充分重视控制基坑变形,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尽量加快泵房基础墙身的施工进度,减少基坑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3)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相邻区的土体高差(高差一般不大于 2 米),放坡采用:1。0(垂直:水平)的坡度,开挖底层土方时,应防止挖土过快、边坡过陡,造成卸载过速而引起土体失稳、基底涌土等严重后果.4)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坡顶 10 米范围内行走操作。5)机械挖土至坑底标高以上 20cm 左右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土,以保
17、证原状土的完好,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浮土,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认真做好基坑降水及明排水工作,确保基坑干燥,加快施工进度,坑内采用集水井排水,基坑周围开挖 0。8*0.8m 的截水沟,并保持畅通,防止坑内排出的水和地面雨水倒流、回渗坑内。7)基坑边不宣堆置土方或其他设备和材料,以尽量减少地面荷载.8)加强基坑的监测工作,土方开挖、降水等施工应服从统一指挥,做好信息化施工,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案。4.24.2。4 4、其他准备工作、其他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程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2)组建施工管理机构和专业作业队伍,并进行进场前的施工
18、教育培训。6(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做好供应.安排好预制构件和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4)架设供电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等运输线路。(5)做好场区的临时排水、场地、道路硬化等及其他全部临时工程。(6)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7)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8)向监理提交安全生产(含消防安全)计划;落实安全、消防和保安措施,以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34.3 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工序技术衔接,施工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4 4。3 3。1 1、
19、施工具体安排如下表:、施工具体安排如下表:序号1234工作职责施工总负责生产总负责安全总负责技术、质量总负责主要责任人公司副总经理项目副经理外埠公司书记项目总工项目副总工经理助理施工现场管理及工序组织协调技术员办公室主任材机部部长施工队长6施工测量质量管理与工序报验工程部副部长张任峰李强刘晓林蔡高尚王宏宇宋博高国伟张建华杨桂芳林宏达王鑫伟泵站技术负责人,生产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后勤管理材料机械调配管理现场全面管理、执行指令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施工质量检查,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按三检制、报验程序进行隐蔽工程、各工序检查评定备注57质检部长张洪生4.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马 雨水 泵房 基坑 专项 施工 方案 专家论证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