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记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疑难病例讨论记录.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田性别:男年龄:27 岁床号:206-2病历号:12793入院时间:入院时间:2010 年 03 月 03 日 09 时 30 分讨论时间:讨论时间:2010 年 03 月 08 日 16 时 00 分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科主任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樊华护师护师护士护士讨论记录:讨论记录:青年男患,因“右侧口眼歪斜一月”入院,感冒后起病,主要表现为右侧面部板滞,右侧口角向左侧歪斜、右眼睑闭合不全,说话漏风、喝水漏水、进食夹饭。无心慌、胸闷,无耳痛、耳鸣、耳聋及肢体麻木
2、无力等症。入院查体:T36.4、P80 次/分、R18 次/分、BP130/85mmHg,心肺腹无异常,舌前2/3 味觉减退,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鼓腮试验(+),示齿试验(+),抬眉试验(+)。辅助检查:入院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无异常。目前情况:采用针刺、拔罐、灸法、推拿、理疗及中药汤剂内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药物营养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静滴黄芪针益气活血、改善微循环及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等治疗。目前患者自觉右侧面部板滞症状有所缓解,仍存在严重的联动运动,上额运动微弱,用力闭眼不能完全闭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以说话时为甚,说话漏风、喝水漏水、进食夹
3、饭。讨论目的:加深对面神经炎的认识与学习,优化治疗与护理方案。:患者已加用艾灸,灸法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化瘀散结,回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面瘫多属于阴虚邪客,尤其中老年人更以阴虚体质为多,在艾灸的作用下,虽温灸祛寒而病愈,但络脉阴亏血少却更甚,阴虚阳亢则生风动血,血虚不能濡养络脉、经筋,日久血虚更甚,肌肉失于濡养则萎缩,在面瘫后期往往会出现难以治愈的面肌痉挛。因此对于中老年面瘫患者属于阴虚者慎用,年轻患者思虑、劳累过度者亦应当慎重使用灸法。:参照针灸治疗学及面神经麻痹中面瘫诊断标准,结合患者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目前诊断明确,神经定位标准:鼓索以下:定位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鼓索以
4、下部位受损,临床表现:面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索及鼓索以上部位受损,临床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尚可表现有舌前 2/3 味觉减退或消失,涎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该患者为鼓索以上面瘫,较鼓索以下面瘫治疗难度相对大,患者急性期疗效欠佳,目前病程已近 1 月,预后一般。:面瘫症状因患者体质、病情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着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疗原则,不同的症状选取相关的穴位,而太冲和合谷穴是不可或缺的。合谷是手阳明经大肠经的原穴,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阴经“以输代原”,故又为原穴,可改善和调节肝脏功能。一阴一阳,于调阴之中又调其阳,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疑难 病例 讨论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