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2.4 胠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2.4 胠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2.4 胠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胠胠 箧箧 一、语基落实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趋:快走。 阖四竟之内阖:全。?B.曷尝不法圣人哉 法:效法。 大国不敢诛诛:责罚。?C.何适而无有道邪 适:适合。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舍:安置。?D.鱼不可脱于渊 脱:脱离。 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攘:排斥。?解析 C 项,“适”的意思是“到,去”。“舍”的意思是“放开”。答案 C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鸡犬之声相闻 为之仁义以矫之?B.而身处尧舜之安 圣人生而大盗起?C.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窃国者为诸侯?D.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为之权衡以称之?解析
2、 A 项,助词,的;代词,他们。B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顺承关系。C 项,介词,替,给;动词,成为。D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 答案 D3 3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知其然邪 B.何适而无有道邪 C.此世俗之所谓知也D.天下未之有也 解析 C 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答案 C4 4 补写出下列庄子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夫 ,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2)彼窃钩者诛,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3)故 ,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答案(1)谷虚而川竭 (2
3、)窃国者为诸侯 (3)绝圣弃知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58 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 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 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 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 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2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
4、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 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5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示:显露。 B.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扔掉。 C.殚残天下之圣法殚:害怕。 D.则天下不铄矣铄:炫耀。 解析 C 项,“殚”的意思是“尽,全”。答案 C6 6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知”主张的一项是(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天下之德始玄同矣A. B. C.D. 解析是老子的观点,庄子在这里只是引用这种观点,是为了说明“
5、仁义圣智”不能向别人显示;是庄子展示的“绝圣弃知”后的理想社会,不属于其主张。 答案 B7 7 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 玉,人们就不会偷盗。 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 折衡”。 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 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 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之流炫耀自 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 解析 C
6、 项,表述错误,“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才对统治者和儒家仇恨在文中没有依据。庄子的思想是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自己所处的阶层无关。 答案 C8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2)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参考答案(1)尽皆摧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2)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有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 会出现偏离正道之事。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 说 剑3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
7、厌。如是三年, 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 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 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 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 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 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
8、”曰:“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 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 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 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 地纪。此剑一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儒道 互补 2.4 课时 训练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