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报告.docx
《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1 绪论21.1 前言21.2 课题来源21.3 研究目的与意义21.4 研究项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2 数控回转工作台原理32.1 数控回转工作台32.2 设计准则42.3 主要技术参数42.4 本章小结43 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43.1 传动方案的确定43.2 齿轮传动的设计63.3 伺服电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83.4 蜗轮及蜗杆的选用与校核93.5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113.6 轴的校核与计算123.7 弯矩组合图133.8 根据最大危险截面处的扭矩确定最小轴径143.9 齿轮上键的选取与校核143.10 轴承的选用143.11 本章小结154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154
2、.1 性能发展方向154.2 功能发展方向164.3 体系结构的发展174.4 智能化新一代 PCNC 数控系统185 设计总结186 参考文献191 绪论1.1 前言加工中心最初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第一台加工中心是 1958 年由美国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它在数控卧式镗铣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换刀装置,从而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后即可进行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多种工序的集中加工。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加工中心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可换主轴箱加工中心,它备有多个可以自动更换的装有刀具的多轴主轴箱,能对工件同时进行多孔加工。一台加工中心是由机床(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电气部分)
3、两部分组成,机床是加工中星的主体,控制系统是加工中心的核心。加工中心的主机通常是由三大基础部件组(床身、立柱和工作台)和主轴部件、刀具存储自动交换系统(ATC)及其它辅助功能部件组成。有的加工中心还具有托盘(工作台) 自动交换系统(APC)。1.2 课题来源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于自选课题面向壳体零件的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设计, 目的是通过本次的设计工作,能够在对面向壳体零件加工的卧式加工中心的了解的基础上, 实现对加工中心工作台的设计,并与同组人的对主轴部件、刀库、夹具的设计相应,最终 设计出整个机床主要结构部件。此课题让我们有机会对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 回顾,进一步加深学习。1.3
4、 研究目的与意义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培养我们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培养我们的设计 计算、工程绘图、实验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文献、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使我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解决卧式加工中心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和机械机构的设计与计算部分,设计思路是先原理后结构,先整体后局部。1.4 研究项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数控回转工作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上,它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1在规格上将向两头延伸,即开发小型和大型转台;2
5、. 在性能上将研制以钢为材料的蜗轮,大幅度提高工作台转速和转台的承载能力;3. 在形式上继续研制两轴联动和多轴并联回转的数控转台。数控转台的市场分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要求配备第四轴或第五轴,以扩大加工范围。估计近几年要求配备数控转台的加工中心将会达到每年 600 台左右。预计未来几年,虽然某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而继续保持着较低的行业景气度外,部分装备制造业将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特别是那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振兴和发展的装备子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母机,普通加工机床将获得年均 1520 左右的稳定增长。2 数控回转工作台原理数控机床的圆周进给由回转工
6、作台完成,称为数控机床的第四轴:回转工作台可以与 X、Y、Z 三个坐标轴联动,从而加工出各种球、圆弧曲线等。回转工作台可以实现精确的自动分度,扩大了数控机床加工范围。2.1 数控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主要用于数控镗床和铣床,其外形和通用工作台几乎一样,但它的驱动是伺服系统的驱动方式。它可以与其他伺服进给轴联动。图 2-1 为自动换刀数控镗床的回转工作台。它的进给、分度转位和定位锁紧都是由给定的指令进行控制的。工作台的运动是由伺服电动机,经齿轮减速后由蜗杆-蜗轮带动。图 2-11工作台2滚柱导轨3、4夹紧瓦5小液压缸6活塞7弹簧8钢球9圆光栅10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11圆锥滚子轴承为了消除蜗杆副
