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含所有章节).docx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含所有章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含所有章节).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生物 2019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含所有章节)第 1 章 第 1 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问题探讨2015 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 共监测到东北豹 42 只,其中, 幼体 2 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 21 只和 17 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 2 只。讨论1. 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答案】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2. 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答案】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旁栏思考
2、题东北豹的繁殖能力和鼠的差别有多大?这对于它们的种群数量有哪些影响?【答案】东北豹一般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 只,偶尔有产 1 只或 4 只的情况。幼豹23 岁后性成熟。而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鼠,幼鼠当年即可性成熟。可见东北豹的繁殖能力比鼠弱得多。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这是它们的种群数量出现较快增长的内因。思考讨论讨论1. 图 1-3 中 A、B、C 三种年龄结构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属于增长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属于衰退型?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稳定型?为什么?【答案】A 属于增长型,C 属于衰退型,B
3、 属于稳定型。因为一般来说,幼年和成年个体数越多,老年个体数越少,出生率就越高,死亡率就越低,种群数量增长就越快;反之,种群数量增长就越慢,或者种群数量下降。2.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答案】不一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3. 据统计,19902013 年的 24 年间, 我国 014 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 27.69%下降到 16.41%;15-64 岁人口的比例由 66.74%上升到 73.92%; 65 岁及以上
4、老龄人口比例由 5.57%上升到 9.67%。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18探究实践讨论1. 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答案】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2. 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答案】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样方过少会导致误差较大。3. 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 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示】鼓励学生针对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判
5、断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 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 调査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3) 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2. 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 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 60 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 5 个样方,每个样方为 I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 411.75 株/m2, 实验组 35.00 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 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B. 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C. 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D. 实验
6、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二、拓展应用1.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 106 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 条,其中有标记的为 25 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条。【答案】约 386。2. 下图 A、B 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据此图可判断,未来人口增长率高 的国家是 。【答案】B。3.2003 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答案】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 1:1。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
7、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第 1 章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问题探讨我们的手上难免沾染细菌。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因而我们要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蔺每 20 min 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讨论1. 第 n 代细茵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设细菌初始数量为 N0,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菌为第一代,数量为 N0x2, 第 n 代的数量为 Nn= N02n。2. 72h 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答案】2216 个。3. 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答案】不
8、会。因为培养瓶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是有限的。旁栏思考题 1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答案】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思考讨论 1 讨论1. 这两个资料中的种群增长有什么共 同点?【答案】种群数量增长迅猛,且呈无限增长趋势。2. 种群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3. 这种种群增长的趋势能不能一直持 续下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旁栏思考题 2查一查历年来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分析人口是否呈“J”形增长。【答案】近代以来,世界人口呈现出“J”形增长;我国人口在20 世纪大部分时间呈现出“J”形增长,在
9、1979 年之后则基本稳定在较低的增长率水平上。思考讨论 2 讨论1. 有人说目前全世界人口数量已经达 到地球的环境容纳量,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 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有人却认为科技进步能提高地球对人类的环境容纳量,例如,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能提高作物产量,从而养活更多人口。对此你持什么观点?你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观点?【提示】这道题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要言之有据。例如,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资源危机和能源紧缺等问题,说明地球上的人口可能已经接近或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应当控制人口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因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10、。鼓励学生上网搜集相关数据作为证据。2. 鼠害导致作物减产,蚊、蝇会传播 疾病。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 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答案】对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防治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还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搞好环境卫生;等等。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1.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 又是复杂多样的。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 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
11、群就会出现“J” 形增长。()(2) 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3)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2. 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A. 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 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 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D. 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二、拓展应用1. 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分别会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你能举出教材以外的例子 加以说明吗?【答案】在食物充足、
12、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形增长。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 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形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如果种群的初始密度很低,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因此,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这就是“S”形增长。例如,栅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种群增长,常常具有“S”形增长的特点。2. 假设你承包了一个鱼塘,正在因投放多 少鱼苗而困惑:投放后密度过大, 鱼竞争加剧, 死亡率会升高;投放后密度过小,水体的资源和 空间不能充分利用。
13、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请査 阅有关的书籍或网站。【提示】同样大小的池塘,对不同种类的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可以根据欲养殖的鱼的种类,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单位面积水面应放养的鱼的数量。第 1 章 第 3 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问题探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 各种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讨论1. 导致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答案】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2. 这些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当地动物种群的出生率 和死亡率有什么影响?【答案】春夏时节,草木繁茂,植食性动物食物
14、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秋冬时节则相反。植食性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又会影响肉食性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思考讨论 1 讨论1.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答案】阳光。2. 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答案】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3. 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试分别举例说明。【答案】除光照条件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温度、水、风、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旁栏思考题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题目。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可探究
15、的真实的问题。例如,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除主要受阳光限制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思考讨论 2 讨论1. 怎样解释资料 1 中的实验结果?【答案】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2. 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答案】猞猁和雪兔之间是捕食关系。作为猎物的雪兔种群数量上升时,猞猁因为食物充足,其种群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数量会随之上升;反之,作为猎物的雪兔种群数量下降时,因为食物匮乏,其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数量会随之下降。3. 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答案】猞猁种群数量上升会加大对雪兔的捕食压力,导致雪兔死亡率上升而种群
16、数量下降;雪免种群数量下降时,导致猞猁食物匿乏,猞猁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数量也下降;猞猁种群数量下降会减轻对雪兔的捕食压力,使雪兔种群数量得以恢复;雪兔种群数量上升,给利因食物充足,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种群数量上升。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4. 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答案】有。还有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旁栏思考题 2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这是为什么?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答案】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 从而影响
17、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思维训练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 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 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请分析以下生物学过程的因果关系的循环性并回答问题。1.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答案】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 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在这个过程中,
18、TRH 和 TSH 含量增加是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是果;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又成为新的“因”,经过反馈调节产生抑制 TRH 和 TSH 分泌的新的“果”,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2. 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提示】详见本节“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的思考讨论活动中第 3 道讨论题的答案。3. 人类活动中是否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寻找人类活动中类似的例子。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1. 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 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
19、量下降。 ()(2) 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2. 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1) 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D) A.与种内竞争无关B. 二者总是此消彼长C. 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D. 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2) 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C)A. 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B. 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C. 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D. 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二、拓展应用1. 一本生态学专著上写
20、道:“当能预报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预测性科学;当能决定未来时,生态学就变成了一门管理科学。”结合本章 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査阅更多资料,了解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提示】从本章内容来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例如,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模型, 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在物种保护、渔业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制订相应对策。2. 20 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 1915-1960 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1 ) 用曲线图表示该种群 19151943 年的消长情况。【提示】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
21、标,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图。(2 ) 19151930 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 (3)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 因有哪些?【答案】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取食,导致食物匿乏;自然灾害等。复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C) A.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B.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C.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D.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2. 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 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A)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迁入
22、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3. 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 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 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B. 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 K 值附近波动C. 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 K 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 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 K 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5. 用酵母菌酿酒的主
23、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C)二、非选择题1.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能开花;植株耐寒能力弱,在-2环境下会死亡,幼树死亡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 哪些环境因素影响了大树杜鹃的种群数量?【答案】枯枝落叶层、阳光、温度。(2) 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以提高大树杜鹃的种子发芽率,促进种群数量增长。你如何看待这一建议?【提示】这一问题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2019 新教材 选择性 必修 二旁栏 课后 练习 答案 所有 章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