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马原第二章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第二章汇编.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2、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实践的中介是(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4、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AB)A.具有客观现实性B.具有社会历史性C.表示人和社会的关系D.是生产的社会形式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
2、,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一历史性飞跃的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是(BCD)A.进一步印证了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得最好的唯一模式B.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C.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D.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6、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ABD)A.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
3、辩证统一B.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C.他的这一观点具有辩证法的倾向D.他没有认识到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ABD)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和来源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
4、介的9、贝克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做是“观念的集合”。从认识论的角度上看,其本质上是(ACD)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正确观点C.唯我论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1、“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
5、可以脱离认识13、“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4、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B)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5、“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6、“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