7、的传动间隙,采用了双螺距渐厚蜗杆,通过移动蜗杆的轴向位置来调整间隙。这种蜗杆的左右两侧面具有不同的螺距,因此蜗杆齿厚从头到尾逐渐增厚。但由于同一侧的螺距是相同的,所以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啮合。当工作台静止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为此,在蜗轮底部的辐射方向装有 8 对夹紧瓦 4 和 3, 并在底座上均布同样数量的小液压缸 5。当小液压缸的上腔接通压力油时,活塞 6 便压向钢球 8,撑开夹紧瓦,并夹紧蜗轮。在工作台需要回转时,先使小液压缸的上腔接通回油路, 在弹簧 7 的作用下,钢球 8 抬起,夹紧瓦将蜗轮松开。回转工作台的导轨面由大型滚动轴承支承,并由圆锥滚柱轴承 11 及双列向心圆柱滚子轴承 10
8、 保持准确的回转中心。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蜗杆副的传动精度, 因而必须采用高精度蜗杆副。在半闭环控制系统中,可以在实际测量工作台静态定位误差之后,确定需要补偿角度的位置和补偿的值,记忆在补偿回路中,由数控装置进行误差补偿。在全闭环控制系统中,由高精度的圆光栅 10 发出工作台精确到位信号,反馈给数控装置进行控制。回转工作台设有零点,当它作回零运动时,先用挡铁压下限位开关,使工作台降速,然后由圆光栅或编码器发出零位信号,使工作台准确地停在零位。数控回转工作台可以作任意角度的回转和分度,也可以作连续回转进给运动。2.2 设计准则1) 分析原理和性能2) 判别功能载荷及其意义3) 功能
9、设计应适应制造工艺和降低成本的要求4) 提高合理的应力分布和刚度5) 重量要适宜6) 应用基本公式求相称尺寸和最佳尺寸7) 根据性能组合选择材料8) 零件与整体零件之间精度的进行选择2.3 主要技术参数(1) 回转半径:315 mm(2) 重复定位精度:0.005 mm(3) 电机功率 0.5 kw(4) 电机转矩 8.0 N. M(5)总传动比:72.5(6)最大承载重量 100 2.4 本章小结主要简单介绍毕业设计题目(数控回转工作台)和其发展概况,设计背景、工作原理、设计参数也作了进一步的说明。3 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3.1 传动方案的确定3.1.1 驱动方式选择由于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控
10、制精度要求较高且工作功率不大,动力源应选择微特电机。可选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由于本工作台设计为闭环控制,故开环的步进电机不合适,选用用于闭环控制中的,广泛使用的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 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 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 Uf 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 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 Uc。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 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 小这两个特点。目
11、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 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 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 转子静止不动。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 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 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
12、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 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 点:1、起动转矩大: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
13、S1、T2S2 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 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 0.1-100W。当电源频率为 50Hz,电压有 36V、110V、220、380V;当电源频率为 400Hz,电压有 20V、26V、36V、115V 等多种。交流伺服电动机运行平稳、噪音小。但控制特性是非线性,并且由于转子电阻大,损耗大,效率低,因此与同容量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体积大、重量重,所以只适用于0.5-100W 的小功率控制系统。3.1.2 传动方案传动时应满足的要求数控回转工作台一般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台组成,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台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并可实现分度运动。在本课题中,原动机采
14、用电液脉冲马达,工作台为 T 形槽工作台,传动装置由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主要满足以下要求:(1) 机械的功能要求:应满足工作台的功率、转速和运动形式的要求。(2) 工作条件的要求:例如工作环境、场地、工作制度等。(3) 工作性能要求:保证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等。(4) 结构工艺性要求;如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使用维护便利、工艺性和经济合理等。3.1.3 传动方案及其分析数控回转工作台传动方案为:伺服电机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工作该传动方案分析如下:齿轮传动承受载能力较高 ,传递运动准确、平稳,传递 功率和圆周速度范围很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蜗杆传动有以下特点:1. 传动比大在分度
