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题库.pdf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题库.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带答案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题库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2010 年 10 月 8 号,我国境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持续时间为12min 的日环食,如图是这次日环食形成过程中,先后拍到的三幅图片,对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所拍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时刻两星球间的相对位置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静止的D所拍摄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A.日食照片拍摄到的是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由于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所拍摄到的照片实际上是之前某
2、时刻两星球的相对位置,故A 正确;B.日环食是由于不透明的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而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故B 错误;C.在日环食持续的过程中,两星球的位置不断变化,照片上的两星球是相对运动的,故 C 错误;D.因为太空是真空,没有尘埃,光在经过太空时不发生反射与折射,光沿直线传播,太空沿直线传播的光没有进入照相机,所以拍摄到的照片四周是呈黑色的太空,这不能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D 错误故选 A.2、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1A答案:B解析:BCDA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
3、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正比例函数,故 A 错误;B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B 正确;C物块在斜面的位置逐渐升高,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D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D 错误。故选 B。3、下列s-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答案:A解析:BCD根据=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 符合题意,BCD2不符合题意。故选 A。4、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
4、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车和丙车答案:C解析:因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匀速向南,所以乙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所以甲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乙车的车速;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那么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甲车;因此,三辆车中,有可能静止的只有丙车。故选 C。5、水平传送带上重叠放置甲乙两个木块,如图所示,两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A点处,甲乙一起滑下传送带,在粗糙的地面上一起向右滑行;滑行到B点与墙壁相撞后,乙马上向
5、左运动,最终甲乙在C点停止运动,从B运动C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乙向右滑动一段距离s0。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传送带对乙的摩擦力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乙一直做减速直线运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甲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3ABCD答案:B解析: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乙物体受力情况,加速运动受非平衡力,传送带对乙向右的摩擦力大于甲对乙向左的摩擦力,甲对乙的摩擦力等于乙对甲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传送带对乙的摩擦力,故正确;运动到A点处,
6、甲乙一起滑下传送带,在粗糙的地面上一起向右滑行,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做减速运动,所以甲相对于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甲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正确;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大小不变,乙受到的摩擦力等于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乙仍做减速直线运动,故正确;从B运动C的过程中,甲相对于乙向右滑动一段距离s0,所以甲相对于乙向右运动,即甲也一直做减速直线运动,故错误;综上正确,错误。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6、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
7、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90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 10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2.8N。g取 10N/kg。在 02s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m/sB拉力F的功率为 0.56W4C有用功为 90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答案:B解析:AB如图中图线a所示,当=2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0cm=0.4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0.2m/s2s=拉力F的功率为=2.8N 0.2m/s=0.56W故 A 错误,B 正确;C如图中图线b所示,在 02s 的过程中,物体上升的高度为=10cm=0.1m所以有用功为有=900 103kg 1
8、0N/kg 0.1m=0.9J故 C 错误;D在 02s 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总功为总=2.8N 0.4m=1.12J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有总=100%=0.9J 100%80.3%1.12J故 D 错误。5故选 B。7、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D小明选择相同的参
9、照物可以造成先后不同的感觉答案:C解析:ABC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当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做的列车没动,故AB 错误;故 C 正确;D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 错误。故选 C。8、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答案:A解析:6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
10、物,不符合题意;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A。多选题9、图像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展示物理过程中所蕴含的规律,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像中用来描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答案:AC解析:BCDAD匀速直线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D 选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 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BC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B 选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 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AC。10、下列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
11、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6cmC人正常行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2m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答案:BCD7解析: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 A 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 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C人的步幅在 60cm 左右,正常行走两步的距离约120cm1.2m,故 C 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活动一般为10min,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 D 符合实际。故选 BCD。11、如图,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速度之比
12、为21B丙车的速度最快C运动 5 秒钟时,甲车在丙车后10m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13,则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答案:BCD解析:A由甲的st图象知,当甲=2s时8)甲=8m则甲车的速度为甲甲8m=4m/s2s甲=由乙的st图象知,当乙=4s时乙=4m则乙车的速度为乙乙4m=1m/s4s乙=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甲乙故 A 错误;B由图像可知,丙车的速度为丙=6m/s故丙车的速度最快,故 B 正确;C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运动5 秒钟时,甲车所走路程为甲丙车所走路程为丙=丙1=6m/s 5m=30m9=甲1=4m/s 5m=20m4m/s4=1m/s1=11因为甲、
13、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所以运动5 秒钟时,甲车在丙车后10m,故 C 正确;D已知乙=1丙3乙=1m/s丙6m/s=16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乙乙乙=乙丙=16=2丙丙丙乙311丙故 D 正确。故选 BCD。12、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B前 30 秒,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C甲车在做匀速运动D前 20 秒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3:2答案:ABC解析:10)A由图可知,两车全程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可知,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即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1,故 A
14、正确;B前 30s 内,甲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900 m,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750 m,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图中汽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路程,由=可知,前 30 秒内甲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故 B 正确;C甲图中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甲图中汽车做匀速运动,故C 正确;D甲图中汽车在前 20s 内通过的路程s甲=600m,乙图中汽车在前 20s 内通过的路程s乙=450 m,由=可得,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前20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甲甲600m4=乙乙450m3甲乙故 D 错误。故选 ABC。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 和乙的 图
15、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B甲、乙均在 3s 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D6s 内甲的路程为 16m,乙的路程为 12m11答案:CD解析:A由图可知,甲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甲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反向增大,再减小,故乙不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由图可知,甲在 3s 末时的位移为 0,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最大距离为4m;乙在 3s 末位移为1 3 4m=6m2=此时距出发点最远,故 B 错误;C由图知,02s内与4s6s内,甲
16、的 图象斜率相同,表明甲的速度等大同向;02s内与4s6s内,乙的 图象斜率相同,表明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故C 正确;D由图知,6s 内甲的路程为甲=4 4m=16m乙的路程1乙=2(3 4)m=12m2故 D 正确。故选 CD。14、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12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一直向后退D甲、乙两车在 2030s 内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BD解析:AB由图示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其速度是一个定值,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其速度不断变化,所以甲车做匀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中 物理 力学 机械运动 知识点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