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政治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课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A 组(基础达标)1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甚至出现以后,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个事实说明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的属性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选 D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A 项错误,D 项正确;物质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既包括有形物体,也包括无形物体,B、C 两项均错误.2中微子被称为宇宙
2、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不具质量。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ACBD解析:选 D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一发现表明世界是物质的,同时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符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项。3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
3、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上帝创造了人类社会而非自然界解析:选 A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宇宙并非上帝所造,体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人类社会的产生,B 项排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项错误;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不是上帝创造的,D 项错误.4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楚国有个人剑落在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A离开物质谈运动B离开运动谈物质1高中政治 4.2 认
4、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C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解析:选 D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分析慧能的言、楚国人的行,然后将两者综合,便可知:A 项只说明了慧能的错误;B、C 两项只说明了楚国“求剑者”的错误;D 项才是两者共同的错误。5成年人每天摄入和吸收 2 000 大卡左右的能量,同时每天消耗和释放2 000 大卡左右的能量,从而使体重基本不变。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运动
5、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CBD解析:选 D由“使体重基本不变”可知,符合题意;由题意可知,成年人的生命运动是通过每天摄入和吸收 2 000 大卡左右的能量、消耗和释放2 000 大卡左右的能量来维持的,符合题意;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解析:选D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材料强调“率皆有法,也即规律具有普遍性,D 项符合题意,排除 B 项;A、C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7 为了“不
6、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C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D规律是客观的,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解析:选 D题中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D 项符合题意;A 项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错误;B、C 两项的表述不科学,且不属哲学道理。8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认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作业 解析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