15、机构中可达 1000 以上。与其他传动形式相比,传动比相同时,机构尺寸小,因而结构紧凑。2. 传动平稳 蜗杆齿是连续的螺旋齿,与蜗轮的啮合是连续的,因此,传动平稳,噪声低。3. 可以自锁 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齿轮间的当量摩擦角时,若蜗杆为主动件,机构将自锁。这种蜗杆传动常用于起重装置中。4. 效率低、制造成本较高 蜗杆传动是,齿面上具有较大的滑动速度,摩擦磨损大,故效率约为 0.7-0.8,具有自锁的蜗杆传动效率仅为0.4 左右。为了提高减摩擦性和耐磨性,蜗轮通常采用价格较贵的有色金属制造。由以上分析可得:将齿轮传动放在传动系统的高速级,蜗杆传动放在传动系统的低速级, 传动方案较合理。同时,对于
16、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简单,它有两种型式:开环回转工作台、闭环回转工作台。两种型式各有特点:开环回转工作台开环回转工作台和开环直线进给机构一样,都可以用点液脉冲马达、功率步进电机来驱动。闭环回转工作台闭环回转工作台和开环回转工作台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闭环回转工作台有转动角度的测量元件(圆光栅)。所测量的结果经反馈与指令值进行比较,按闭环原理进行工作,使转台分度定位精度更高。3.2 齿轮传动的设计由于前述所选电机可知 T=2.39N.M 传动比设定为 i=3,效率=0.97 工作日安排每年 300 工作日计,寿命为 10 年。3.2.1 选择齿轮传动的类型根据 GB/T100851988 的推荐
17、,采用直齿轮传动的形式。3.2.2 选择材料考虑到齿轮传动效率不大,速度只是中等,故蜗杆用 45 号钢;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耐磨性,要求齿轮面,硬度为 45-55HRC。3.2.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在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传递转矩 T1=9.55*106P1/N1=(9.55*1060.75/3000)=2.39N.M载荷系数 K:因载荷平稳,查表 取 K=1.2 齿宽系数d: 查表 取d=1许用接触压力H:H=H2=220Mpa传动比 i=3ZHZEZe3 (sHP)2 yd2KT1i + 1i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d1 d132.8mm3.2.4 确定齿
18、轮的主要参数与主要尺寸1)齿数 取 Z1=22,则 Z2=iZ1=322=66,取 Z2=66。2)模数 m=d1/Z1=32.88/22=1.49mm,取标准值 m=1.5。3) 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0.5m(Z1+Z2)=66mm4) 其他主要尺寸分度圆直径:d1=mZ1=1.5*22=33mm,d2=mZ2=1.5*66=99mm齿顶圆直径:da1=d1+2m=33+2*1.5=36mm,da2=d2+2m=99+2*1.5=102mm齿宽:b= dd1=0.6*33=19.8mm, 取 b2=b1+(5-10)=25-30mm,取 b1=30mm。3.2.5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F=
19、2KT1YFS/bd1mF复合齿形系数 Ys:由 X=0(标准齿轮)及 Z1 、Z2 查表得 YFS1=4.12,YFS2=3.96 则F1=2KT1YFS1/bmd1=2*1.2*2.39*103*4.12/(19.8*1.5*33)=74.6MpaF1=314.28Mpa F2=F1YFS2/YFS1=(74.6*3.96/4.12)Mpa=71.70MPaF2=300Mpa弯曲强度足够。3.2.6 确定齿轮传动精度齿轮圆周速度 v=d1n/(60*1000)=3.14*72.5*970/(60*1000)=3.68m/s由表确定第公差组为 8 级。第、公差组也定为 8 级,齿厚偏差选 H
20、K3.2.7 齿轮结构设计小齿轮d1=33mmda1 =36mm采用实心式齿轮大齿轮d2=99mmda2 =102mm采用腹板式齿轮3.3 伺服电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3.3.1 伺服电机的选择按照工作要求和条件选交流伺服电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出的发展,各国著名电气厂商相继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和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原来的直流伺服面临被淘汰的危机。90 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品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的正弦波电动机伺服
21、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同直流伺服电动机比较,主要优点有: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同功率下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3.3.2 选择伺服电机的具体型号和参数马达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要求的功率。额定功率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机器正常工作,或使马达长期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额定功率过大,则马达价格高,并且由于效率和功率因素低而造成浪费。工作所需功率为:Pw=FwVw/1000wKWPw=Tnw/9950wKW 式中 T=150N.M, nw=3
22、6r/min,电机工作效率w=0.97,代入上式得Pw=15036/(99500.97)=0.56 KW电机所需的输出功率为:P0= Pw/式中:为电机至工作台主动轴之间的总效率。由表 2.4 查得:齿轮传动的效率为w=0.97;一对滚动轴承的效率为w=0.99;蜗杆传动的效率为w=0.8。因此,=1233=0.970.9930.8=0.75 P0= Pw/=0.56/0.75=0.747 KW一般电机的额定功率Pm=(1-1.3)P0=(1-1.3)0.747=0.747-0.97 KW则由表取电机额定功率为:Pm=0.75 KW。确定电机转速按表推荐的各种机构传动范围为,取: 齿轮传动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回转 工作台 设计 报告
限制150内